06.26 這25所非211大學的“雙一流”高校,適合今年高考撿漏!

雙一流建設是我國的高校格局再一次洗牌,除了鄭州大學,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從211大學晉升到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外,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我國25所非211大學入選了首批雙一流工程大學行列中。

這25所非211大學的“雙一流”高校,適合今年高考撿漏!

25所非211的雙一流建設高校

新入選雙一流工程的25所非211大學中,北京區域的高校,入選數量最多,一共有包括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音樂學院在內的八所高校入選,而且大部分都是國字頭特色類高校,除此之外,江蘇省和上海市也分別有四所高校入選,四川省有三所大學入選,天津市和浙江省分別有兩所高校入選,而河南省的河南大學也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這些院校由於種種原因未進入211工程,但是入選雙一流建設,是對他們實力的肯定。適合今年高考“撿漏”~

河南大學

這25所非211大學的“雙一流”高校,適合今年高考撿漏!

河南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開封。這裡曾是河南貢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最後兩場全國會試在這裡舉行,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在這裡劃上句號。1912年,以林伯襄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賢,在歐風美雨和辛亥革命勝利的曙光中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後歷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等階段,1942年改為國立河南大學,成為擁有文、理、工、農、醫、法等6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學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外的國立大學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經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農學院、醫學院、行政學院分別獨立設置為河南農學院、河南醫學院、河南行政學院,水利、財經等院系也先後調入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校本部更名為河南師範學院。後又經開封師範學院、河南師範大學等階段,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簽訂共建協議,河南大學正式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111計劃”。2017年9月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中國科學院大學

這25所非211大學的“雙一流”高校,適合今年高考撿漏!

這是跟清華北大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截至2017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000餘名,其中兩院院士15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60人;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0170名,其中兩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導師6000餘名。

截至2017年12月,國科大有在學本科生1447名;在學研究生4.7萬名,其中博士生佔52%,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理學博士生佔全國三分之一;在學外國留學生1571人,來自91個國家,其中外國博士生1011人,外國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南京郵電大學

這25所非211大學的“雙一流”高校,適合今年高考撿漏!

南京郵電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誕生於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幹訓班,是我黨、我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之一。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改建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郵電學院;2005年4月,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學校原為郵電部和信息產業部直屬重點高校,2000年起實行中央與地方(現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與江蘇省)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正式併入南京郵電大學。學校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現有仙林、三牌樓、鎖金村、江寧四個校區,21個院(部、中心),另外還在揚州舉辦了獨立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寧波大學

這25所非211大學的“雙一流”高校,適合今年高考撿漏!

寧波大學是一所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 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高起點地開始了辦學歷程。1992年列為全國高校招生第一批錄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範學院和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三校合併,組建新的寧波大學;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建設大學;2011年,國家海洋局與寧波市共建寧波大學;2012年成為浙江省、教育部、寧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目前綜合實力已進入全國高校百強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