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864年,曾國藩的湘軍是如何攻破太平天國天京的?

舒夢陽


自安慶失守後,天京(今南京)以西盡為清軍之天下。由安慶潰退到壽州的英王陳玉成,被投降清廷的守將苗沛霖(原皖北團練頭子,後歸附太平軍,封奏王)設計抓獲,解送清營後遭凌遲處死。從此,太平軍在西線戰場上的防禦與抵抗力量更趨薄弱,曾國藩兄弟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得以輕而易舉的攻破了安徽以及長江沿線的一個個太平軍據點。

曾國藩認為自己在政治、軍事、經濟以及輿論方面已積蓄了相當的實力,向太平天國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時機已然成熟,1862年,他下達了向太平天國發起總攻的命令。隨後,清軍兵分十路向天京撲來,準備向太平軍發起最後的同時也是最致命的一擊。

曾國藩採取先打外圍,後攻天京的戰略方針。他用部分兵力圍困天京,卻圍而不攻,而將主力擺放在浙江、蘇南兩個主戰場上。左宗棠的楚軍在浙江圍剿太平軍李侍賢、陳坤書部,李鴻章則指揮淮軍在上海與李秀成部太平軍展開激戰。湘淮軍還“借師助剿”,花重金僱來了英國人戈登的“洋槍隊”配合作戰,很快就攻下了上海、浙江的大部分重鎮。

1862年5月,曾國荃親率2萬餘湘軍吉字營官兵快速東下,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接連攻破了數個城鎮,將大營紮在離天京不足4裡的雨花臺。湘軍水師9000餘人則在將領彭玉麟的率領下,乘戰船沿長江東下,接連攻取了太平軍部署在頭關、江心洲、浦包洲的軍事防禦堡壘,一直進抵到天京城下的護城河口。

曾國荃的部隊將天京圍的像個密不透風的鐵桶一般,因此他得了個綽號“曾鐵桶”。而湘軍水師則乘機截斷了太平軍的水上運輸通道,等於斷絕了天京的糧草、軍用物資的通道,天京城被湘軍四面包圍,一時間危若累卵。

洪秀全自進入天京城後就一直躲在後宮裡花天酒地,基本足不出戶,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湘軍的突然出現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惶恐不安的他急召李秀成率師回京救援。李秀成率20萬人馬,號稱60萬,兵分三路回援天京。決定天國命運的“天京會戰”開打,雙方都不敢掉以輕心,皆全力以赴。李秀成雖然人數佔優且驍勇善戰,但圍城湘軍外有長江水師增援,糧餉、軍械、援軍均可源源不斷而來。而太平軍沒有水上優勢,糧道被截斷,打到最後竟然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湘軍悍將曾國荃素以霸蠻、頑梗著稱。面對李秀成的兇猛進攻,他督率將士拼命死守,死戰不退,雙方血戰了46天,損失均極慘重,到11月,太平軍糧草不濟,又缺冬衣,士卒疲憊不堪,李秀成無奈,只好率救援部隊退入天京城內。這一仗,湘軍也打得很慘,軍中又鬧瘟疫,死傷極重,但善於“扎死寨,打硬仗”的倔強九帥曾國荃,硬是憑著一股蠻勁堅持了下來,還擊退了太平軍一波波的凌厲攻擊。後來,湘軍又成功地瓦解了太平軍“進北攻南”以解天京之圍的軍事行動。從此,長江北岸全被湘軍控制。太平軍只能困守天京孤城,再也無力發動攻勢,曾氏兄弟取得了戰略主動權。

從1862年5月到1864年6月,曾國荃圍困天京整整兩年。由於太平軍浴血奮戰,拼死抵抗,湘軍傷亡2萬餘人,雖陸續增兵,但仍無法攻克天京城。

清廷焦急萬分,連下6道詔書,催逼曾國藩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攻下天京。於是,曾國荃不顧傷亡,天天督促部下猛攻天京。此時的天京城裡,猶如汪洋中的孤島,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軍民們沒東西可吃,甚至連樹皮、草根、觀音土都被吃光。6月初,天王洪秀全於驚恐中突然死去,城中人心浮動,更惶惶不安了。1864年7月19日,曾國荃麾下猛將李臣典部用炸藥轟塌南京城牆一角,湘軍從缺口處如潮水般的衝入城內。太平軍殘餘力量雖然與之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但數千面無人色的孤軍對抗數萬急於發財並殺紅了眼的湘軍,畢竟實力懸殊。太平軍殘部大多戰死,其餘的誓死不降,集體自焚。太平天國建都11年的天京,終於被湘軍徹底攻陷。

