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60載“新蜀道”見證“芳華”:寶成鐵路上的“不眠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寶雞6月27日訊 1958年,寶成鐵路的開通,結束了“蜀道難”的歷史,六十年來,這條“新蜀道”見證著一代代鐵路人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其中就有這樣一群為了這條蜀道的安全暢通揮灑青春芳華的“不眠人”。

60载“新蜀道”见证“芳华”:宝成铁路上的“不眠人”

高琨璞(左二)與同事。(西安鐵路局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第一代電力機車女司機

寶成鐵路是新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我國第一代電力機車女司機也在此誕生。1973年底,寶雞電力機車段決定招收一批電力機車女司機,儘管條件苛刻,還是有許多女青年報了名。經過層層篩選,22歲的高琨璞等21名女工有幸成為新中國第一批電力機車女司機。

回憶起當年的工作經歷,高琨璞印象最深的就是師傅對行車安全的告誡,“司機絕不能養成上車打盹睡覺的習慣,這關係到一列車人的生命安全,或一列車貨物的安全。”因為師傅的一句話,高琨璞們用盡了一切辦法讓自己在值乘時保持清醒,“為了不睡覺,我們就喝茶水,一會兒坐,一會兒站,或是到機車走道巡視一圈,到後來我不管坐什麼車也不睡覺了。”高琨璞回憶說。

60载“新蜀道”见证“芳华”:宝成铁路上的“不眠人”

高琨璞(右二)與同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佟明彪/攝

然而,要做一名合格的火車司機光是這樣還遠遠不夠,不僅要熟練掌握機車駕駛技術,還要會處理機車突發故障和意外情況。一次,高琨璞機組從略陽接班,拉了一列1800噸的貨車回寶雞。列車一過鳳州,天下起了大雪,軌道上結了一層薄冰,速度就跑不起來了。黃牛鋪車站一過,速度越來越低。接近秦嶺車站那段路,是一個大彎道,又有20 ‰的長大坡道,許多機車在這裡發生途停責任事故。不一會兒,速度只剩下每小時十幾公里。這時,機車連續打空轉,高琨璞連踩撒沙閥,只見速度錶針忽上忽下,機車還在空轉,速度還也在下降。

高琨璞意識到前沙箱的沙子用完了,怎麼辦?列車停下,就是責任途停事故。高琨璞果斷地對副司機說:“下車撒沙!”兩位副司機拿著飯盒、茶缸,飛身跳下緩緩前行的機車,用飯盒和茶缸從後沙箱裝上沙子,再緊跑幾步撒在機車頭前面的鋼軌上。高琨璞緊張有序地採取著一切補救措施,列車速度慢慢回升,緩緩駛進了秦嶺車站。

在多年駕車經歷中,高琨璞耳聞目睹了許多險情和事故,而且她也經歷過好幾次事故救援,寶成鐵路上的女司機們以此為鑑,苦練駕駛本領,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優異成績,我國鐵路發展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三八女子帶電作業班

和高琨璞們一樣為寶成鐵路”難眠“的還有當時的略陽供電段“三八女子帶電作業班”。上世紀70年代初,隨著寶成線電氣化鐵路的分段開通,作為牽引電力機車的供電線路—接觸網維修,系高空高壓作業,作業難度大,而單線運行,停電維修會影響運營能力。應著當時“男女都一樣”的時代背景和女同志有耐力,膽大細心的優點,1974年3月8日,略陽供電段“三八女子帶電作業班”正式成立,當時成員30多名,平均年齡22歲。

60载“新蜀道”见证“芳华”:宝成铁路上的“不眠人”

三八帶電作業班空中作業。(西安鐵路局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供圖)

由於高空作業的工作特性,女子帶電班的成員們必須控制體重,需要控制飲食和睡眠。當時的技術指導員為她們制定了“魔鬼式的訓練法”。每天帶領成員4點多起床跑步,跑完步開始學習《技規》、《安規》及事故案例。早飯後,進行單手剪鐵線,比賽做吊弦、抬鐵塔、換導線、承力索、腕臂的訓練。單手一下剪斷直徑4.0的鐵線是基本功。有的組員剪不斷,藉助腿的力量,訓練一天下來,手上起泡,腿上青紫一片,大家沒有一個叫苦的。晚上,大家又聚在一起總結工作寫決心,睡覺到深夜一兩點都是常事。

正是由於女子帶電班不畏艱險,不怕吃苦的奉獻精神,她們練就了過硬的業務技術,在技能比賽中勝過了男職工。1977年,女子帶電班獲得陝西省和西安鐵路局的先進集體稱號,並與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乙班四組的“趙夢桃小組”結為姐妹組,成為全國工業學大慶先進集體。

1979年,段黨委考慮到女子帶電班的成員年齡都大了,她們要結婚生子,所以相繼將她們調到變電所等部門工作。同年9月“三八女子帶電作業班”分編完畢解散。

追憶往事,她們在電氣化鐵路發展中,書寫了連續5年帶電作業無人身事故的輝煌歷史。如今,當年的女子班成員都已退休,她們仍然懷念著那些不畏艱險、不怕吃苦、不抱怨、樂於奉獻的日子。

2018年1月27日,寶成鐵路入選首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而在這座中國鐵路發展的里程碑上鐫刻著的正是一代代鐵路人的“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