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豆價格18年還會再漲嗎?

午夜太陽84049698


就是漲 農民又能有多少收益呢,又有多少企業願意收呢。自從取消臨儲收購之後,這兩年不管是目標價格補貼,還是價補分離,造成的現狀是國產大豆價格下跌,賣糧較為困難。除了輪換收購之外,加工企業及貿易企業集中收購量少,收購期延長,據瞭解,現在還有部分農民2017年產的大豆還沒有完全賣完。

那麼對於2018年產的大豆行情,首先播種面積增加了,產量還要看後期的天氣情況;其次是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加徵25%的關稅已經實施,在這種情況下,對今年國產大豆價格走勢謹慎看漲,但漲幅不大,需要密切關注進口成本的提高情況。

一、我國大豆需求依然保持剛性增長。

大豆在我國,除了用於食品消費之外,如豆腐、豆奶等豆製品,更多的是用於榨油及壓榨後的豆粕用於飼料。當然,國產大豆的一部分也用來出口,但數量不大,每年大約10幾萬噸的量。從當前形勢看,預計2018/19年度國內大豆的總需求將達到1.1億噸左右。參考中國國產大豆的產量和消費用途,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年我國將進口大豆超過1億噸,去年是9550萬噸左右。截至5月份,今年前5個月已經進口了3616.7萬噸大豆,後期的進口需求仍然龐大。

二、南美大豆儘管可以滿足進口需求,但價格成本必然會上漲。

中美貿易戰正式進入實質性加稅階段,今年前5個月已經從美國進口了916萬噸大豆,本來預計全年的進口量是3438萬噸,後期如果不再從美國進口的話,那麼將需要從南美(俄羅斯產量很少,今年是進口指望不上了)多進口2522萬噸大豆來填補需求。根據數據顯示,本年度巴西的大豆庫存是2300萬噸、阿根廷是2906萬噸,從庫存上來算暫時是可以彌補我國對美國大豆的需求,但所謂水漲船高,進口價格肯定會出現上漲。據監測,截至目前,巴西產大豆的到港成本已經達到3322元/噸,阿根廷產大豆到港成本達到3307元/噸。

三、國產大豆即使增產也不能完全彌補進口缺口。

根據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2017年全國大豆產量1500萬噸左右,即使今年面積增加,但由於農業生產發展程度相對較為落後,再加上東北旱情嚴重對生產已經造成不利影響,今年突擊種大豆的想法和措施並不可取。同時,近期國家開始拍賣庫存的臨儲陳大豆,但從數量上來看也比較有限。特別是在我國豆粕佔國內粕類需求的88%、豆油佔國內油脂類需求的52%的情況下,大豆需求已經是一種比較難改變的剛性需求。

綜合以上情況可以得出,進入9月份之後,國內市場的大豆供應成本將會上漲,再加上生豬養殖等逐漸回暖,需求增加,將會對國內大豆價格上漲提供較強的助力。


糧小咖


從全球市場來看,由於近段時間中美之間大豆貿易關係的惡化,整個全球大豆供需格局正在轉變,主要表現在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將逐漸遠離美豆市場,進而轉向巴西、阿根廷南美市場,由此造成南美地區大豆價格出現上漲,由於中國進口量龐大,中國進口價格的變化,也必將促使全球大豆價格出現小幅走高。

而且從全球範圍來看,儘管巴西、美國大豆豐產,但阿根廷大豆的減產也對全球供應造成壓力,因此,國際大豆價格走勢整體由上漲趨勢。

再反過來看下國內市場,由於大豆進口占國內需求的80%以上,進口成本的上漲也就意味著國內大豆價格也是穩步走高的行情,但對於東北市場而言,國產大豆價格預計以穩為主。

目前我國東北地區大豆收購價格約為1.7-1.8元,運至華北後價格提升至3700左右,而港口進口大豆儘管未來趨勢上漲,美豆成本加徵25%關稅後大約在3700-3800,但巴西大豆到港成本也才到3400左右,這些都不足以支撐國產大豆價格大幅走高——除非出現我國大豆進口急劇短缺的情況。


每日糧油


大豆穩中有漲

大豆產量低,一畝地也就四百斤左右,效益沒有玉米或花生高,種植面積在不停的縮小。

種植面積減少後,國內需求卻在加大,很多食用油廠為了生產優質價高的非轉基因大豆油,大量高價收購國內大豆,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

所以,今年大豆價格穩中有升,在2元左右徘徊。

玉米價格今年高漲,種玉米的田地一定會激增,而大豆種植將會受到冷落。

在面積減少的情況下,豆民會惜售大豆,而市場又急需,所以今年種大豆應該效益不錯,價格較去年會漲很多。

從國際市場分析,進入三月份,美國芝加哥轉基因大豆期貨大幅攀升,收盤價格高達1068美元/蒲式耳,轉基因大豆價格高,對國產大豆價格影響很大,表現出穩中有漲的好兆頭。

這是昨天的大豆行勢價格


瞭解更多的三農最新信息,敬清關注“農村百事通"劉金山。


打工作家劉金山


科學興農繼續看好今年大豆行情,2018年國內大豆價位上漲動力十足!