趙烈文《能靜居日記》記載:湘軍攻入南京後,首先展開大肆屠殺,僅3日內就有10餘萬人被屠戮,秦淮河上,浮屍如麻,河水盡赤。隨後開始搶掠,太平天國聖庫中以及諸王所存財物,均被洗劫一空,民間財富也被搶劫、搜掠的乾乾淨淨,婦女更是慘遭荼毒......湘軍從上至下,均大發橫財。為掩蓋罪惡,曾國荃命士兵縱火焚城,大火連燒7天7夜,繁華六朝古都,頓成人間地獄。史載,南京遭此浩劫,30多年都恢復不過來。太平天國後期的中流砥柱忠王李秀成被俘後變節。他在囚籠裡寫下數萬字的“自供書” ,出於害怕李秀成說出南京陷落後湘軍大肆燒殺搶掠的真相,以及其他的一些顧忌,在李剛剛寫完供詞的當天下午,就被曾國藩迫不及待的下令處死了。

【寫作碼字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太平天國和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不一樣,它不是流寇式的武裝團體,而且建設了自己的,組織比較嚴密的國家政權,那既然是個封建式的國家政權(封建神權式??),那自然有封建國家的通病,而且由於太平天國的國家組織非常失敗,所以其陷入頹靡也特別快,到了1864年,太平天國政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太平軍的戰鬥力已經嚴重下滑(只有少量精銳部隊戰力強大),這在之前浙江包村之戰中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

天京之戰的前奏是雨花臺之戰,這次戰役中太平軍的表現可謂奇葩,數十萬大軍血戰46天,竟然打不破湘軍一萬前鋒(湘軍總計三萬,但大部分已經染上疫病,有戰力者不到一萬),這使得天京城很順利地就被湘軍圍困,接著李秀成帶兵在天京外圍轉戰,企圖用圍魏救趙之計打破圍困,然而卻很不順利,上游的江北皖南幾乎被湘軍搞成無人區,使得太平軍無力堅持,回撤渡江過程又被清軍痛擊,結果江北全丟不說還死傷慘重,同時,蘇浙戰爭也被左宗棠擊破,天京被包圍地越來越嚴密,成為孤城。

然而太平軍畢竟經營天京城11年,城外各路防禦設施完備,所以清軍圍攻也不順利,但是此時太平軍的兵力幾乎損失殆盡,城內又斷糧,所以天京城內能戰之人僅有數千(不過都是老兵)。

1863年11月25日,曾國荃進扎城東孝陵衛。這時,湘軍已攻陷天京外圍的所有城鎮要點, 天京城只有太平門、神策門尚與外界相通,外援斷絕。李秀成於12月21日向洪秀全建議, 鑑於湘軍壕深壘固,圍困甚嚴,天京又內無糧草,外援難至,不如“讓城別走”,遭到洪秀 全拒絕。這樣,太平天國革命事業的最後一線希望喪失了。

1864年2月28日,湘軍攻佔了紫金山巔的天保城。3月2日,曾國荃部進駐太平門、 神策門外,完成對天京的合圍。

曾國荃部合圍金陵之後,曾於3月14日用雲梯攻城,但未得逞。4月開始,在朝陽、 神策、金川門外挖掘地道十餘處,準備轟塌城牆,太平軍一面組織力量從城內對挖,進行破壞,一面構築月城,以便城牆轟塌後繼續組織對抗。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說自殺),終年50歲。此後,天京人心愈加不穩。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一切軍政事務統歸忠王李秀成執掌。

7月3日,湘軍攻佔天京城外最後一個據點地保城(即龍脖子),從而能夠居高臨下, 監視城內動靜。湘軍在龍脖子山麓修築炮臺數十座,對城內日夜轟擊,壓制太平軍的炮火,掩護挖掘地道。同時,在龍脖子山麓與城牆間大量填塞蘆葦、蒿草,上覆沙土,高與城齊,為攻城鋪平道路。半個月後,湘軍攻城準備基本完成。

李秀成見湘軍攻城在即,於7月18日深夜,選派千餘人偽裝湘軍,衝出城去,企圖破壞太平門附近的地道,結果被湘軍識破,只得退回城內。 7月19日晨,湘軍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齊集太平門外。 中午,湘軍用地雷轟塌城牆,湘軍蜂擁而入。太平軍紛紛以槍炮還擊,用大桶火藥潑灑,雖給敵人以重大殺傷,但沒能擋住湘軍的攻勢。與此同時,湘軍水師各營會同陸師奪取了水西、旱西兩門,傍晚前後,天京全城各門均為湘軍奪佔。

