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此前,筆者已發文,闡述了合肥老城的專祠(三十座左右)和家祠(約十五座),分享至舒城群交流,想起應該整理舒城老城的祠堂資料。翻閱了嘉慶、光緒兩冊縣誌,今城關鎮老城區範圍有近二十座專祠,主要是祭祀舒城歷代知縣/縣令、與舒城相關名人、死難士兵和烈女等。因為資料有限,僅獲知其大致範圍(如有相關線索,歡迎大家留言提供)。同時,從光緒《續修舒城縣誌》獲知,其中的十二個祠堂在光緒前已廢。

三劉祠

在城隍廟東(今舒城縣圖書館附近)。祀漢羹頡侯劉信,報其興水利也;惟以魏刺史劉馥配饗,見宋劉攽碑記;后土人以明知縣劉顯治水有功,並祀焉。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延伸閱讀:

節孝祠

在縣治東(今龍舒路十字街附近)。舊時旌表節孝婦女的祠堂,清代在各省﹑府﹑州﹑縣各建節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節孝婦女由官府奏準旌表的都入祀其中。祠,舊為知縣陳守仁建,歲久圮壞。嘉慶元年,監生高輊獨力重修。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十字街(來源:《舒城縣誌(1986—2004)》)

報公祠

為許榮、汪河、郭象儀建,明末毀於流寇。雍正元年,許氏合族請於邑令蔣鶴鳴移建錢家橋。乾隆五十五年,頹於水。嘉慶元年,許氏合族斂貲,請於邑令周濂改建王鐵巷、大公館東(今西大街城關一小附近)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二公祠

在縣東門外(今飛霞路附近)。祀漢文翁、朱邑,明知縣楊文正立。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舒城縣文翁中學,校園內的文翁像(來源:網絡圖片)

延伸閱讀:

王公祠

地址不詳。公諱楨,知縣,江西南昌人。

林公祠

在三里街。公諱材,知縣,福建人。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三里街(束文傑 攝)

延伸閱讀:

錢公祠

在大橋南。公諱允臻,山東人。

王公祠

關帝廟內(今舒城二中賓館附近)。公諱觀光,知縣,晉江人。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舒城賓館(來源:《舒城縣誌(1986—2004)》)

許公祠

城隍廟內(今舒城縣圖書館附近)。公諱學,知縣。

傅公祠

文昌閣下(今烏龍井商業街附近)。公諱敏功,儒學教諭(縣教育部門負責人),嶺南人。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朱公祠

太平庵內(今三里街附近)。公諱世昌,知縣,雲南人。

何公祠

太平庵內(今三里街附近)。公諱朝聘,三韓人。

胡靜山祠(胡先生祠)

大東門內(今東門路附近)。祀孝子理學胡靜山。

胡文節宗祠

大東門內(今東門路附近)。祀翰林胡守恆。巡撫張朝珍,旌其門曰:大節千秋。

大司農朱邑祠

元至正年間(1341—1370年),子孫改姓“靳”,今九井靳氏,是其裔也。祠自漢神爵元年(前61年)建於縣東門外,明萬曆(1573—1620年)間縣令楊文正重修,壬午毀於兵燹。雍正元年,監生靳三益、三友、三傑捐貲移建於西山。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忠義祠

祀清咸豐(1851—1861年)死難士民,城內祠在獅子巷內

安徽舒城:老城志|曾廿專祠布龍舒,千年滄桑再無尋

獅子巷(束文傑 攝)

呂文節公祠

祀清工部侍郎呂賢基、同知徐起山、主事朱祺麟,在獅子巷內

延伸閱讀:

相關閱讀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融媒體運營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