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高效地開會?

蔣南亞


接觸過很多中小企業,不客氣的說,很多企業領導不會開會。會場經常是亂亂哄哄,大家雞一嘴鴨一嘴,各說合的道理,最後什麼問題也沒解決。據我觀察:主題不清、離題跑調、議而不決、無人跟蹤是會議沒有效率的四大硬傷,這在很多管理不規範的中小企業是普遍存在的。那麼,如何才能高效地開會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八個方面做起:



一,確定會議議題。會議要想開的有效果,切實解決問題,會議之前,要明確會議的時間、地點、議題、議程、主持人、與會人員、注意事項等內容。

二,下發會議通知。如果不是緊急會議,應提前利用電子郵件、公告欄、電話、會議告知書等方式向與會人員下發會議通知。會議當天,最好再提醒一次,以確保與會者及時收到了會議通知。



三,準備會議資料。為確保會議取得實效,會議組織者應提前準備好與會議議題相關的背景資料,以供大家開會時參考。否則,稀裡糊塗的開會,必然影響會議效率。

四,調試會議設備。會議當天,組織者要對投影儀、筆記本電腦、遙控器、錄音筆、激光筆、白板、記號筆等會議輔助設備、工具進行調試、檢查,以確保會議時能正常使用。



五,控制會議節奏。會議組織者/主持人要按照會議的議題和議程控制好會議節奏,一要避免大家糾纏雞毛蒜皮的小事,二是防止會議偏離主題,三是要掌握好會議的時間。

六,拍板解決問題。會議主持人或參會的最高領導,要隨時記錄與會人員所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能當場拍板的,馬上明確解決方案、負責人和時間進度要求。需要考慮一下的,在會議最後要明確牽頭人、配合人以及完成時間。



七,整理會議紀要。會議組織者要落實會議記錄人員,必要時請示領導後可錄音。會議結束後,組織者起草會議紀要,整理好後提交領導審閱修改,審核無誤後發給與會人員。必要時,會議紀要可附會議決議事項的責任表。

八,跟蹤會議決議。會議決議事項逐一落實到相關責任人,必要時經當事人確認,形成書面備忘錄。然後,會議組織指定專人定期跟蹤各項任務完成的情況,並及時彙報給領導。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點贊、評論、收藏、轉發,更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


管理那點事


No1.評估必要性

1.召開的必要性:很簡單,是否有必要開會,可以用電話、郵件、微信等解決的問題就千萬不要開會,開會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本次不討論成本問題,這個問題大家心知肚明)

2. 參與的必要性:所有參會人員必須與會議議題相關,必需在會議上發言,否則無需參會。

No2.會議形式選擇

1.長短會:短會,可以採用站立式的,十分鐘搞定。例如:班前會;異地會可以採用視頻會、電話會。長會,可考慮分段、分主題、化長為短。

2.聚散會:會議不一定都要召集大家天南地北的趕過來,坐在會議室時一起討論,異地的可以視頻、電話,現在很多異地會議工具非常有效,如zoom 、釘釘、甚至微信也可以開會,效果也不錯。

No3.會議流程

1.議程明確:高效的會議流程設計是關鍵,每個會議首先要有明確的議程,內容包括參會者希望討論的問題的大綱以及他們將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時間。

2.充分準備:各環節都有充分準備,特別在各個環節的時間控制上更加要嚴格,這方面推薦大家引入《羅伯特議事規則》中的一些方法,非常高效,不僅節約了時間也讓會議氣氛變得和諧。


e觀察


少說套話,少打官腔,不安排宴會聚餐,不安排參觀學習,自帶紙筆,自帶茶水,開宗明義,有事說事,一二三四,簡明扼要,明確責任,把重點說清楚,細節可以群發郵件。人到即開,開完即散,絕不拖泥帶水。可以看看王健林開會的報道。




老八無情懷


想要提高開會效率,必須徹底改變企業內現有的開會模式,打破常規所有人員聚集固定會議室的開會方式,採用更符合互聯網時代開會需求的線上會議系統召開會議。相對傳統開會方式,雲視頻會議系統擁有部署更便捷、功能集中化、操作人性化等優點,全面解決了會議前、中、後遇到的所有痛點。


雲視頻會議系統採用了全球領先的SVC柔性編解碼技術,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就能實現高清視頻互動連接,自適應帶寬機制保證系統根據網絡環境自動分配網絡資源,讓用戶享受高清音視頻的同時,做到畫面不卡頓、不延遲的效果。目前系統已對全部主流平臺完成適配,安卓手機、iPhone、Windows電腦、MAC電腦、會議室大屏和視頻會議終端等全都支持。搭配全球雲部署,用戶在全球任意角落隨時都能開啟高清視頻會議。