李秀成於19日晨自太平門敗退後,即回到天王府,獨帶幼天王,由數千文武護送, 奔向旱西門,企圖由此突圍出城,結果為湘軍陳湜部所阻,只得轉上清涼山。入夜,折回太平門,偽裝湘軍由缺口衝出,向孝陵衛方向突圍。不久,李秀成與幼天王失散,便分道奔逃。三天後,李秀成在方山附近被俘,8月7日,在寫完供詞後,被曾國藩殺害, 年僅40歲。城內守軍與入城湘軍展開巷戰,大部戰死,一部自焚。


國史拾遺


破城全盤策劃人:曾國藩

破城主力:曾國藩九弟曾國荃

破城協助者:曾貞幹湘軍,楊載福水師,鮑超陸軍

破城外圍:左宗棠部,李鴻章部

破城時間:1864


破城策劃

曾國藩在1862年被任命為協辦大學士,全面統轄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四省軍務,於是曾國藩制定了全面進攻天京城的計劃。

主力部隊

①曾國荃率湘軍為主力正面進攻天京城。

②提督鮑超從江西進入安徽,全面進攻寧國府。

③江蘇布政使曾貞幹率湘軍從池州進攻安徽蕪湖。

④提督楊載福率水師配合以上陸師的進攻,並負責運輸接濟糧草。

因為安徽是護衛天京城的屏障,所以兩路清軍是進攻安徽的,相當於破天京城的羽翼。

外圍部隊

⑤江蘇巡撫李鴻章的淮軍協同外國軍隊進攻忠王李秀成的太平軍,蘇南周邊的太平軍重鎮,這是外圍計劃之一。

⑥浙江巡撫左宗棠率部進攻浙江侍王李世賢等太平軍,這是外圍計劃之二。

外圍計劃主要是進攻太平天國蘇南省,讓太平軍的強力部隊李秀成,李世賢部不能援救天京。

曾國藩主要思路:一是死圍,二是轟城。

他給曾國荃寫的信說:“若非賊來撲營,似不必常尋賊開仗。蓋賊之糧路將絕,除開仗別無生路;我軍則斷糧路為要著,不在日日苦戰也。”(《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下屬劉連捷稱:“惟金陵城大而堅,甚不易下,日來惟用炮轟擊,尚無制勝之策。”(《劉連捷致黃翼升書》)


湘軍行動戰果

①1862年3月-5月:曾國荃一路長驅直入,太平軍節節敗退,佔領天京城近郊的大勝關,三汊河一帶,其後在天京雨花臺附近,距離天京城只有4裡。

②1862年5月,湘軍水師彭玉麟部佔據天京護城河口。

③1862年5月,曾貞幹湘軍自安徽蕪湖奔至天京城外,和曾國荃會師。

④鮑超會合湘軍水師佔太平天國東南重鎮高淳和東垻。

主力部隊已經完成計劃,會師合圍天京城。

外圍部隊按照計劃和太平軍激戰中。


太平天國反攻破圍:無果而終

①1862年9月,忠王李秀成率十多萬太平軍自蘇州急赴天京,猛攻曾國荃,10月,李世賢率三萬太平軍自浙江來天京城外猛攻湘軍東部大營,雙方激烈廝殺四十多天,太平軍沒有完成解圍。

②李秀成圍魏救趙,假攻安徽,實則攻擊湘軍糧餉通道,但是湘軍只守不戰,李秀成無功而返。

③1863年11月,天京十門已經被攻佔八門,只有太平門和神策門能出入。12月,李秀成提出讓洪秀全“讓城別走”,洪秀全不允,坐以待斃。

洪秀全申斥李秀成說:“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填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於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於水,何懼曾妖者乎!爾怕死,便是會死。”(《李秀成自述》)


湘軍攻破天京城(以下全部發生在1864年)

