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你可能不敢碰ta,但你絕對不能說不愛ta。

Ta的名字,就是豬肥肉!

無論是紅燒肉,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香噴的東坡肉,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還是韓式料理店誘人的烤五花肉…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尤其最近正逢澳洲的寒冬,小編想吃肉的慾望,簡直是每日劇增!

但是,小編雖然眼裡饞著肥肉,但又遲疑不敢動手,只因為:怕吃胖啊!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很多人對豬肥肉“敬而遠之”,

不外乎幾個原因:

肥肉油脂多,

容易讓人發胖,

產生血脂升高,

動脈硬化等“富貴病”。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曾經在我們的記憶中,

一頓肥而不膩的紅燒肉,

是媽媽手中百吃不厭的美食,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但時至今日,

我們卻因為怕胖、

怕對身體不好等等原因,

對其“敬而遠之”,

往往只吃牛肉、羊肉等肉類,

因為“脂肪少”。

最近BBC的一篇報道,

可能將要逆轉大家對肥肉的“偏見”:

豬肉脂肪,居然是健康食品!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1、肥豬肉居然是健康食品?

什麼?

人人談之色變的豬肉居然是健康食品?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聽到這些,可能會有人覺得是無稽之談,但BBC確實是認真的!

在BBC Future公開的《世界最有營養食品》中,肥豬肉擊敗牛油果(榜上無名)、西蘭花(94名)等蔬果,以73分的營養分位列第八!

BBC編輯對此的評價是:“肥豬肉是維他命B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豬肉脂肪比羊肉和豬肉脂肪含有更多不飽和脂肪!”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換句話說,大家吃紅燒肉、東坡肉和烤五花肉的時候,感到開心快樂是正常的,

因為維生素B群,就有調控大家情緒,避免暴躁、不安、情緒低落的作用!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不僅如此,豬肥肉還含有大量的礦物質,而且還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

換句話說,吃豬肥肉不僅可以攝取大量營養,而且還沒有牛肉和羊肉一樣容易發胖!

BBC這項排名,證實了:豬肥肉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十種食物之一!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2、為肥豬肉“正名”

今天人人避之而不及的豬肥肉,其實在至少一百多年前,都其實是“皇家御用”。

在古代的時候,因為植物榨油的技術發展較晚,動物油脂一直都是主要的油脂獲取來源,比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

“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羶。”

換句話說,在遠古的時候,豬油甚至還是祭祀專用的油膏,一般只有天子一類的王公貴族才有資格享用。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甚至,富含豐富營養的豬肉,豬皮和豬油,還是不少權貴人事的最愛。

有消息說,慈禧生前最喜歡吃的一道菜“響鈴”, 選用烤乳豬的皮,起下來,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豬油炸,炸脆了,蘸著花椒鹽吃。皮酥脆嫩,還可以美容,是“老佛爺”的最愛。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肥膩的豬肉,更是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老百姓的美食夢想。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然而,時至今日,卻有很多人對肥豬肉避之不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反而不太敢吃過去曾經視若珍寶的豬肥肉。

多年以來,許多營養專家一直都在為豬肥肉“正名”。

新加坡營養顧問陳菱曖受訪時表示,豬肉脂肪含有豐富的油酸(oleic acid),並且含有 60% 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

這種健康脂肪含量比牛油的 45% 來得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血管、皮膚都有益處,也能調節荷爾蒙。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那麼豬肉中豐富的營養元素,到底可以給大家帶來什麼好處呢?

1、 豬肉可以保護心臟

2017年2月12日,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22界心臟病學的論壇上,世界心臟聯盟主席salim Yusuf博士做了一個演講,瞬間引起了全世界營養學界巨大的轟動。

Yusuf博士稱,真正引發心臟病的,不是油鹽,而是主食!

