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網絡營銷:各色行業第一人品牌速成方法與“割韭菜”變現套路

微信好友人數稍稍大點的人很容易加上一兩個自稱XX行業第一人的“大牛”。在90年代末20世紀初,網絡一片洪荒,內容極度匱乏,只要是個人搗鼓幾天裝個模版網站就能開始跑馬圈地刷存在感。那時候,玩互聯網的都像一群野人進入一片片空白的大陸,隨便乾點啥基本都是第一人,跟智商、功底沒有一毛錢關係,只跟你有沒有在互聯網發出聲有關。

網絡營銷:各色行業第一人品牌速成方法與“割韭菜”變現套路

當年不比現在,互聯網到處人才濟濟,那時擠進來的玩家基本都是現實生活中並無太多存在感的屌絲,到現在不少小地方的老百姓仍舊把天天看電腦的人視為不務正業就可見一斑,“上等人”是不玩互聯網的。

最早發現給自己貼個標籤就能奠定江湖地位的群體當然要數網絡營銷圈。早期的互聯網,只有吃飽了沒事聊天灌水打發時間的用戶,大玩家還在只會燒錢不知道怎麼掙錢的階段。到後來隨著電商,廣告等商業模式的成熟,互聯網終於開始出油了,不少用戶開始抱著分一杯羹賺點外快的心態逐漸轉變成小玩家。這群遊兵散勇開始掙錢的同時也開始尋找自己的身份歸屬,於是逐漸有了站長、電商人、網賺人、微商人、自媒體人,乍看差異不小實則背後都有一棵共同的技能樹——網絡營銷。

網絡營銷:各色行業第一人品牌速成方法與“割韭菜”變現套路

作為一名玩家死賴在網上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賺錢,網上賺錢的手藝就是網絡營銷。

形成身份認知之後緊接著就是搶佔XXX第一人的高地,於是有了SEO第一人,站群第一人,網賺第一人,電商第一人,微商裂變第一人,微信粉絲第一人等等等充斥各個維度的第一人。

從最初大領域的爭奪,逐漸蔓延到各行各業,各細分領域的卡位佔坑。

不難發現行業第一人速成法則就是——全網沒人說的你先說,有人說的你用吼聲音蓋過他。

拿下行業第一人的稱號,好處顯而易見——

1,首先引流方面,佔一方山頭,XX第一人的大旗一豎,流量們自動趨之若鶩(向排名看齊是國人無法自拔的癖好),在互聯網強者愈強弱者消失的馬太效應下,只要不太草包不自我放棄,是不會缺流量的。

2,轉化變現方面,流量一大,什麼生意都能做,第一人=最厲害的錯覺最能唬外行了,小白們對信息壁壘無法穿透太多,往往一入行拜了各色第一人的山頭,一旦唬住,他們就像被強光鎮住的傻鳥隨便“收割”。

當然從商業道德來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無可指摘,對小白來講,一些入門性的東西就足夠讓他們滿足。“收割”,大語境一般用來形容無價值交付的詐騙,但在正經人的網絡項目江湖,這詞僅僅是玩家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法”罷了。 不找點存在感,日子難熬呀,這僅僅是屬於一個行業的黑話

速成基礎框架

網絡營銷:各色行業第一人品牌速成方法與“割韭菜”變現套路

1,首先自己吹自己,勤奮刻苦,分別用你我他各種人稱寫軟文全網分發,建詞條,發新聞,走穴做分享,時刻不忘給自己臉上貼第一人的標籤,哪怕是微信暱稱也得講究操作,如阿光—微信淘客第一人。

2,找到氣味相投的盟友,你第一賤我第一騷,互吹互捧,節假日送送禮物寫寫賀卡,給彼此以裝逼的素材,收割節點互相站個臺,組團忽悠確保大豐收。

互聯網是一個喜歡熱鬧的行業,為了支撐第一人的名號,就得有第一人的排面。

製造熱鬧場面,絕招是攪動泛流量,老鳥面前第一人之類的名號壓根唬不住,再說能沉下心扎一行的也沒多少人頭啊。

泛流量的兩大用處:

  • 烘托氣氛,是成交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 轉化基數,沒有誰是絕對的精準,忽悠忽悠說不定就買你單了。人甚至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確切需求,否則哪有天天大片人為人生感到迷茫。

看到你(曝光)——瞭解你(訪客)——關注你(用戶)——愛上你(粉絲)——產生交易(客戶)。

網絡營銷:各色行業第一人品牌速成方法與“割韭菜”變現套路

泛流量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大部分行家的想象,史玉柱很早以前做遊戲的時候就洞悉了這一點——免費玩家起碼能是付費玩家的道具,泛流量起碼可以當裝飾品。其次人多一熱鬧場景豐富起來再摳的人可能也會因為各種因素而花錢,例如,為追妹子忍著肉痛狂送皮膚。

那如何攪動泛流量呢?

方法有很多,但無外乎這幾個方向——

1,不管是文章,視頻還是音頻,做內容輸出的時候堅持通俗化處理。大眾不懂網絡營銷,但是都非常向往足不出戶輕鬆賺錢;大眾不關心人力資源管理,但是對駕馭別人當人王大都津津樂道。內容過於專業在人群頭腦中無任何鋪墊將被注意力自動屏蔽。內容通俗化處理的手法多如牛毛,最好使的是內容兌水,講故事,蹭熱點。

2,以利驅之,尤其是冷門行業。以大夥兒非常熟悉的場景來講,微博轉發抽獎,粉絲紅包最為典型,漲的就是泛流量。

3,無中生有,引鳥先做巢。老闆,15元=1萬粉,來點不?

網絡營銷:各色行業第一人品牌速成方法與“割韭菜”變現套路

網絡營銷:各色行業第一人品牌速成方法與“割韭菜”變現套路

很多垂直領域的XX第一人,可能微博有個幾百萬粉的數字,但活躍的少,很多人就算不刷,微博歷次的扶持中小V計劃也沒少送“殭屍粉”,配合年底的粉絲紅包(圈裡有不少純粹就是2015年底開始的微博“讓紅包飛”活動中給大v塞粉絲紅包堆起來的關注量),抽獎(送現金,送iPhone X之類的),拐帶點人氣撐撐場子,不知不覺還真就能吸來一幫擁躉。

變現方向

變現這塊,灑家嘴都快說出繭了,理論上來講,聚集了人氣,在互聯網界只要有人、有信息什麼項目都能起,但也有些板塊為人偏愛,例如培訓、社群、論壇、交流會之類的線下付費活動、商業諮詢,這類方向基本就是給各類行業第一人量身打造的基礎商業模式,進可攻退可守。

常有人調侃,上等人做局務虛空手套白狼,中等人幹實體做電商,下等人打碼擼羊毛業餘看大神裝逼當韭菜。

轉化方面熱鬧的氣氛非常重要,就算是行家裡手雲集的互聯網圈子同樣適用,這也是部分並不擅長輸出內容KOL熱衷微博抽獎的原因。

之前有人吐槽加某電商自媒體第一人年費2萬社群的人是傻逼,俺並不這麼認為,實際上舍得掏2w一年加個社群的往往都是明白人,很多人進去壓根就不是學啥乾貨的,就憑群主賣力折騰出來的那股子熱鬧氣氛很多人就願意買單。

做生意拜山頭,就算錯過最好的,入叫得最響的總錯不到哪兒去。

一切以市場為導向,市場不理性,跟著不理性就是最大的理性。

以真理為導向是歧途,市場才是爸爸,能收上錢才是爺。

如有更新,請百度“徐戈博客”:http://xugeblog.com/archives/3328

-------

文/徐戈,網絡營銷魔法師,互聯網項目操盤手,多名大V幕後運營策劃推手。更多猛料文章參見微信公眾號:daai1024,老徐有話說。微博@徐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