在闡述本人觀點之前,先看一份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發佈《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在該報告中指出由於中美摩擦,今年美國對華農產品會下降四城,而受到影響最大的大豆價位將會有5.88%的上漲幅度。這個價位折算一下也就是國內大豆價位從1.8漲到1.9元每斤的幅度。

其實今年大豆價位出現上漲的國家絕非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巴西、阿根廷大豆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價位上漲。在此我們也回看一下國際大豆狀況。

首先,美國方面由於大豆出口受阻,導致美國大豆出口難,甚至可能會出現美國大豆滯銷的可能,因此作為貿易摩擦的發起者,美國方面也將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的。美國豆農甚至整個美國的大豆產業可能都將會因此而受到重創。

其次,我們再看一下巴西。巴西作為我國的大豆第一大進口國,在我國縮減美國大豆之後,集中轉向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採購大豆來彌補國內大豆短缺性問題。而巴西方面也趁此機會對我國敲竹槓,迅速提高了大豆價位。

其三,阿根廷大豆今年本來就由於受到減產的影響而導致國內大豆供給有些緊張,阿根廷方面的大豆也將會同樣出現大豆價位上漲的情況。

而世界範圍看,本次貿易摩擦是美國挑戰整個世界,波及國家很多,因此在中國之外的歐洲國家也將會出現大豆價位上漲的情況。

而我國來說,今年雖然擴增了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也提高了大豆種植補貼,但是相對於由於美國方面供給短缺所帶來的問題,國內增加的大豆真的顯得微不足道。畢竟國內大豆本身量就很少,2017年也不過1300多萬噸。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個人比較看好2018年國產大豆價格有所上漲,究其原因,主要受到兩點因素的影響。

其一,進口大豆總量將在今年出現下跌,這為國產大豆騰出一定的市場空間,無疑於是一個利好消息。

其二,國家和各地也有意向要支持國產大豆產業發展,這對於國產大豆價格走高有很大的幫助。

2018年,進口大豆總量十幾年來首降。

熟悉我國大豆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在二十世紀的大多數時候,中國是世界上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最高的國家,這個狀況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80年代。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種種原因,美國,巴西等國開始大面積種植轉基因大豆,其產量和種植效益方面對國產大豆形成了碾壓之勢,國產大豆幾乎沒有還手的餘地。但是國內對於大豆的市場需求量逐年攀升,國產大豆產量卻一直無法改善。

因此,不久以後,中國不但丟掉了世界大豆生產第一大國的寶座,甚至還開始大規模的進口國外大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總量一年比一年高。

到了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總量已經出現了十幾連增,擠壓的國產大豆苦不堪言。而2018年,進口大豆總量出現破天荒的下降,毫無疑問會讓壓抑許久的國產大豆鬆一口氣。


國產大豆供需市場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寬鬆,留給其的市場空間也就更大一些,價格有所上漲也是理所應當。

同時,不管是地方還是中央,都表態要支持國產大豆發展,實現國產大豆復興,這對於國產大豆後期價格上漲也是一個利好消息。

拭目以待吧。


糧油市場報


最近對於大豆一個利好是,阿根廷大旱導致2017/2018年大豆產量大幅下滑,受這一消息刺激,美豆價位也有攀升跡象。如此一來進口大豆價位也會有所上揚,對於國產大豆來說有望走出一波小行情。

隨著氣溫的升高,國內的大豆行情也活躍起來。國外一系列的波動影響之下。大豆的走勢也將起到升溫的作用

南北價格穩中有升

近期的大豆市場整體的價格還是很穩定的。有的地區有漲幅。因為玉米的補貼相對於大豆是非常誘人的,所以種植大豆比較少。有的磚家也說大豆現在被玉米碾壓了。那麼需求增多也勢必會讓大豆的講個穩中有升。

國內仍未開放進口支持

受進口分銷貨源偏緊制約,國內港口貿易活動仍然低迷。目前該地區貿易商主流分銷價3600元/噸,其中青島港、日照港缺貨,大部分時間沒有報價。近期來看,港口貿易大豆供應整體仍然偏緊,到貨量十分有限,據悉部分青島貿易商手中有少量大豆庫存,但因成本偏高,暫時保持惜售心理。總體來看,近期國內大豆現貨市場在國家政策性調控、進口流通受限以及美盤高位運行等一系列因素作用下,市場看多氛圍仍然比較濃厚。目前受實質性需求及各供求主體理性入市心態等因素制約,國內大豆現貨市場仍需一段時間來進行緩慢調節。

預計此過程中,國內大豆也勢必會穩中有升。忘廣大農民朋友時刻關注市場動態。

記得了解農業補貼政策,請關注日行百善,不迷路。第一時間掌握相關補貼。


日行百善


實際的供需關係才是大豆價格漲跌的依據。當前大豆1.98--2.1元/斤(根據大豆質量,水分13.5等程度決定價格),優質的一斤2.1元以上。


預計2018年下半年大豆的價格是上漲的,預計一斤2.2元以上優質的,較當前漲價5--10%。進口受阻,產量提升有限,需求增多,庫存少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大豆價走高。

