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劉柯:兩極分化是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

有人星夜趕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里。兩極分化在當下A股愈演愈烈,就在貴州茅臺穩定在每股800元附近的時候,中弘股份股價一度跌破1元,成為實際意義上的仙股。

A股公司出現兩極分化有市場環境因素的原因,比如與港股互聯互通以後,港股化趨勢也很明顯。由於香港上市公司面值可以以0.01元計算,所以幾分甚至幾釐的仙股遍地都是,而且這些公司交投清淡,幾乎成為死股。在A股與港股互聯互通以後,價值投資雖然還沒有成熟建立起來,但投機資金卻已經有所忌憚,畢竟從幾元跌到1元以下,那就是1折,損失慘重。而且如果要惡性投資,可以到港股去玩,不僅有便宜的標的,而且有T+0和無漲跌幅限制,更好玩。

當然,面值計算單位只是一個誘因,但決定公司股價的根本因素是價值。港股中的仙股,幾乎沒有一個是可以價值投資的,就是一個電子符號。因此,A股出現跌跌不休的低價股,根本原因還在於這些公司自身,一分錢一分貨,不值錢就被市場拋棄。特別是在目前市道低迷,市場存量資金有限,而且投機監管非常嚴厲的背景下,績差股更是成為被拋售的對象,沒有了承接資金,價格就會向價值迴歸。比如中弘股份,每股淨資產只有0.85元,在很多績優股都尚處於破淨狀態的時候,它的股價肯定會向淨資產靠攏,況且這樣的公司靠自身發展幾乎已經不現實,就是說內生式的成長性已經不具備了。

這就應該說到A股出現仙股為什麼會是稀罕事的另一個非市場因素——殼資源價值。優勝劣汰本應該是市場經濟的不二法則,實際上很多公司本身就該是仙股價格,就該邊緣化,但為什麼長期以來價格卻一直在價值之上運行呢?因為承載了太多非市場因素,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上市殼資源非常值錢,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主導的公司,更是不惜一切力量保殼,各種各樣的花式資產重組在垃圾股上不斷湧現,劣幣未必有劣價。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烏雞變鳳凰的反轉劇情,在這種預期之下,上市公司股價人為扭曲,每股淨資產為負的還可以有幾元股價。A股的這種奇葩特徵,造成上市公司洛陽紙貴,本該被淘汰的公司價格不能體現價值,於是仙股在A股就成了個稀罕物。

所以說,市場自然淘汰的交易法則,嚴格逗硬的退市制度,造假必須受到嚴懲的處罰制度,是A股必須遵循和加快完善的短板。美國股市那麼發達成熟,有幾十萬美元一股的公司,也有1美分的公司。A股要走向成熟,必須由市場自發推動兩極分化,讓市場自身的定價機制完善恢復,讓垃圾股成仙然後自然淘汰退出,營造出資本市場流水不腐的良性生態,讓價值投資吃肉,讓惡性投機喝風。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