①太平天國一直以來守衛天京城的天堡城,地堡城在2月,7月相繼被曾國荃湘軍攻破。3月,曾國荃攻佔太平門和神策門,天京城無路可出。

②曾國荃以地堡城為破城突破口,開挖地道,在7月19日用大量地雷轟炸太平門,城牆被毀,湘軍合計分成四路,殺入城中。

7月19日,從中午開始,湘軍各路兵馬衝入天京城,傍晚時分,天京城全面陷落。

通濟門:總兵朱文光攻進。

水西門,旱西門:水師提督黃翼升,道元陳湜攻進。

聚寶門:提督羅逢春攻進。

朝陽門,洪武門:提督蕭浮泗攻進,此為湘軍左路兵馬。

神策門,儀鳳門:按察使劉連捷攻進,此為湘軍右路人馬。

通濟門:道元彭毓桔攻進,此為湘軍中左路人馬。

天王宮殿:總兵朱洪章,副將王遠和攻進,此為湘軍中路人馬。

③湘軍約5萬餘人,天京城內約3萬餘人,其中太平軍約2萬人,戰士數千,天京城破之後,湘軍屠城,基本全部被殺。

④曾國荃湘軍自1862年5月駐紮雨花臺,1864年7月攻破天京城,用時兩年多。


太平天國方面

①洪秀全因吃野草等在6月生病而死,洪天貴福在6月6日繼位幼主,一黃姓女官(一說是洪秀全的王娘)向湘軍說出洪秀全葬處,曾國藩將洪秀全挫骨揚灰,裝入大炮裡轟上天空。

洪秀全最後一道詔旨:“大眾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領到天兵,保固天京。”

②忠王李秀成夜裡帶幼天王洪天貴福從太平門缺口衝出,將馬讓給洪天貴福逃命,李秀成因而與大部隊失散。

7月23日,李秀成被俘,8月7日,被殺。

③李秀成胞弟揚王李明成護送洪天貴福逃跑,和幹王洪仁玕會合。10月,洪仁玕,洪天貴福相繼被俘,在11月下旬全部被殺。

④太平軍餘部康王汪海洋和侍王李世賢從江西進入廣東和福建,1865年李世賢被汪海洋殺害,1866年汪海洋戰死,2月8號其部太平軍全部戰死。

⑤遵王賴文光,梁王張宗禹和捻軍合流,分別率東捻軍和西捻軍繼續與清軍作戰,1868年1月賴文光被俘殺害,8月張宗禹戰敗失蹤(一說被殺)。

至此,太平天國宣告全面滅亡。

天京破城,總的說起來湘軍勝利的原因是曾國藩制定的正確的策略,即全面圍攻,以圍為主,水陸配合,糧草能源源不斷地供應,同時在天京城外圍,將江西,浙江,江蘇等太平軍截住,剪去太平軍的屏障和羽翼,讓天京城成為一座孤城。

太平軍失利的原因主要是洪秀全後期已經進入精神幻想狀態,不聽李秀成之策;太平軍後期諸王各自為戰,有的不及時趕來救援天京;洪仁玕和李秀成矛盾重重,高層不能共事;太平軍糧草接濟不上,大勢已去,最終失敗。


師明禮


曾國藩的湘軍是分為水陸兩軍,隨著1858年三合鎮的慘敗,湘軍開始避開陸戰,儘可能的以水陸並進的方式向太平天國進攻,由於太平天國早在中期的消耗戰中損失掉了全部水師,在水戰方面已經完全落後於清軍,因此湘軍儘可能保持水陸結合進攻的態勢,由水軍始終由一側保護湘軍,致使太平軍在天國後期與湘軍的交鋒中永遠無法包圍困死湘軍,因此湘軍可以依靠水陸穩步推進

1858年九江失守,1861年安慶失守,這些都是湘軍水陸並攻的戰果,尤其是安慶的失手,天京的西大門徹底失去了防護,幾個月後陳玉成被俘,天京的西面則完全失去抵抗力量,東面的李秀成雖然一度在江浙打開局面,但從地理因素,天國還是被清軍壓縮在了長江下週。

1862年湘軍開始兵臨天京城下,李秀成雖然糾集主力前來救援,但由於掌控水陸,天京城下的清軍始終能得到補充,在天京外圍的太平軍卻因江浙根據地在淮軍洋槍隊等其他清軍的圍攻下,漸漸失去了補充,最後只能撤走離去,李秀成還試圖以攻取其他地區的形式來迫使湘軍撤圍,可惜湘軍並未上當,在完善的補給下他們絲毫不擔心圍城的補充問題,因此從1862年抵達天京城下開始,湘軍不斷地攻取天京外圍,直到1864年初,將天京徹底包圍。

最後的破城,就是繼續沿用傳統的穴地攻城,挖地道炸開城牆而一舉攻入,而在破城之戰,由於長期被圍困,援軍又無法趕到,城內的守軍最後只剩下數千人,天京城陷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遼寧資深球迷


攻破南京第一人:六千麻袋炸藥轟塌城牆,殺俘上萬人,俘獲李秀成

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牆被6000個麻袋炸藥炸開一個寬十餘丈的口子,湘軍敢死隊湧入南京城。經過激烈的巷戰,南京城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持續了14年之久,打下了清朝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國運動,隨著南京城的陷落而宣告失敗。

