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印光大師文抄摘錄三則(六)

各令盡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

原文節選

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若於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事,一不實踐。雖終日奉佛,佛豈佑之哉。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於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築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語云,選忠臣於孝子之門,學佛者亦復如是。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二

•與丁福保居士書


修須真修,行須實行

原文節選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

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痴福而已。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惡業。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當以此意普告同儕,俾修須真修,行須實行。則其利溥(pǔ)矣。

❖❖❖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一

•復高邵麟居士書二

印光大師文抄摘錄三則(六)


苦樂吉凶,皆自己罪福所感

原文節選

故佛經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了此,則苦樂吉凶,皆自己罪福所感,非從天降,亦非人與,是以君子聿(yù)修厥(jué)德,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故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畏因則以戒定慧,制伏其心,俾貪瞋痴念,無從而起,其居心動念,所言所行,無非六度萬行,利人濟物之道,及其積極功純,則福慧兩足,徹證自心,以圓成佛道。眾生不知果由因招,念念起貪瞋痴,發而為事,則無非殺盜淫耳。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四

•因果為儒釋聖教之根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