會前,組織者用雲視頻會議系統發起“會議預約”,快速填好會議主題、設置好會議時間後,通過郵件、短信、微信、釘釘、企業微信等方式將邀請發給全部參會人員,與會人員可將會議日程添加到日曆應用。使用手機App的用戶在首頁最醒目位置就能看到當天會議安排,點擊“入會”按鈕一鍵就能加入會議。即便有人員沒有準時參加,會議主持人還能將邀請卡發到微信或企業微信群中,參與者通過微信小程序1秒就能加入會議。


雲視頻會議系統還解決了線下會議室設備不兼容、使用體驗不佳的問題,系統不僅擁有電子白板、多方同步批註等基礎會議功能外,還支持共享電腦桌面和手機屏幕,雲會議室內全部設備都能同步顯示各類文檔、圖片和應用界面。遇到需要梳理流程、捋清思路的場景時,主持人可以藉助思維導圖、EXCEL表格等第三方軟件作輔助,提高開會效率。


會議過程中如出現討論太過激烈或偏離主題的情況時,主持人可以通過系統豐富的會控功能把控會議進程。快捷調出參會者列表,一鍵全體靜音或個別設備靜音。支持根據會議需求擬定發言順序,通過排序功能調整和管理與會人員。還能利用互動工具發送字幕、現場簽到、發起在線會議效果反饋等。


會前開啟錄屏功能,會後視頻文件自動加密保存在雲端文件夾,參會人員隨時在線編輯、查看、分享,不錯過會議中的每一處細節。配合AI、語音識別技術,系統能根據視頻回放自動生成文字版會議紀要,簡單在線編輯後就能倒出形成正式版。為了方便下次開會,用戶還可根據需求搭建組織架構,自主創建企業通訊錄,微信邀請同事方便快捷加入;


小魚易連是雲視頻會議行業的引領者,截至目前已在中美擁有40餘項音視頻核心技術專利。不僅解決了企業內開會效率低的痛點,憑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及敏銳洞察企業需求的能力,針對性的開發了遠程招聘、智能培訓、視頻客服、溝通會商等應用場景。首創的“雲+AI+端”完整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政務教育、醫療、金融、集團企業等領域。在5G、雲計算等新技術逐漸成熟的背景下,小魚易連將全面推動互聯網時代的溝通升級。


小魚易連


如何有效開會很重要,最能體現出領導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單位作風的優劣!

講長話、開長會、開虛會的現象普遍存在,既浪費大家的時間,又不解決問題,主要原因是:

1、領導組織會議的思路混亂,為開會而開會,缺乏目的性,會議的主題不明確,大家不得不東扯葫蘆西扯瓢。

2、領導喜歡顯擺,好象說的少了沒水平似的,總是洋洋灑灑,萬語千言。本來說著說著南京,一下子到了北京,講了半天,還得再說回來,讓人不知所云,還得裝聽。

3、領導只是想露露臉,為刷存在感而開會,於是大家各顯神通,歌功頌德,藉機也秀一下自已的小成績,也是沒有意義的會議。

這裡僅就調度會議為例談點意見:

1、提出會議主題,告訴參會者,對前期佈署的某項工作進行總結,佈署下階段工作。

2、提出會議要求,發言不得超過5分鐘,有示範作用的亮點可簡要說一下,重點是提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方案。

3、做為領導,關鍵是在最後對解決問題給出指導性意見,提出下步工作要求,沒心要說的太多。

總之,要務實,開短會,重在解決問題!


道可道123456


我覺得應該是和我們寫作文一樣的,把握住這幾個點:時間 地點 人物 主題 + 結論 執行 反饋 而且時間要嚴格控制在半個小時之內,否則人很容易心生倦意,反而拉低效率。

一,明確開會主題 。召集會議也不難,但是與會者不知道為什麼叫自己開會,一頭霧水,矇頭蒙腦就去了,浪費自己的工作時間和有限生命不說,還浪費了項目組員的時間和做事情的進度。所以千萬不要開一個自己都不知道為何而開的會議。

二,明確開會的流程。首先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與會者都有什麼人,開會是怎麼個流程,大會一般是是領導或者會議發起者先介紹問題,然後下面的主管或問題相關人等,普遍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如果是項目組內部組員探討會,一般就會就相對隨意了,雖然隨意,也要有一個開會明確的中心思想流程,不要每個組員你一句我一句,嘰嘰喳喳,完全沒有秩序,導致最後真正想說的人說不了話。

三,開會的主題明確,直接,清晰。除了對前段時間的工作總結,還有就是在工作進行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和討論。然後彙總各部門意見,協調步伐進度,統一思想,明確然後下一步的工作分工和計劃。這裡應該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四,開會的節奏控制和引導。最失敗的就是問題提出後,員工或者部門之間相互推諉,都在那裡自證清白。成功的會議就是要發現問題並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好能當場行程行動綱要或者決議,責任落實到人,根據目標倒排工期,層層落實,有追溯。與會者都明確自己的角色和任務,知道如何執行,從而能夠服務公司的整體目標和戰略意義。

五,會議總結。不是說開完會了,就萬事大吉了,會後綱要的整理(或在會議上直接進行),然後重新發送到各與會者,加強重視。


無所謂65714




會議若成了一言堂,一個人話超多,其他人不說話,這會議就沒什麼意思了。

當然,若大家都不說沒什麼話,那場面實在太尷尬了!