1、我們的大豆每年需求量大,進口大豆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如今進口大豆受阻,有利於我們種植大豆的價格走高。


2、養豬行業的低估逐漸回升,而養豬需要大量的大豆製品,這有利於大豆繼續漲價。簡而言之,就是大豆需求的回升。

3、之前大豆低估期持續一段時間,價格低時種植農戶惜售了大豆,各農戶家中及庫存大豆有限。

我村裡有一大豆種植大戶,50餘畝的大豆土地一年能豐收25000斤,在今年4月份2.05元一斤出售了23000斤,庫存的大豆基本出售完。

今年有很多地方鼓勵農戶種植大豆,一畝地補貼有的超過400元/畝,從政策方面鼓勵農戶種大豆,給大豆種植農戶帶來了信心。

加上當前大豆需求,產量,進口等方面的影響,2018年下半年會是穩步漲價的。編者認為價格一斤2.15元,你覺得呢?


小希時間


你覺得2018年大豆的價格會漲還是會跌?



今年農產品價格都是在跌、跌、跌!這已經是定局了,毋庸置疑!題主現在諮詢的是下半年大豆價格上漲還是下跌的問題,這一點宗元三農堂覺得應該上漲,只是上漲空間不大!簡單分析一下原因:

一、近期大豆價格基本平穩,在2.1元左右每斤,其實今年降價浪潮對大豆價格影響不大,大豆價格始終在2元左右徘徊。

二、我國每年大豆只生產1000多萬噸,而市場消費9000多萬噸,大豆主要靠美國進口,由於貿易摩擦,導致進口大豆加徵關稅,價格與國內價格持平,甚至略高於國內價格。



三、養殖行業出現利好消息,特別生豬價格上漲迅速,飼料價格也迅速上漲,豆粕作為飼料不可缺少的原料,不言自明。

四、國家計劃在未來幾年擴大大豆種植規模,籌集35億元資金對大豆種植戶進行貼補,讓大豆畝產效益和玉米畝產效益持平,這就保證了大豆價格平穩而且略有上漲。

綜上所述,2018年大豆價格是先跌後漲,基本是浮動幅度不大,價格平穩運行!


宗元三農堂


會的!2018年國產大豆價格會比去年同期高出一些,但是幅度不會太大。但是,對於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大豆種植戶來說,有一個更大的好消息在等待著你們。

那就是相對於本年度大豆價格的小幅上漲,今年的大豆生產者補貼或將有大幅度的提高,有些地區甚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有餘,這對於以上地區的豆農來說,可是比大豆市場價格上漲還要令人開心的事情。

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在我國東北地區,加上補貼之後,大豆的種植效益或將出現近年來首次超過玉米的景象,這對於今後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回暖,以及提高國產大豆在大豆消費中所佔比例,有著重要的意義。


至於說利於本年度大豆市場價格走高的因素,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我國大豆進口總量減少。

從相關機構發佈的預測數據顯示,本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或許只有9000萬噸出頭,較上一年度減少數百萬噸,雖然進口量依舊是高居世界第一,且是國產大豆總產量的五倍以上,但依舊令人欣喜。

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可是出現過十幾年連續增加的奇觀,一下子從21世紀初的2000萬噸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9600萬噸,十幾年間增長了數倍。

正是這些進口大豆總量的不斷攀升,讓國產大豆價格節節敗退,愈發的低迷。從幾年前最高達2.4元每斤的國儲價,一路走低至現在的1.6元每斤加部分生產者補貼。

所以,本年度減少的這幾百萬噸進口大豆,毫無意義為國產大豆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一定程度改善國產大豆需求低迷的狀況,提振其市場價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此外,政策因素也將利好於本年度國產大豆價格。

關於今年國內大豆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今後我國將把提高國產大豆麵積和產量,提高國產大豆自給率來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從今年上半年一些東北地區發佈的相關政策中可以看出端倪。

政府或將大力支持國產大豆產業發展,出臺相關的激勵措施,改善國產大豆市場供需,這也將有力提高國產大豆市場價格。


鍾情三農



我國大豆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和南方地區,而東北佔整個市場供應的70%以上。

在去年9到10月份,質量好的大豆收購達到了2塊錢,而普通大豆也在1.7元左右。很多豆農都很開心,改種大豆算種對了。

然而,這種高興僅僅維持半個多月,大豆價格就

下來了,收購量還不大。豆農很擔心,大豆怎麼了、難道沒人要了嗎?

在春節後賣糧小高峰結束之後,國產大豆庫存量變少了,價格有所回升。但上漲幅度並不大。也就維持在每斤1.7~1.8元之間。

目前來看,2018年大豆的種植面積將出現下降。因為玉米市場價格高,收益大於大豆,因此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將有所增加。

國際方面,我國大豆市場主要是進口轉基因大豆和國產非轉基因大豆,春節以後,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上漲,阿根廷產量與質量的下降,美豆價格上漲等原因,國內大豆將也會上漲。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著,2018年大豆將隱中有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