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貿易戰會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厄渡子


“貿易戰”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影響有限。直接的影響恐怕是股市,自特朗普發起“貿易摩擦”之後,全球股市均因此而震盪下跌。在其它領域,其影響尚未凸顯。美國增加我國部分輸美產品關稅,還需15天到90天過度期。

筆者以為,還是將“貿易戰”暫定為“貿易摩擦”為好。上週末美中兩國出臺的制裁及反制裁措施都還比較溫和,彼此之間協商的餘地較大。但是,從長遠來看,挑戰就比較嚴峻;“貿易摩擦”的力度以及時間週期,將超出世俗社會的想象。

即使某些生活用品短期可能漲價,但是,在全球商品供大於求的背景下,“貿易摩擦”的利空將逐漸被消化。相對於普通百姓,中產階級似乎受到影響要更大一些,富豪階層及更不用說了。然而,影響了的程度以及好壞卻因人而異。某些人還可能因此受益,比如一旦樓市下跌幅度較大,住房“剛需”一族無疑受益。

“貿易摩擦”的具體影響還有待觀察,關鍵在於是否繼續發酵。房地產以及相關行業受到的影響,都屬於滯後反應。內向型企業以及員工,可能反而因此得益。總之“貿易摩擦”對於我國普通民眾的影響,將呈現差異化不可一概而論。


如果“貿易摩擦”真的演化為“貿易戰”,其影響將是長遠與深刻的。沒有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就輕易得出這樣或者那樣的結論是不負責任的。誇大或者縮小此次“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同樣是輕率的。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歡迎拍磚!恭祝網友本週工作愉快!


陸燕青


貿易戰開打,毫無疑問,要過緊日子了。

短期影響

美國部分產品進口關稅提升,進口成本上升,國內價格隨之上漲。比如,美國堅果,花旗西洋參等,價格上漲25%以上。海淘也躲不過。


中長期影響

1、部分地區經濟受影響。中國對美出口額較大的地區基本集中在基本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



2、部分外資企業外遷。在加稅範圍內的一些行業,為了規避高關稅,一些外資企業,將把生產線外遷至其它國家或地區,從而關閉工廠。

3、部分工廠減產。隨著關稅加徵,出口數量將相應萎縮,生產過剩,部分廠家只能降低生產量,關閉部分生產線,部分員工將裁掉,在崗員工工資福利待遇下降。

根據美清單,影響較大的行業,一是傢俱、電子產品、紡織服裝、皮革製品和電器設備製造等傳統行業,二是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及通信技術、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高新行業。

4、換匯難度增大。隨著貿易戰持續,出口收入必然減少,外匯稀缺,外匯管制進一步嚴格, 在這樣的情況下,換匯難度增大,換匯成本增加,出國留學、旅遊將受到影響。

貿易戰看似對老百姓看似影響不大,實則長久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當然影響是雙向的,美國人民的影響不見得會比我們小!

…………………………………………………………………


史晨昱


美國開了中美貿易戰第1槍。中國已作出回應。短期內會產生什麼影響?

1丶涉美進口農產品會漲價。進口大豆,美國汽車,美國堅果、鮮果,花旗參,豬肉等。

2丶向美國出口丶進口企業的業務會受到較大影響。成本上升,利潤下降或達25%以上。企業經營困難,員工薪資獎金減少,或有人下崗。

3丶匯率會有波動。出口留學人員或旅遊成本或上升。

4丶股民情緒受到影響,股市波動較大。

中期影響:

(1)世界範圍內部分企業上下游產業鏈丶價值鏈可能斷裂。

(2)有些外資企業可能由高關稅轉移到低人力成本國家。

長期結果(6一7年後特朗普或連任期屆滿時):

1/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接近完成。

2/中國對外貿易不再依賴美國市場。

3/人民幣國際化獲得較大進展。





趙凡丁201



【中美貿易戰對實體店的影響,看似很遠,實則很近!】

今年6 月,美國發表聲明,對總額 500 億美元的 1102 種產品徵收 25% 的關稅,並於 7 月正式開徵。就在同一天,中國進行快速反擊。對源產於美國的 659 項,約 500 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在這場貿易戰裡,中國涉及關稅制裁的企業,揹負起更大的稅率負擔,自家產品的競爭力下降,企業的利潤率大幅度下降。非常明顯的是中國的鋼鐵貿易企業,大部分都在嚴重虧本!從而影響到下游各個行業日子都不好過!