他表示:實際上,脂肪和心血管疾病增加的那條曲線是捏造的,真正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很複雜,包含了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經濟的發展等等,沒有證據能直接表明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直接關係。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他表示:

① 米麵糖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攝入太多,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② 動物脂肪(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沒有關係,甚至還有些益處

③ 鹽吃太少,可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太多和太少都不好。

換句話說,吃肉不僅不會傷害心臟,反而還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2、豬肉油比植物油更好

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根據Yusuf博士多年總結前人研究發現,實際上植物油對心血管更好之類的話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的,真正對健康(血管疾病)有好處的,是單不飽和脂肪酸。

而這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在豬肉裡佔據6%,所以說豬肉是相當理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來源!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另一方面,植物油所代表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也被一些專家認為反而對健康有害。

大家都知道,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低,因此我們看到的橄欖油、花生油都是裝在瓶子裡的;而一旦這些多不飽和脂肪酸氧化,破壞人體細胞,加快人體衰老,導致機體損傷等。

而長期食用氧化的油,不僅可能導致癌症,還會加速肥胖!

尤其是中國人喜歡用炒、炸等加熱油類的辦法,高溫將近一步破壞植物油的自由基導致氧化,反而讓人類攝入大量對健康有害的氧化油,對健康產生威脅!

所以,為什麼榨油不發達的古代,胖子反而沒有今天多,其中的真正原因,不用多說了吧?

3、 豬肉的保健功效

前面已經提到豬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的好處有:

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的健康,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促進細胞生長和分裂(包括促進紅血球的產生,預防貧血發生)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除此之外,維生素B對女性也是好處多多,可以改善長時間消化不良、手腳發麻、多發性神經炎和腳氣病等,

同時,維生素B還可以加固血管,預防血管壁變薄導致癌細胞擴散!

4、 美容功效

沈宏非在《和豬油偷情》一文裡就提到過古代美女身上的那些“凝脂”及其保養,經常會用到以豬油配成的美容膏。據說,西施、楊貴妃當年所用的美容膏大多為豬油所配製。

如今許多愛美的女性對豬肉都談之色變,卻不知道實際上豬油因其動物油“親膚”的特性,其實很容易能夠被人體吸收,有除皺、亮膚、避免皸裂、增加光澤的作用。

而前面提到的愛吃豬油炸豬皮“響鈴”的慈禧太后,據說其六十多歲

前段時間曾經因“耿直貴婦”人設而聞名網絡的張雨綺,其經紀人就曾親自爆料:她學慈禧在臉上抹豬油,真的好惡心!

但是張雨綺真的保養得很好不是嗎?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3、不吃豬肉有什麼危害?

說完了吃豬肉的好處,再來說說不吃豬肉的壞處。

如今人們都崇尚低卡、低脂肪的飲食,甚至許多健身的人士都崇尚素食,一口油腥都不沾。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但,實際上即便是健身時段,也必須攝入脂肪,女性尤是。

脂肪攝入不足會導致女性經期紊亂、停經甚至影響懷孕、健忘、虛胖、炎症等狀況,進而導致缺乏維生素帶來的比如畏光、皮疹、早衰、骨折、免疫力下降、頭髮乾枯、情緒不穩定的問題。

所以,千萬別再以為不能攝入脂肪了,重點應當是“適量”而不是“不吃”!

4、豬肉的正確攝入方法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也警告民眾說:雖然豬肉含有6%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卻也含有37%的飽和脂肪酸,

如果人體攝入飽和脂肪酸過多,會增加高血壓、高脂肪、高血膽固醇的風險。

所以,範志紅教授的建議是:可以考慮酌情扣減炒菜用的菜油等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用量,吃少量的五花肉並且通過運動消耗掉飽和脂肪酸,對身體更是好處多多!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那麼,到底食用多少豬肉最合適呢?

專家給出的建議是:每天6 湯匙左右(包括豬油)。

最後,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不要再一味拒絕吃肥肉,但也不要多吃,而是恰當吃、健康吃

比如兩個小時的燉肉一般認為是最能保存單不飽和脂肪酸的,燉的時間太短或太長都不能發揮最好的營養效果,兩個小時最恰當!

BBC正名:這種被嫌棄幾十年的中國美食,列入年度十大健康食物

所以,放心吃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