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最近,遊戲玩家的火氣有點大!據說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了最新一版的《國際疾病分類》,首次把“遊戲成癮”納入到精神疾病中,與賭癮並列為“由成癮行為導致的疾病”。

啥?好端端地玩著遊戲,怎麼就被鑑定成精神疾病了呢?很多普通人都有起早貪黑打遊戲的黑歷史,更別說還有以遊戲為生的電競選手了。

所以看到這則新聞,玩家們紛紛“皮”了起來:

“原來,我身邊90%的人都是神經病……”

“既然如此,我能請個病假嗎?”

“遊戲成癮要吃什麼藥?王者農藥!”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話說回來,很多家長把遊戲視為洪水猛獸,“遊戲成癮屬於精神疾病”這個論斷,會不會助長把孩子送去網癮學校“電療”的做法?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藥娃表示,凡事都有度,打打遊戲屬於正常愛好。痴迷到啥程度才算“遊戲成癮”?咱們可要好好唸叨唸叨。

莫慌!“遊戲上癮”還只是提案!

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將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添加到《國際疾病分類》(ICD-11)關於成癮性疾患的章節中。

《國際疾病分類》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疾病分類方法,可以理解為WHO給全球衛生專業人員和醫療保險公司提供的一種工具書,幫助其瞭解已經存在的和最新出現的疾病。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如果多查查資料,就會發現這最新一版《國際疾病分類》其實是“預先預覽版”。也就是說,將遊戲障礙列入精神疾病範疇還只是個提案,目前尚處於公開諮詢和商議階段。

遊戲業界和學術界對於遊戲障礙是否屬於精神疾病存在較大的爭議。提案能否通過,還要等到明年5月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經成員國投票才能確定!

不過即使最終通過了,也不用太過憂慮。因為在WHO的定義裡,遊戲障礙的診斷標準可是很嚴格哦!

怎麼樣才能算“遊戲障礙”?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在WHO官方文檔中,“遊戲障礙”和“賭博障礙”放在一欄,屬於一種有害的成癮行為。在官方定義下,“遊戲障礙”是一種具有可識別明顯臨床症狀的綜合徵,這些症狀與反覆玩遊戲而導致的痛苦或干擾個人功能有關。

它有以下幾種明顯的特點:

  • 對遊戲失去控制力;
  • 日益沉溺於遊戲,以致其他興趣和日常活動都須讓位於遊戲;
  • 即使出現負面後果,遊戲行為仍然繼續或升級;
  • 對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的損害;
  • 通常明顯持續了至少12個月。

這個診斷標準是非常嚴格的——要長期!反覆!造成重大損害!還要不後悔!

可以看出,公眾眼裡的“遊戲成癮”,和WHO所提的“遊戲障礙”不是一個概念。並非沉迷遊戲的行為都可以診斷為“遊戲障礙”。

——我平時沒有別的愛好,每天下班回家就打開電腦玩遊戲,一口氣玩到12點才睡覺,這算是上癮嗎?

——當然不算!與遊戲相比,如果工作和生活更重要,就不能算遊戲障礙。

但為了玩遊戲,有工作要做卻不去做,該寫的作業不肯寫,甚至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比如打遊戲打到腱鞘炎還不停,這些則都屬於“遊戲障礙”的症狀。

這些患者明明知道很多負面影響是遊戲造成的,精神很痛苦,卻控制不了自己,甚至不玩遊戲就會坐立不安、心情煩躁,乃至大喊大叫,付諸暴力。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與普通玩家不同的是,他們無法再承擔以往的社會角色,讓遊戲完全支配了生活……

遊戲讓人如痴如狂,如何找回理性?

任由遊戲支配生活的人,是可悲的。但是摸著良心說,在玩家的世界裡,不上癮的遊戲往往等同於“無趣”,而對一款遊戲最大的讚美則是“有毒”“通宵爆肝”……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要管住自己,當個理性的玩家,很難!

電子遊戲的設計思路,就是幫助人們快速獲得成就感,即所謂的“上癮”。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人類的大腦相對於長期目標,往往更喜歡短期獎勵。玩遊戲時你也許會想:“再玩5分鐘就停了!”但你的大腦會讓你難以控制自己,一把又一把玩到深夜——“扶我起來!我還能戰!”

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了?身邊“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當人們在遊戲中較為方便地得到快樂感時,學習、工作等需要堅持的事情就顯得極為枯燥了。故而在不開心、焦慮、緊張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用娛樂來緩解壓力。

醫學中的“癮”指的是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賴。除了遊戲成癮之外,購物、刷手機、看劇、自拍、暴飲暴食等也會成“癮”。這種方式只是緩解了壓力,暫時逃避了現實生活中的不愉快,但問題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所以產生了惡性循環。

作業寫完了嗎?

找好工作了嗎?

升職加薪了嗎?

對象找到了嗎?

……

只要這些外在壓力還在,

人們就會一直沉迷下去。

當你明白了成癮機制,電子遊戲的光環就會漸漸退去,重新審視自己的精神狀態。焦慮症、抑鬱症患者都有“上癮”的症狀,一旦對遊戲上了癮,最好去尋求心理醫生幫助,進行早期干預哦!

畢竟除了遊戲,生活中還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