我有一位認識的朋友,在武漢這邊做物流生意,去年掙了 200 萬,又增購了2輛貨運車。今年悲劇了,因為關稅問題,周邊做鋼鐵貿易的企業訂單減少,他們貨運量砍半,僧多肉少,物流公司間為了生存開始低價競爭!他的公司也從 10幾人裁到只有一半,原本還以為購置車輛,可以做個2-3年回本,沒想到這麼快就涼了!

看似一場國際爭端,國家的一次調控,大企業的規模裁員,離我們實體小店家很遠,實則他會影響整個的商業環境,影響的是廣大的消費者,消費能力弱了,客戶也喜歡好貨,卻不得不少買、不買,只能望而求其次!


實體店今年表現更為明顯,賺錢更難了,你認為呢?


開店好生意


貿易戰沒有贏家,最後導致的是各方的保護機制以提升關稅來保護本國經濟不受損失的損失。

首先,在歷史上上世紀80年代末的美日貿易戰最後導致的是日元升值進而推升金融資產泡沫最後導致企業破產,大面積的失業人口增加。導火索就是因為當時美日之間的貿易巨大逆差,美國迫使日元升值來平衡貿易平衡。作為日本的普通百姓享受了股票、房地產價格的大幅升值快感之後的日本經濟蕭條。

其次,增加關稅提高貿易成本。這是個雙刃劍,貿易戰雙方百姓不得不為神仙打架買單。以日本當時舉例,二戰後日本建立了非常強大的工業體系。日本出口的汽車、電子產品風靡全世界美國百姓也很喜歡日本產品的高性價比。所以就導致了美日之間的巨大貿易逆差,未解決國內赤字矛盾緩和貿易平衡美國採取日元升值的套路。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日本出口企業的成本及售價,美國老百姓買不到高性價比 的日本產品而日本產品面臨著惡性循環。

最後,貿易戰會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美日貿易戰最終的結局是日本泡沫經濟破裂美國慘勝而結束,這個過程也大大拖累了世界經濟發展。日本是個資源貧困國,他良好的生產體系是建立在原材料進口的基礎上。無論原油、鋼材、等資源出口國也在貿易戰中大受影響,造成了世界經濟預期下滑的局面。

綜上所述,貿易戰沒有贏家。只有談判解決貿易爭端才是明智之舉,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討論。


坐井觀牛


貿易戰對你的生活影響很大,絕不只是看看熱鬧而已。我們來為你從兩個方面聊一下。



一方面,美國進口的東西貴了25%。當然,可能你說,我又不買美國貨,我只支持國貨。但是,也許你不知道,中國有多少的優質原材料、高精尖技術都來自美國。



假設老闆本來有100塊,他用50塊採購美國進口的原材料,50塊支付工資。現在50塊買不到那麼多了,只有兩個選擇,多用50*25%,也就是12.5元買原材料,這樣工資就相應少了12.5元。只好減薪或者裁員。如果不想這麼做,只好把這些錢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於是物價就高了12.5元。



另一方面,中國出口的東西需要多交25%的稅。直接的後果有兩個,一是成本增加了25%,所以同等價格下,只好擠佔工資的空間,或者選擇機器人,或是印尼、越南等更便宜的勞動力。



二是不擠佔勞動力成本,就只好加價賣給美國人。那美國人也不傻,貴了?我就不要了。於是出口依賴型的企業會大量倒閉,引發一輪失業潮。

所以,貿易戰會帶來什麼後果,可想而知了吧。因此,最近股價大跌,是因為提前感受到了寒意——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就是這個道理。



另一方面,出口難度增加,怎麼辦才好呢?50塊人民幣的東西,現在要賣62.5元人民幣。美國進口商不幹啊,怎麼貴了這麼多,你得降回來。沒辦法降,只好用一個“大招”——人民幣貶值。

原來50元人民幣的東西出口美國,要賣8美元。那現在因為貿易戰,要賣62.5元了,按原來的匯率,變成了10美元,進口商很不高興,不要了!中國企業眨巴了下小眼睛,不要緊啊,人民幣貶值個25%,62.5元的東西,又只要8美元就可以買到了——於是出口保住了,匯率就出了問題。



