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注意,這24個城市房價懸了

注意,這24個城市房價懸了

菜雞上週末回趟老家辦事,被一位親戚拉去售樓處,說是要買房,讓我參謀參謀。

有點意外,一個三線城市的售樓處,卻熱鬧得跟菜市場一樣。銷售過來跟我們說了三分鐘,又被叫走了。

這種情形如今在不少三四線城市出現。菜雞最近看到個數據,截止4月末全國房價均價破萬的城市,已增加到了62個,這其中三四線城市就超過了1/3!

事實上,在如今股市和不少一二線城市樓市熄火的今天,最火爆的賺錢機會,似乎輪到了三四線的樓市。

市場火爆,大家想也不想就衝進去買。住在三四線的不用說了;就是在一二線城市的朋友,很多人也在關注三四線老家的樓市情況。

但菜雞感覺,三四線城市的樓市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財迷們真的要當心了。

就在昨晚,央視新聞對此現象做了報道和評論,指出樓市調控重點正在轉向三四線城市。作為政府喉舌的發聲,這是一個清晰的轉向信號。

注意,這24個城市房價懸了

三四線房價節節攀升的背後,近期有兩重風險:一是更多的政府調控政策會出臺,二是支撐上漲的最大一塊資金來源將枯竭。

先說最直接的風險,就是政府調控。

光是5月份一個月,全國就有超過40個城市發佈了50次的調控政策,其中三四線城市的最多。住建部重點約談的十二個城市裡,三亞、海口、丹東、徐州、佛山等都是三四線城市。

三四線城市調控的辦法,除了限購、限貸,如今連限售手段也用上了,比如央視剛報道的,這個月開始調控的湖北宜昌。

間接的風險是,三四線房價上漲的最大一塊動力——棚改的貨幣化安置資金,已開始出現萎縮跡象。

棚改貨幣化安置,就是把棚戶區的破房子拆了,地方政府拿了中央給的專項貸款發給拆遷戶,去市場上買商品房。地方政府再把拆出來的土地賣掉,還中央的錢。

本來之前大家都沒錢,三四線城市很多房子賣不出去。結果為了去庫存,棚改發放的貨幣提供了“火藥”,讓市場火起來。

但是,這波任務到2020年就結束了。今年開始部分城市已經在撤退,就是把棚改的“貨幣安置”換成了“實物安置”。比如山東,今年就出了文件。

其實,如果是想投資三四線城市的房產,還有個更深層次的風險,就是人口淨流入不足,反而是淨流出狀態,難以支撐房價上漲。

在如今中國城市化進入2.0階段,人口更多地往資源豐富的大城市、以及城市群聚集,這樣一來,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數量變差,搞得如今有三四線城市也要“搶人”了。

但,三四線城市的競爭力在那,就算搶人也搶不過一二線城市。總體上,經濟不會太好,居民收入和資產有限,買房的真實購買力就差,根本撐不起房價持續上漲。

注意,這24個城市房價懸了

財迷們可能要問了,中國三四線城市這麼多,總不會全都沒前途吧?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哪些城市的投資風險大呢?

其實,按照我們上面分析,當前只要緊盯棚改資金和人口變化這兩個指標,就差不多夠了。

關於棚改資金情況,大家可以去當地政府網站上,查一查地方兩會的歷年報告間接瞭解。如果發現今年的棚改目標變少了,說明當地樓市最大的一個金主也缺錢了,樓市上漲的動力就會變差。

看人口淨流入指標相對複雜一點,往往不容易找到現成的數據。如果你關注所在城市但沒有現成數據,可去當地政府網站找人口統計公報,自行算出淨流入的人口。

如果算出來是個負數,說明當地人口在淨流出,樓市再火爆都要躲開。

為了幫大家節省時間,菜雞這裡做了個表格,把部分人口流出最多的城市手工整理了一遍。表格如下,看看有沒有你所在或關注的城市。

注意,這24個城市房價懸了

最後,不管你是自住還是投資,菜雞給大家幾個小建議:

1、不要看三四線城市房價便宜又漲得瘋,就腦子一熱去投資。這些城市房價一涼下來,就是好幾年被套。

2、如果在三四線城市已經有投資房的,在這個房價高點,可以趁熱賣出了。當然,最好你有其他靠譜的理財渠道,可以把賣房的錢拿去做理財。

3、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當地買房自住的,儘量選擇大的開發商,這樣儘量安全些。由於今年樓市調控收緊了開發商的資金,小開發商資金壓力大,萬一資金鍊斷裂,輕則交房延期,重則房子爛尾,後果難以預料。

至於一二線城市,菜雞經常說起。如果有朋友沒看到,這裡簡單再提一下——

像北上深這些一線城市,已出現了階段性的底部,不論是投資還是剛需,都可以考慮買入。

二線城市,除了少量的限價盤值得去搶一把,大部分在2017年出臺調控的二線城市,還存在價格下降的空間,依然沒到投資的最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