而實際上,最先攻入南京城,最先突破南京最後一道屏障的,卻是此人。

此人是湘軍猛將,貴州錦屏人,名喚朱洪章。朱洪章自小習武,不喜讀書,一直將報國獻身作為己任。早年跟隨胡林翼剿匪,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跟隨湘軍胡林翼、塔齊布作戰,因作戰英勇被遷為千總。

朱洪章是一直擔任湘軍前鋒,率領部下人馬先後攻克崇通、塔市、常德、澧州、嶽州等城,參加了湘軍幾乎所有的戰鬥。從江西到安徽,從安徽到南京,一路上過關斬將,為湘軍立下了汗馬功勞。曾國藩賞識朱洪章的勇猛,將湘軍長勝營讓其統領。

朱洪章以家鄉黎平、錦屏等地的五千苗、侗兵為基礎充實長勝營,設立左中右三營。長勝營是湘軍的王牌師,戰鬥力最強的隊伍。

1861年,朱洪章率領長勝營與太平軍在安慶開戰。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率領精銳部隊支援安慶,連營數十里。朱洪章有勇有謀率領長勝營,往來衝突,以小股兵力吸引大股太平軍大隊,讓太平軍疲於應付,然後採取夜襲突擊太平軍軍營。太平軍大敗,陳玉成連夜逃走。

這一戰有上萬名太平軍棄械投降,曾國荃不知如何處置。朱洪章對曾國荃說:“惟有殺最妙”。曾國荃不忍心下手,讓朱洪章去辦。朱洪章讓所有降卒按照10人為一隊進入營門,用砍刀依次將降卒全部殺死。不到半天功夫,上萬人被殺光,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

此戰,朱洪章升任參將,被朝廷授予勤勇巴圖魯稱號。

1862年3月,朱洪章與太平軍戰於桐城,李秀成自蘇州率十三王軍隊三十餘萬馳援天京。朱洪章率長勝營與太平軍血戰,堵截李秀成。

一日,太平軍從地道以火藥炸開朱洪章營壘,數千敢死隊口銜利刃,從缺口而來,洪章令軍士發槍炮還擊,並將大炮炮彈扔進缺口,炮彈爆炸,太平軍敢死隊全軍覆沒。

朱洪章呼喊親兵作戰,回頭一看,手下人馬全死光了,就只剩下他一個。朱洪章率前隊牽制太平軍的同時,其後隊趁機襲擊太平軍軍營,所向披靡,李秀成部潰敗,湘軍被圍困40多天終於獲得瞭解圍。

1862年6月,曾國藩率6萬湘軍圍困天京,湘軍圍困天京久攻不下,師老兵疲。李鴻章建議率淮軍支援,曾國荃猶豫不決。李秀成大軍日益逼近,加緊在外圍攻擊湘軍。

進退兩難之際,連夜從五十里外的前線緊急叫來朱洪章商議。朱洪章建議採取雙管齊下,同意李鴻章淮軍來援,這樣就不至於得罪李鴻章。第二,抓緊加強攻擊,淮軍從上海趕來需要至少一個月,在這一個月內拿下南京城,這樣就不至於失了湘軍威風。

朱洪章率領部下攀城攻擊,卻一次次失敗,死傷慘重。朱洪章藉著炮火的掩護,在天京城下挖掘地道,埋下了6000個大麻袋裝著的炸藥包。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朱洪章率領長勝營1500人為先鋒,湘軍悍將李臣典為第二隊,準備攻城。

總攻發起之後,6000包炸藥一起爆炸,南京城牆被轟塌20餘丈。朱洪章率領400餘人的敢死隊率先攻入城牆缺口,太平軍槍炮石頭齊下,敢死隊全部被殲,僅剩他一人存活。朱洪章大怒,殺死數百俘虜血祭敢死隊。

朱洪章再重新組織敢死隊,最終攻破南京,率先登上了南京城頭。

在南京攻破之後,隨即率部攻天王府,與太平軍短兵巷戰,攻入天王府,擒獲天洪秀全之次兄洪仁達。當得知李秀成保護幼天王洪天福從炸開的豁口衝出城後,立即率軍連夜衝出城追李秀成。

李秀成最後被村民捕獲送到朱洪章營帳,朱洪章將李秀成獻給曾國藩。曾國藩對諸將的功勞進行獎賞,湘軍將領李臣典第一,蕭浮泗居二,朱洪章僅落第三。

朱洪章是攻破天京第一人,又是湘軍王牌師的統領,幾乎所有湘軍的戰鬥都是他在打前鋒。為何功勞反而最小?原因在於,朱洪章是眾多將領中唯一的貴州籍將領。而且李臣典在城破之後很快死去,於是功勞封為第一。

