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葡萄酒投資十年回報超5倍 紅酒成投資新寵

葡萄酒投資十年回報超5倍 紅酒成投資新寵

茅臺的瘋狂,很大程度上是對其“弟兄”紅酒的模仿。據英國嘉士德公司對近30年6種投資項目累計回報率的統計,鑽石為1.49倍,黃金為1.68倍,中國瓷器為16.67倍,古典名畫為16倍,而頂級名酒則為37.69倍。在近年的葡萄酒市場上,投資葡萄酒有相當豐厚的利潤,大大超過同期道瓊斯和標準普爾指數成份股的增值速度。在嚐到頂級紅酒的甘甜之後,越來越多的投資客開始湧入這個黃金市場,紅酒也從人們餐桌上佐餐的佳釀,漸漸成為一種另類的投資新寵。

茅臺,這兩個字已經不再僅僅只是頂級白酒的代表,更是成為升值的代言詞。從去年秋拍開始,茅臺酒在市場上可謂風光無限。2010年秋拍,北京永樂、北京歌德、北京保利、西泠印社等拍賣公司紛紛小試鋒芒,推出中國名酒專場,茅臺拍賣價格不斷被刷新。今春,各大拍賣公司舉辦國酒拍賣專場,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茅臺成為拍場新貴。據新華社報道,一瓶“精裝漢帝茅臺酒”日前在貴陽拍出890萬元高價,創下茅臺酒拍賣成交價格的歷史紀錄。業內人士表示,只要經濟大環境沒有改變,白酒陳酒拍賣的行情還將延續。

葡萄酒投資十年回報超5倍

在國內投資者對茅臺高山仰止之時,卻很少有人知道,茅臺的瘋狂,很大程度上是對其“弟兄”紅酒的模仿。在近年的葡萄酒市場上,投資葡萄酒有相當豐厚的利潤。以法國波爾多地區的10種葡萄酒為標準,過去3年的投資回報率為150%,5年回報率為350%,10年回報率為500%,它大大超過同期道瓊斯和標準普爾指數成份股的增值速度。

近年來,隨著國內飲用葡萄酒者越來越多,葡萄酒進口量直線上升。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外風行的葡萄酒拍賣也在內地拍賣行中屢見身影,且成交價格更是節節攀升。

“全球紅葡萄酒呈個位數增長時,中國的葡萄酒市場每年的增長率卻能達到20%,這一數字的確驚人。”一位藏酒專家表示,在這一輪紅酒價格的上漲中,中國買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中國各種紅酒投資者中,以溫州商人為代表的業外投資者發揮著相當的影響力,最典型的就是在拉菲紅酒投資上。2010年7月,拉菲酒莊的2009年份波爾多期酒品嚐會引來了大量中國買家。第一批預售裡,2009年的某種拉菲期酒以每箱近1萬歐元的價格,在4天之內銷售一空。一個多月後,酒莊提價近30%繼續出售,把期酒價格推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而國內市場的行情也不遑多讓。據瞭解,國內的葡萄酒專場拍賣是由北京保利在2009年5月春拍中敲響了第一槌,此後多家拍賣行紛紛跟進,令國內的葡萄酒拍賣呈星火燎原之勢。北京保利去年的兩場葡萄酒專拍成交率均在90%之上,成交金額約1000萬元。與此同時,廣州嘉德在2009年冬拍也推出了葡萄酒專場拍賣,成交率僅50%,但半年之後的2010年6月專場拍賣,成交率就上升到了70%。這些數據在在說明,國內對葡萄酒投資快速日益風生水起。

紅酒投資要選“對”酒

近年來葡萄酒的投資大軍正在快速擴容,而各地經營葡萄酒的專賣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然而,在葡萄酒投資的滾滾熱浪中,如何把握葡萄酒的收藏與投資要訣,卻被不少人忽視。

倫敦國際紅酒交易所(Liv-Ex)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波爾多精品葡萄酒投資收益遠遠超過黃金、原油以及股票,相比古董、古玩、名畫、鑽石,長遠的增值率最高的仍是紅酒投資。現階段,紅酒投資主要有成品酒和期酒兩種投資產品。