人民幣貶值對於普通人的生活影響有多大呢?也是非常巨大的。你所有的財富,按照世界通用的財富標準,就都相應發生了縮水——有錢人就害怕了,趕緊換美元,換黃金,於是,進一步造成財富外流。



國家發現不對,錢往外跑,收不上來稅了,那隻好向其他人收更高的稅——於是有了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

整體上說,貿易戰是件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



而對於你,生活在貿易戰時代的普通人,種種影響還會接連發生。需要做好準備,來迎接這個不知會持續多久的衝擊。當然,也許會有積極的一面,讓我們也拭目以待吧。


林海


老實講,雖然貿易戰看著裡普通人很遠,但事實上貿易戰對於普通人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因為只要涉及到貿易,就必然會對商品的流動產生影響,最終受到影響的就是與這些商品息息相關的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一旦國與國之間發生了貿易戰,那麼在短時間裡,會對普通人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1、失業

所謂貿易戰,實際上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就有些領域的商品建立起貿易壁壘,也就是你不買我的商品或者你不賣我的商品,但是這種買賣的斷絕並不是自然的商業銷售終止,所以在短時間裡,參與貿易戰的國家,必然會有很多買賣這一領域商品的商人就此失業。

因為一邊是商品賣不出去,工廠破產而導致失業,而另一邊則使得這一銷售鏈條上工作的人,因為缺少商品的銷售而不得不退出這一行當。

舉個例子,在2018年發生的東方大國與美國的貿易戰中,由於美國對東方大國的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使得美國民眾大量搶購東方大國商品的熱潮,因為他們害怕關稅提高以後,在美國出售的東方大國商品價格也跟著提高。

此外由於東方大國對美國大豆提高關稅,也使得美國的農場主遭遇重創,大量大豆無法被銷售出去,由於東方大國對大豆的需求量遠高於其他國家,因此即使是美國政府給予高額的農業補貼也無法彌補豆農的損失。

所以儘管在在以後的時間裡,商品的生產商會找到新的市場,而銷售商也會找到新的替代品銷售,但是這種辦法並不會幫助所有人解決問題,總會有人因為抗風險能力弱而被迫破產或者失業。

2、物價上漲

事實證明在一個正常貿易的商業領域裡,一旦發生貿易戰,則必然會導致參與貿易戰的雙方,國內物價都出現上漲的情況。

因為從商品的銷售成本核算這個方面來講,一個長期穩定的商品貿易體系,他的交易成本必然是相對最合理的,也是相對最低廉的。否則這樣的貿易體系就必然會有繼續波動的風險。

如果在這個時候兩個貿易國發生貿易戰,則同樣是購買同一種商品,買方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尋找新的貨源,而賣方也同樣需要尋找新的市場,這意味不管買賣哪一方,他們的交易成本都在上升。

而且由於其他地區對於該種商品產量不大,在大量需求的情況下,商品價格自然就上升。而賣方由於一次性銷售的商品太多,只能降價銷售導致收益降低,這也無形中會使得商品生產商遭受損失,繼而引發新的商業危機。

同樣是以最近的大豆為例,雖然東方大國在2018年停止進口美國大豆,但是由於國內的大豆需求並沒有降低,所以東方大國就只能到南美或者俄羅斯尋找貨源,但是這樣一來大豆採購的成本自然而然的就會上升了。

而美國農場主也是同樣的原因,由於東方大國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當東方大國停止進口大豆以後,美國生產出來的大量大豆根本就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消化掉,因此只能賤價賣出,作為動物飼料,這樣一來美國農場主就虧到要死,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農場主協會拒絕貿易戰的主要原因。

從商業角度來看,貿易戰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會對參與貿易戰的兩個國家都造成傷害,繼而對兩國經濟和民生產生嚴重影響。

這種傷害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絕對不會是下一個文件,或者一個磋商會停止貿易戰,就能夠輕易解決的,因為裂痕一旦形成,就很難再重新彌合,而由此所造成的機會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的浪費,也是難以想象的。