朱洪章雖功勞甚高,卻沒能得到朝廷應有的賞賜。太平天國覆滅之後,長勝營被解散,朱洪章歸老田園,不問世事。


稗史候說


1864年洪秀全死後太平天國差不多群龍無首了,在加上當時太平天國內部矛盾重重,很多得力干將都被派到了外地!所以,湘軍全力進攻天京。天京被圍了幾個月,城內的士兵缺少吃的。當時湘軍也一時攻不了城,主要是李秀成堅持死守,但是湘軍運來大炮,將城門轟塌了一個十幾丈的大缺口,湘軍遂攻入了城中,其它地方的湘軍趁機也架起雲梯爬上了城樓,攻入城內!城內的人要麼被殺死,要麼自焚而死,據說都沒有投降。天京城破以後,李秀成與洪秀全16歲的兒子洪天貴福突圍,不久又走散了,洪天貴福流浪民間後在江西石山的荒山之中被俘,不久被凌遲處死。李秀成因為掩護洪天貴福,坐騎疲憊不能行,被清軍趕上俘虜,被送至軍營被折磨後寫回憶錄,不久便被曾國藩殺了。

天京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但是天京陷落以後,太平天國又鬥爭了四年,到1868年才徹底滅亡。


謀士說


太平天國之攻佔南京,是1853年3月20日的事,而南京被改名為天京,成為太平天國的首都,則在此9天后。

從廣西一直追擊到南京的請欽差大臣向榮部就趕到城下,並在城東孝陵衛建立江南大營,此後直到1860年,天京城大部分時間處於清軍包圍中,但清軍始終未能破城。

1862年5月18日湘軍副帥、清江蘇布政使曾國荃自安徽西梁山渡江南進,迅速攻陷當塗、蕪湖,四月十三日進取江寧板橋、秣陵關、三衩河,四月十七日,湘軍水師將領、侍郎彭玉麟攻佔天京城西江邊頭關、江心洲、蒲包洲,戰船駐泊天京城外秦淮河口,封鎖了護城河的入江處,曾國荃部直逼天京城內門外的雨花臺要壘下紮營。

天京城再次被清軍開始包圍。曾國荃部本來節制40個營、萬之眾的陸軍,但由於次第分兵,真正抵達天京城下的,只有15個營7500人.這年二月,曾國藩就開始部署對天京城的戰略大包圍,自北而南,共部署了八路大軍,江北李續宜部經略潁州(阜陽),多隆阿部進軍廬州,控扼江北,江南鮑超部自江西入皖南,左宗棠部自衢州入浙南,李鴻章部淮軍乘輪船至上海後,匯合當地清軍和由洋人訓練、統帶的洋槍隊(後來的常勝軍)反攻蘇南,張運蘭部遊擊皖南婺源一帶,作為戰略總預備隊。這僅僅是曾國藩直接節制、部署的兵力,各省督撫提鎮統帥的清軍尚不在內,而這些清軍中同樣有戰鬥力不弱的部隊(如江北的袁甲三、李世忠、都興阿部,鎮江的馮子材部等),作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曾國藩同樣對這些軍隊有指揮權。這幾路清軍除多隆阿部因陝西回變突發,被清廷緊急調走外,其餘各部均如期到位,在戰略上對天京構成遠程大包圍,並牽制了江浙皖各地太平軍。

1862年四月底,洪秀全連續三道詔書,強令正在上海郊外節節獲勝的李秀成回援。五、六月間,李秀成兩次在蘇州召集軍事會議,部署天京解圍。九月初二日,太平軍進逼曾國荃部營壘,至11月25日,圍攻湘軍44天,未能解圍成功。此役太平軍集中了十四個王,兵力稱“十餘萬”,湘軍方面,由於佔據形勝,補充便宜,開戰前就已增至兩萬多人,開戰後又相繼增調揚州都興阿部5營2500人、蕪湖王可升部湘軍8營4000人,和曾國藩直接從安慶派來的400人,總兵力增至三萬以上,且全部兵力自長江邊至三汊河口再至雨花臺一字列開,控扼了關鍵的補給線,強大的水師牢牢佔據長江、秦淮河優勢,令太平軍無法合圍或切斷湘軍補給線。

