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鳌拜手握北方40万军权,为何不直接取代康熙?原因其实很简单!


公元1661年,入关之后的开国皇帝顺治皇帝英年早逝。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顺治皇帝出家做了和尚。这个问题咱们今天不探讨,因为再怎么探讨,也无法得到真正的答案。而就在顺治皇帝下台之后,只有8岁的玄烨即位,这就是后来咱们知道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而在康熙皇帝初期,因为年龄太小,所以还不能亲政。所以当时朝廷有4位辅政大臣帮助康熙处理政务,但是时间一久,这四位大臣就形成了以鳌拜一家独大的独面

鳌拜当时势力大到可以把皇帝无视,对于鳌拜来讲,他可以轻轻松松调动清朝北方40多万军队,但是这么强大的实力,为什么他没有取代掉康熙皇帝,直接掌握大权呢?咱们先来看看这四位辅政大臣,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索尼已经年老力衰,对于朝中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是不威胁自己的地位就可以。而这个遏必隆则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一个人,墙头草,看到哪一边比较强大,他就和谁一起。

所以只剩下鳌拜和苏克萨哈争夺权力。鳌拜是清朝初期的猛将,号称是满洲的第一勇士。对于清朝的政权的稳固,他功不可没。由于皇帝年幼,久而久之,朝廷之中的大权就全部落到了强势的鳌拜手中。而就在康熙皇帝亲政之后,鳌拜还逼迫康熙杀掉了苏克萨哈。咱们单单从权力上来看,鳌拜已经是大权在握,直接可以占领皇位了。但是鳌拜一直都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有这么大权力的大臣,最后都难有好下场


毕竟你不是皇家的血脉,真正干起真格的来,真的是一点退路都没有。纵观中国历史,已经位极人臣的官员根本就没有什么退路。要么就一鼓作气和皇帝干到底,和皇室拼个你死我活,要么就趁早退出,脱掉乌纱帽,回到家乡,做一个本本分分的人。如果一直掌握权力,看上去相当威风,但是很多隐患真的是可以把你置于死地。鳌拜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可以随随便便调动40多万的军队。如果鳌拜真的想要废掉康熙皇帝,应该来说是轻而易举。

但是如果鳌拜想要直接自己来当皇帝,那太难了。要知道在明清两代,皇权更加集中,清朝就是围绕爱新觉罗来建立的政权,除开爱新觉罗氏之外,其他人都是奴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鳌拜权力滔天,他想要取代康熙皇帝也是痴人说梦。当然,鳌拜可以选择废掉康熙,然后再找个皇子作为自己的傀儡,这是鳌拜可以操作的。但是鳌拜非常不幸的是,他遇到的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切,他知道是非曲直。

康熙在开始的时候主动示弱,表面上看一切都听从鳌拜的,但是康熙这个时候也是在积蓄能量,想要组建自己的力量。由于鳌拜的实力真的是非常强,康熙皇帝隐忍了差不多2年。这两年康熙表现的非常到位,鳌拜根本就没有换掉康熙的计划。而到了1669年,到了康熙皇帝16岁的那一年,发动了政变,康熙实在是无法容忍鳌拜再这样为所欲为下去了。在之后,康熙皇帝召见鳌拜的过程之中,康熙皇帝命令擒拿鳌拜。虽然鳌拜的武功非常高强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最终鳌拜还是成功被制服,鳌拜这些年在宫中的党羽非常多,但是鳌拜这个主心骨一没有,也自然不会再去犯傻拥护鳌拜了,各个党羽也就各奔前程了。而也就是在这次政权之后,康熙皇帝才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住了实际权力,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康熙皇帝成为了真正意义的皇帝,才开始拥有实权。而在康熙的政变期间,还有一个人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个人就是孝庄太后,就是因为孝庄太后的沉稳

康熙才这样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要知道孝庄皇帝那些年见过的风浪可不少,从皇太极到多尔衮再到鳌拜,孝庄见到的风浪实在是太多。但是在囚禁鳌拜之后,康熙皇帝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对手,那就是盘踞西南地区的吴三桂。吴三桂在名义上是平西王,但实际上是独立存在的,云南、贵州、四川都在吴三桂的手下。其实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可以再等一等,这一下或许可以避免战争,康熙有一些操之过急。当时尚可喜决定回家养老,康熙干脆顺坡下驴

决定撤三藩。吴三桂自然不满,感觉像自己有动乱之心一样,实际上当时吴三桂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对于造反根本就没有什么想法,吴三桂的造反根本就不是主动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