在成品酒投資上,現在許多人都以為只要是葡萄酒都可以收藏,特別是那些國外進口的葡萄酒,如法國產的葡萄酒,就是收藏和投資的主流對象。殊不知,我們看到的大量普通餐酒級葡萄酒,實際上應該在釀製成功後就立即飲用,只有千分之一的高端葡萄酒才符合投資與收藏標準,它們基本上屬於窯藏級別,也稱為收藏級別。從中可以看到,作為葡萄酒的准入標準十分明確,是收藏者必須重點把握的選擇門檻,千萬不要把那些配置成的所謂“葡萄酒”作為正宗葡萄酒,否則從購買那天起,你就步入了歧途。關注投資級葡萄酒在眾多的葡萄酒中,能為藏家帶來投資回報的只有投資級葡萄酒(InvestmentGradeWine,縮寫為IGW),它必須具備產量極少、長期陳年能力、世界知名品牌的條件。值得一提的是,以往人們說到投資級葡萄,基本上都是波爾多頂級紅酒、頂級甜白酒和波特酒。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期酒還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什麼是期酒?像期房一樣,銷售的是未來的產品,在付款後一到兩年才能裝瓶並配送。相對於現酒,期酒銷售的是未來的現酒,投資者現在付款購買,大概在1~2年後這些紅酒才能裝瓶並配送。舉個例子,波爾多的釀酒商在2009年收成後,就在2010年6月開始發售期酒。通常現酒要在1~2年後才能拿到。相對成品酒來說,期酒是酒類投資中回報最高的一種投資方式,當然風險也是最大的。因為,在期酒經過兩年的釀造成為成品酒的過程中,需要放在酒桶內長期陳釀,這個過程中有一定的風險,倘若管理不善,或遇到不可抗力外因造成的天災,都可能導致紅酒變質,最終破壞整桶酒的質量,甚至造成紅酒不能飲用。

對於這兩種紅酒的投資,業內專家表示,投資者在以投資為目的購買時,一定要買知名酒莊出品的正牌紅酒,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再次拋售時有更大的升值空間。投資葡萄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對的價格買對的酒,而且最好是買這些知名酒莊的期酒,不過由於這些酒莊每年的產量有限,一般投資者能買到的數量也不會很多。

拋售變現是一大問題

儘管名莊紅酒價格一路猛漲,但期酒投資從誕生以來就屬於另類投資。“很多人只看到了酒類投資巨大的利潤,沒看到背後的巨大風險”,有專家認為,對於酒類這種另類投資來說,出貨渠道是一大問題。對於這種另類投資來說,拋售變現始終是一個大問題。

很多國外投資者一般視行情購買兩箱期酒或成品酒,待價格上浮後,便拋出一箱回籠資金,再選擇新的葡萄酒品種來投資,而自己會留一箱來品鑑,週而復始地投資葡萄酒。

而在國內,目前紅酒出貨渠道主要是靠拍賣和關係營銷,並不是像國外一樣按照市場規律運作,出貨渠道狹窄,所以存在很大的風險。品酒師楊小姐表示,她周圍有不少收藏酒的朋友,所收藏的酒價格都漲上去了不少,但是卻沒辦法出手,最後只能喝掉。即便是1982年的拉菲,雖然炒得很火熱,但買的人其實特別少,有些人買一瓶回來就是作為鎮店之寶。儘管國內外有各類拍賣機構,但進行拍賣的紅酒往往是有一定收藏年份的稀缺酒品,而這又是大多數投資客很難擁有的。除此而外,一般的投資客很難用充足的憑據證明藏酒品質,就難以進入拍賣程序,更無從談變現了。

嚴防造假者忽悠

統計表明,自2009年底以來,國外高端名莊酒價格已普遍上漲四成,中低檔葡萄酒價格也上浮20%—30%。特別是2010年初開始,以溫州民營資本為代表的國內資金大舉進入葡萄酒投資領域,導致葡萄酒價格全線飄紅,箇中泡沫的湧現是投資人需要警惕的。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提醒,目前葡萄酒拍賣市場一哄而起,也存在著一定的“水分”,“很多名貴的收藏紅酒標籤是對的,實則是造假者回收了空的真酒瓶後,用蒸汽技術取下標籤進行再加工”。國產葡萄酒製假事件可謂層出不窮,去年12月,《人民日報》報道6名生產假紅酒的嫌疑犯用化學品勾兌並貼上標籤冒充高級紅酒,中國執法機構沒收假紅酒達75噸。此外,國內不少進口葡萄酒廠商採用的慣常手段便是打“原裝進口”的主意,正如進口奶粉有“原裝進口”和“進口奶源”一樣,在國內分裝時也採用更加便宜的包裝材料,成本上比原裝進口葡萄酒節省不少。假紅酒在市場“橫行霸道”,專家表示,一般消費者很難從顏色、口感等方面分辨出真假;有些假冒葡萄酒,酒質十分接近正宗品牌產品,自己就可以打品牌,但是用別人的品牌溢價更高,連專業人士都不一定能辨認。因此,投資者在參與拍賣時需要甄別真假,以防高價買偽酒。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國內想進入這一領域的投資者而言,專家提醒,若想做到良性投資、健康理財,收藏酒一定不要目的性太強。除非是藏著是自己喝,或者是霸道式收藏,也就是見酒就藏,如果是僅僅是指望通過收藏酒獲利,恐怕會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