時至今日,世界已經成為了一個交融互通的社會,任何一個國家都已經無法再關緊國門,選擇故步自封。而那些選擇貿易戰的國家,最終能夠得到的只能是失敗和貧困而已。


落下m


由於美國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糾結貿易逆差問題,不惜對其他許多國家實施貿易戰。鑑於當前世界各國之間的經貿關係非常密切,隨著貿易戰的持續時間增加和手段更為複雜,其對老百姓的影響會更加深刻。

貿易戰是分層次的,包括關稅戰,匯率戰,金融戰等多種手段。可以說,加收關稅是最簡單的,影響也是比較直接,對其他領域的連帶影響有限,主要是涉及具體產品和相關產業。比如老百姓需要的豆製品和汽車。

隨著貿易戰的升級,將會更多以匯率戰的方式體現。通過貨幣貶值能獲得商品出口優勢。由於匯率的變化,老百姓的對外投資或做生意就會深受影響。比如原先30000美金的汽車摺合200000人民幣,可能會漲到250000.不過老百姓的收入不可能漲這麼快啊。

貿易戰如果持續時間久,就會影響到金融行業,影響大家的投資預期,影響資金的流通。其結果是國內在投資受影響,就業會波動,股市也會體現非常明顯,國家經濟增長率會下調,國家稅收會減少,老百姓整體福利會下降。

貿易自由化有利於各國互通有無,實現各種要素的充分利用,這對老百姓有利,能夠買到各國物美價廉的產品,比如澳大利亞的奶粉,能夠進行跨國商品生產,但貿易戰會影響這些,所以老百姓肯定會或多或少收到貿易戰的影響。





凌勝利


先是人民幣的貶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直奔7.0關口而去,9月是開學季,因為過去幾個月人民幣的持續貶值,所以那些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可能要多掏不少一筆錢。

儘管今年新上任的中國央行行長易綱不止一次表示,不會以貨幣貶值應對貿易爭端。但人民幣匯率還是在貿易戰的硝煙中一路下行—8月3日的人民幣匯率比4月2日的今年最高值下跌了9.73%。

當然了,還有股市,兩個國家今年股市的走勢貌似都不盡人意,如果你持有一部分股票資產,那麼在貿易戰的背景下需要小心,不過有可能你已經在7月的一輪下跌中出現了虧損(笑哭),從貿易爭端開始,中美之間的行動都在股市上有所反應,因為資本市場是反映經濟情況最重要的東西。

來看兩個例子啊,今年3月22日,特朗普宣佈了301調查結果和針對中國的 500 億關稅計劃,第二天中國商務部發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的徵求意見稿。此時,市場似乎真正意識到中美貿易戰在迫近, A 股,以及港股第二天都跳空低開,並從那之後股市一蹶不振;6月19日,特朗普威脅中國將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後,上證收盤下跌近4%,20多個月來首次跌破3000點關口,深證綜指則暴跌近6%。

在這樣一個貿易戰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或許我們要注意的地方,也在變得越來越多。


科技抱拳奧特曼


如果是兩個大國打起了貿易戰,那對普通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當然很多人認為,是雙方互毆是“殺人一萬,自損三千”。但是事實上是一個雙輸的結果,不僅對雙方國家的經濟,而且對普通人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

第一,雙方互打貿易戰,假如中國給進口的美國大豆加徵25%的關稅,這就意味著咱老百姓在吃豆製品的成本大幅上升,所以貿易戰中的加徵進口關稅,會使國內的通脹水平上升,這是對百姓的生活影響最大的。同樣,貿易戰也會使美國人民的生活成本大幅上升。

第二,如果中美兩國發生貿易戰,中國的人民幣會發生貶值,這就意味著,這會給中國人到美國去旅遊、留學、購物造成了不少影響,如果人民幣發生貶值,普通中國人在美國將花費更多的資金,貿易戰對於中國老百姓到海外求學和旅遊、購物是有影響的。

第三,中美如果發生貿易戰,會使境內外資金流出中國,造成國內的流動性不足問題,這會給普通股民生活帶來影響,因為手中的個股因充動性不足而長期不漲,上市公司因貿易摩爭端而發生盈利下滑,股民們手中的股票會越來越不值錢。

第四,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會導致更多的出口企業因失去了海外市場而倒閉,會使更多的普通人面對失業危險。美國政府關注的是失業率,而我國關注的GDP,其實失業率居高不下更可怕,因為要解決這麼多人的就業問題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