在長達44天的戰役中,太平軍採用集中兵力攻擊東路的戰法,曾多次攻破湘軍第一道營壘,在戰術上採取了塹壕躍進、地道攻擊、彈幕轉移掩護和低姿匍匐前進等當時較新鮮的戰法,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湘軍則牢牢掌握住地利、後勤和水軍三大優勢,並構築了前後多重配置的攻勢,採用以守為主、伺機反擊的穩健戰法,逐次消耗太平軍的戰鬥力和銳氣。此役湘軍戰死戰傷達三五千人,加上瘟疫流行,最艱難時“病者萬餘人”,可謂元氣大傷,但由於補給線暢通,軍餉及時到位,生力軍源源不絕,戰鬥力恢復很快;太平軍作為攻擊一方,傷亡當遠大於湘軍,但就戰役本身而言並未戰敗,之所以不能持久,主要是因為指揮系統紊亂,軍隊構成龐雜,戰役進行過程中,部分參戰軍隊的後方已被其它各路清軍包圍或佔領,其餘各路則苦於後勤壓力,也難以支持長時間的遠征。

自1862年12月初開始,至次年9月底結束,太平軍不僅一無所獲,反倒在飢寒交迫的外線作戰中損失數萬精銳,自此喪失了對天京城外湘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的能力。更嚴重的是,不論洪秀全還是李秀成,都高估了天京城守軍的防禦能力。1863年6月13日,曾國荃部悍將蕭孚泗、李臣典攻破雨花臺,一直進逼到南門(聚寶門,今中華門)外,和天京城只隔一道長幹橋。

雨花臺的陷落讓洪秀全和城內太平軍驚慌失措。而湘軍水師楊嶽斌部卻趁機在五月十八日1863年6月30日攻陷了天京城北、大江之上最重要的屏障九洑洲,此前下關、燕子磯等業已先後陷落,自此太平軍長江防線只剩下中關攔江磯的區區幾華里,天京城幾乎完全合圍。此時天京城外,太平軍尚控制東南秣陵關至榮華鎮,西南江東橋、博望鎮等地盤和據點,但由於水路斷絕,補給不便,城內軍需日漸枯竭。湘軍在水路得手後開始掃蕩城南陸路太平軍據點,五月廿一日克長幹橋,紮營南門外,七月卅一日和八月十二日,又先後攻佔天京東南、西南鎖鑰上方橋、江東橋。九月,湘軍援軍朱洪章等部抵達,又相繼攻佔博望鎮、上方門、高橋門、雙橋門、秣陵關、中和橋,十月初四日(清同治二年十月初六日,1863年11月16日,淳化、解溪、隆都、湖熟、三岔鎮也被湘軍佔領,九天後湘軍進駐孝陵衛,自此除太平門外天保城、地保城尚在太平軍手中,城北神策、金川兩門因中關和玄武湖的掩護未能被清軍完全封鎖外,湘軍已直逼天京十一座城門之下。

太平軍守城兵力號稱萬餘人,但能戰者不過三四千,1863年12月20日李秀成返回天京後,成為城中主帥。此時曾國荃部湘軍已增至50000,後勤更加暢通,裝備也大為改善,且因直逼城垣之下,已具備直接攻城能力。

1863年12月15日,湘軍第一次攻擊天京城垣,以穴地攻城爆破法,轟塌城北神策門附近城牆十餘丈,湘軍選鋒奮勇登城,被太平軍擊退,死傷慘重。1864年2月28日,李秀成帥敢死隊突出朝陽門,試圖偷襲孝陵衛湘軍大營,結果失利,湘軍朱洪章、武明良部趁勢攻陷天保城。廿日,湘軍進屯神策、金川兩門外,至此天京城十三座城門全部被困,天京城完全合圍。

湘軍屢攻天京不下,改用封鎖之際,重點封鎖水路,洪秀全拒絕李秀成“讓城別走”的突圍建議,下令全城吃“甜露”即野草充飢,自己也身體力行,終因吃野草、蜈蚣中毒病危,1864年6月2日病逝。

1864年7月3日,天京城外最後一座要塞——地保城被湘軍攻陷,自此除中關外,天京城外已無太平軍據點,湘軍日夜在東、北兩面開挖地道,力圖多點開花,炸燬城垣。其中金川門一帶劉連捷部挖了三條,神策門以北張詩日部挖了兩條,神策門正對面朱南桂部挖了六條之多。然而地保城的陷落讓局勢更加惡化。由於地保城地勢高於對面南京城垣,清軍在地保城上架炮晝夜轟擊城內,迫使守軍無法在城牆上立足,也因此難以對付逼近城根挖掘地道的清軍。