好的會議,主持者要言簡意賅,其他參與者則踴躍發言,整個會議高效且內容豐富。

以下是幾點關於一場高效會議的建議。

1. 準備筆記,依照筆記發言

會議主持人提前做好準備,做好會議的筆記,類似主持串場話術、重要講話講稿等。會議當中,依照筆記發言,不多說,也不少說。

2. 面對新話題,考慮下自己的意見是否必要。

若認定自己意見是必要的,則草擬一下幾個要點(最好是3個,少了太單薄;多了沒人記得住),依據要點簡要發揮即可,千萬不要喋喋不休。

3. 提前做好會議準備,自己準備好,與會人員也要準備好

讓大家提前知道會議要討論什麼,提前做準備。臨時的想法和討論,多數是沒有價值的。那些平時不怎麼在會議上講話的人,提前告知他們希望在會議上發表意見,讓他們做好準備。當然,自己也要做好準備,如果他們就是不說話,你還要把會議推進下去。

4. 採用循環發言模式

若是讓人主動發言這事情不可行,那就隨機指定一個人開始,按照一個的規則,順序發言吧。雖然有人可能不會說什麼,至少他擁有過說話的機會。

5. 你還可以準備一個「托兒」

還有個策略,你也不妨可以採用:提前找個托兒,讓他在會議上坦誠的說一些你讓他說的話。一旦有人打開了話匣子,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他人也會自然跟著說話。不過,要注意這個托兒講話的調性,它很容易引導整個會議的局面。

認可古侯子的答案,歡迎點評點贊

古侯子


這個很簡單

第一,沒收手機以及一切電子設備

第二,晚飯之前開,餓著開,這樣沒那麼多無用的討論和爭論,都想著快點結束好去吃飯。

第三,根據會議種類設定環節,傳達性的會議,就掛個秒錶,開啟倒計時,讓大家明確知道會議剩餘時間,討論性的會議,如果有爭論,比如兩個人有爭論,讓他倆在下面聊微信解決,其他人繼續會議進程。

如果是晚會,就假唱

如果是宴會,就少吃

追悼會的話,還是聽家屬的吧……


就那麼回事吧扎嘿


開會是職場人,無法倖免的。

公司的決策會,團隊的覆盤會、項目總結會,周例會、月度總結會……這些都是職場的常態。

你的職位越高,你每天的工作基本就是開會。不是跟大boss開會,就是開團隊內部會。

公司的90%的問題,基本都靠各種形式的會議來解決。

它是團隊經驗的共享、公司決策的制定、公司理念的同步、工作方向的調整,項目前的動員……。

它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但現實,開會被很多職場人所吐槽,他們覺得開會就是浪費時間,每次聽到開會就頭疼,領導上面講,下面玩手機。最重要的是,每次會議結束下來,好像什麼都沒有改變,唯一就是聽領導囉嗦了一兩個小時。

如何儘量這樣的情況,而且開出高效的會議呢?

開會的3個原則:

1、能不開會就不要開

有很多信息,完全沒必要開會,微信或者郵件通知即可。

2、會議效率高不高,在於會前的準備。

會議又臭又長

會議主題不明,扯東扯西

參會者一問三不知,大眼瞪小眼。

這些都是會議組織者沒有提前通知參會者會議的議題,沒有對議題進行充分準備。

3、儘量開30分鐘短會,提升效率

建議站著開會就是為了避免把會議開長。

而且一場會議控制30分鐘以內,一般效率都不會低。

提倡30分鐘內的限時會議,準點開始準點結束。

提高會議效率的6個步驟:

1、只邀請跟會議內容最相關的人

2、事先通知會議目標和議程,開會只談相關的內容

3、把握進度,準時開始準時結束

4、站著開會,講完就解散

5、有發言,每人最多2分鐘

6、會議結束,群發本次會議的記錄,作為鞏固。

做好以上3點原則,6個步驟,你的會議才會高效哦!


我家的牛


朋友的部門的開會形式如下:

部門老大在會議正式開始之前,給每個人準備一份備忘錄,簡單說明會議的基本情況。會議開始的時候,所有人先別說話,先靜默地讀這份備忘錄。

據說這個方法的創始人是亞馬遜的貝索斯,他參加的會議,這段靜默時間居然能長達半個小時。

有的人很不理解,認為開會前,每個人都應事先準備,然後帶著對信息的理解、帶著成熟的意見來開會。

對,但那是理想情況。在實際的世界裡,太多人的工作是被排滿的,他們壓根兒就沒時間準備。與其逼著他們在會議中“表演”已知情況、“表演”深思熟慮,還不如誠實一點,乾脆在開始的時候專門給員工一點時間,專注地瞭解情況,整理思路。這樣反而效率高。

有時候增進效率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放棄想當然,正視現實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