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行業“急剎車”拖累業績 陝國投30億配股融資延後

行業“急剎車”拖累業績 陝國投30億配股融資延後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陳希婷 北京報道

配股方案獲批之時恰遇A股下行,陝西省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陝國投”)6月6日公告將配股發行方案的議案決議有效期延長6個月或許也是無奈之舉。

“配股說穿了就是掏中小股東的腰包,陝國投遲遲不配股,是因為大股東覺得現在股價太低,集不到中小股東多少資,所以想等股價漲上來後再進行。”投資者劉先生6月20日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

不過這一說法遭到有關方面駁斥。一接近陝國投的內部人士透露,配股延後是因為拿到批文時間過久。2017年6月27日,陝國投發佈了擬“10配3”配股方案,擬採用向原股東配售股份(配股)的方式公開發行證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除去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今年4月份,陝國投配股申請獲證監會批准。

但該內部人士也坦承,近兩年信託行業的“急剎車”影響了公司的業績增長和配股進程。“公司會在證監會規定期限內擇機發行,請關注公司後續公告。”

陝國投依託前些年信託行業的“大躍進”,曾創下業績快速增長的奇蹟,但近兩年受資管新規及“去通道”“壓嵌套”等因素影響,公司業績增長停滯,股價更是從高位直線跌落。截至6月21日,陝國投以3.09元收盤。

配股為何延遲

值得注意的是,陝國投此次配股是在其定增受阻後的背景下進行的。資料顯示,2017年1月18日,陝國投曾推出定增預案,擬以6.05元/股的價格向陝煤化集團、陝高速集團、陝金控集團等發行約3.31億股,募資不超過20億元,用於補充資本金。但證監會隨後發佈的“再融資新政”令其計劃終止。由於陝國投上次募集資金到位時間是2015年11月,根據新規,公司定增新預案發布日最早也要延後到2018年5月底,且定增定價規則也發生了較大變化。陝國投遂決定,定增方案將延至“18個月間隔期”滿後修訂進行。

不過,期滿後陝國投並沒有推出新的定增方案,而是直接選擇了配股。一位不願署名的業內人士分析,主要是目前定增門檻提高,此時選擇配股融資的成功概率更大。

事實上,自2017年6月27日決定配股後的一年多時間內,陝國投的股價可謂一瀉千里。截至2018年6月21日,其跌幅超過35%。

“參照2018年2月6日3.95元的收盤價,按股價的70%算,配股可融資不超過26億元。”上述業內人士稱,這個價格配股,與陝國投30億元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配股的話,儘管大股東也要拿現金認購,但更多的是套中小股東的錢,股價每上漲10%,公司就可以多從中小股東處集資幾億元,因此遲遲不配股是大股東在靜待時機。”上述投資者劉先生說。

上述內部人士表示,配股延遲絕不是公司或大股東故意拖延配股,確實是因為證監會放慢了再融資的節奏,即便拿到批文,目前也很難完成,所以只能再推遲半年。

“急剎車”傷及業績

不過,該內部人士並不諱言去年以來信託行業“急剎車”對陝國投業績的傷害。

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4.54億元、5.0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9.47%、11.07%。但2017年和2018年1-3月,公司淨利潤分別為3.52億元、1.22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1.64%、3.52%,業績增長出現停滯和下滑傾向。

“投資淨收益同比大幅下降,所參與定增項目報告期內股價大幅下跌,公司大幅計提減值損失,成為拖累全年業績的主因。”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王叢雲分析,在監管去通道背景下,預計公司通道規模將下降,同時略下調自有資金投資收益率,因而下調公司2018-2019年營業收入至15.6億元和19.0億元(原預測為16.0億元、19.7億元)。

據統計,截至2017年末,陝國投信託資產規模4532.22億元,同比增長78.57%;信託主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9.39億元,同比增長66.77%。去年全年新增信託項目651個,新增項目規模2750億元,同比增長98.56%。其中:集合資金信託金額1471.83億元;單一資金信託金額1094.19億元;財產信託金額183.98億元。

儘管主業發展態勢良好,但由於受此前定增標的浮虧影響,陝國投淨利潤出現下滑,這也成為公司當年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

陝國投解釋,由於2015年用自有資金參與一些上市公司定增後,受政策、市場等因素影響,這些基本面總體穩定,轉型前景可期的股票出現較大幅度下跌,計提減值準備3.43億元,使得利潤總額由8.05億元降至4.63億元,同比減少32.5%,也拖累了淨利潤。

事實上,隨著一系列規範的出臺,此前發展勢頭迅猛的信託業務開始收縮。銀保監會6月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行業信託資產餘額25.41萬億元,比年初減少8334.59億元,降幅3.18%,銀信類業務實收信託餘額11.66萬億元,比年初減少5619.08億元,降幅4.6%。

瞄準“金控”

值得注意的是,陝國投還頻繁出手金融股權。《華夏時報》記者發現,陝國投曾在公告中透露:“公司‘十三五’規劃中,除了提出擴展信託主業,還正積極謀劃佈局多元金融,參股銀行、保險,涉足不良資產管理,提升協同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由資產管理逐步向財富管理轉型。”

有知情人士透露,陝國投的金融股權投資也不僅侷限於當地企業,眼光也放到了省外,如前一陣其對華龍證券的意向就是個例子。

不過,面對資本市場的異常波動,有投資者質疑其攤子鋪得過大,認為其目前股價不能反映公司作為國企的真實價值。對此,陝國投董秘李玲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上下深刻認識到所面臨的市場形勢,從自身經營管理工作出發,把握監管導向,提升自主型能力,推動本源化轉型,以期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紮實有效的工作,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努力實現新形勢下轉型升級中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