六月初五日夜,自知事態危及的李秀成抽調敢死隊數百人,從太平、朝陽兩門殺出,試圖破壞湘軍地道,結果功虧一簣。1864年7月19日,太平門外龍脖子地道中炸藥被引爆,湘軍一擁而入,太平軍雖奮勇迎戰,但已是強弩之末,戰至傍晚,各城門都被湘軍佔領,城外中關也陷落,李秀成率領數千人擁護幼天王,仍從湘軍轟塌的龍脖子城牆豁口化裝突圍,李秀成突圍後因讓好馬給幼天王而掉隊,在方山被俘後遭曾國藩處死,幼天王逃至廣德,後隨洪仁玕、黃文金部入贛,在江西石城敗沒。


東線小飛


這一戰的策劃人是曾國藩。

攻破天京的主力是曾國藩的第九個弟弟曾國荃。再加上外圍的左宗棠和李鴻章的支援。

所以在1864年在曾國藩的策劃下通過挖地道的方式,用炸藥炸開了天京城的城門。而此時在太平天國方面,洪秀全因為吃野草兒生病死了。在城門被炸開了以後,忠王李秀臣原液帶著幼天王洪天貴。從缺口衝出去了,可是他將馬讓給洪天貴福逃命,而自己與大部隊失散。最終被俘被殺而洪天福貴相繼也在後面被殺。太平軍餘部在進入廣西福建,1865年汪海洋戰死。剩餘的部下全部被殺,至此太平天國宣告前面滅亡。


用戶95557560273



1863年5月,圍困天京的湘軍已增至3萬餘人,並於6月13日佔領了聚寶門外各石壘,洪秀全急令李秀成速回天京。6月20日,李秀成率部由九洑洲南渡抵京,在南渡過程中,太平軍被湘軍炮火打死和因飢餓而死者甚眾,渡至南岸進入天京城內的太平軍不到一萬五千人。6月25日,湘軍又攻陷江浦、浦口,30日陷九洑洲,太平軍又損失二萬餘人。至此,長江北岸完全被清軍佔領。太平軍實力進一步被削弱,天京解圍的希望也更加渺茫了。與此同時,蘇浙戰場也在淮軍的洋槍隊、左宗棠部湘軍的進攻下趨於瓦解。

湘軍於1863年6月底攻破九洑洲,控制了長江北岸後,鮑超部南渡,紮營神策門(今中央門)外沿江一帶。9月,曾國荃部攻佔天京城東南的上方橋和城西南的江東橋,11月上旬又連續攻佔了城東南的上方門、高橋門、雙橋門、七橋甕以及秣陵關、中和橋,太平軍在紫金山西南的要點全部失守。


11月25日,曾國荃進扎城東孝陵衛。這時,湘軍已攻陷天京外圍的所有城鎮要點,天京城只有太平門、神策門尚與外界相通。外援斷絕。李秀成於12月21日向洪秀全建議:鑑於湘軍壕深壘固,圍困甚嚴,天京內無糧草,外援難至,不如棄城別走。洪秀全拒絕了,太平天國的最後一線希望喪失了。
1864年2月28日,湘軍攻佔了紫金山巔的天保城。3月2日,曾國荃部進駐太平門、神策門外,完成對天京實現了合圍。3月14日,曾國荃部用雲梯攻城,但未得逞。從4月開始,湘軍在朝陽、神策、金川門外挖掘地道十餘處,準備轟塌城牆。太平軍一面組織力量從城內對挖,進行破壞,一面構築月城,以便城牆轟塌後繼續組織抵抗。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說自殺),終年51歲。此後,天京人心愈加不穩。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一切軍政事務統歸忠王李秀成執掌。7月3日,湘軍攻佔天京城外最後一個據點地保城(即龍脖子),從而能夠居高臨下,監視城內動靜。湘軍在龍脖子山麓修築炮臺數十座,對城內日夜轟擊,壓制太平軍的炮火,掩護挖掘地道。同時,在龍脖子山麓與城牆間大量填塞蘆葦、蒿草,上覆沙土,高與城齊,為攻城鋪平道路。半個月後,湘軍攻城準備基本完成。

李秀成見湘軍攻城在即,於7月18日深夜,選派千餘人偽裝湘軍,衝出城去,企圖破壞太平門附近的地道。結果被湘軍識破,只得退回城內。



7月19日晨,湘軍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齊集太平門外。中午,湘軍用地雷轟塌城牆,蜂擁而入。太平軍紛紛以槍炮還擊,雖給清軍以重大殺傷,但沒能擋住湘軍的攻勢。與此同時,湘軍水師各營會同陸師奪取了水西、旱西兩門。傍晚前後,天京全城各門均為湘軍奪佔。天京城內守軍與入城湘軍展開巷戰,大部分戰死,一部分自焚,十餘萬人沒有一個投降的。
自此,天京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