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釘子戶|你為什麼還在“釘”著?

釘子戶|你為什麼還在“釘”著?

“要不是拆遷補償低得可憐,誰願意做“釘子戶”呀!”

電話那頭的王大爺感慨著,王大爺已經60多了,雖然眼神不太好,但是還是能看到評估報告上少的可憐的補償金額,一怒之下轟走了拆遷人員,做起了“釘子戶”。

我們因拆遷結緣,王大爺成為了我們京平拆遷交流大家庭中的一員,被釘子戶已有半年,拆遷卻沒有任何的進展,最近打算聘請律師介入。

跟我細數著自己做“釘子戶”的心酸點滴,60多歲的漢子忍不住哽咽:“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釘子戶|你為什麼還在“釘”著?

聽完王大爺的經歷,我重重地嘆了口氣,不知道從何時起多了“釘子戶”這樣一個貶義詞,“釘子戶”被打上了“蠻橫”、“貪婪”、“損公肥私”的標籤。沒人喜歡“釘子戶”,可誰又願意做“釘子戶” ?!

可有誰知道,這樣一個帶著偏見的標籤,將多少本來可以與你我一樣安居樂業的普通人壓得窒息。多少被拆遷人,面臨支離破碎的過去和無路可走的未來,現實本已不堪重負,卻還要變成大家口誅筆伐、人人厭惡的對象。都覺得釘子戶只在乎自己,從來不管其他人的利益,當釘子戶就是為了多拿拆遷補償而已,釘子戶都會拿到很多很多的錢。

可是“釘子戶”的生活過得怎樣,外人又怎麼說得清呢?

當“釘子”都是生活所迫

“律師,你覺得俺這裡的補償合理不?”

“非常不合理,都不能保障你們的基本生活!”

“那咋辦?我不願意做“釘子戶”啊,跟政府對著幹的,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嗎?”

京平律師每次接待這樣的諮詢,都暗自難過:

如果補償合理,誰不願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呢?

如果拆遷可以維持或者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那大家都不會“釘”著,大部分的被拆遷人之所以走上這條道路也實屬無奈之舉。

房子是大多數拆遷戶的命根子,那是一代甚至是幾代人的積累,房子越來越貴,可我們精心愛護的家卻越來越不值錢,自建的幾百平敞亮大房只能換來小的可憐的蝸居,誰心裡會舒服呢?

“釘子戶”的冬天有我們體會不到的“寒冷”

瀋陽的冬夜,氣溫零下30度,被毀房屋前的簡易棚,張律師在這裡會見了自己的委託人。因為棚改施工,他家的房子已經不能住了,只能在房前搭建了簡易棚,張律師在簡易棚中見到了他們一家。

屋外在颳大風,屋裡在刮小風。一家人的熱情緩解了律師旅途的疲憊,但律師卻從他們深陷的眼窩中看到了難掩的酸楚。零下30度的天氣裡,斷水、斷電、威脅恐嚇等種種手段對於他們一家來說是家常便飯。如果不是律師介入,真不知道這一家還能夠熬多久。

釘子戶|你為什麼還在“釘”著?

“釘子戶”的寒冷不經歷過怎麼體會的到!

“釘子戶”釘不出高補償

動工於2007年的深圳北站前方,曾經有一座7層小樓,它的業主楊女士曾經被坊間傳為“深圳最牛釘子戶”,歷經7年談判終於在2017年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曾有傳言說她2012年2000萬都不拆,現在賠償1.2億,轟動了網絡。

釘子戶|你為什麼還在“釘”著?

可實際她只拿到1600萬,現在一家幾口人正擠在一套小房子裡,現在深圳的房價,隨隨便便一套房就要七八百萬。相比自己的7層樓,這點補償實在是太低了!

7年的“釘子戶”生活,艱苦的談判並沒有為她爭取到高額的拆遷補償,其中艱辛豈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這7年的“釘子”生活給她帶來的只有辛酸!

“釘子戶”哪有那麼容易當,這場拼上全部身家的賭博,輸多贏少!

“釘子戶”要有“釘子精神”

我們京平拆遷群中有位著名的“釘子戶”,也是京平的老朋友,網名“釘子精神”,把自己在拆遷維權大戰中的經驗教訓總結成一句句語錄,句句入骨,令人深思,這部《釘子語錄》拿出部分與大家共勉:

我們畢竟處在法治社會,不允許革命、不允許再攔官老爺的轎子喊冤,雖現如今我國法律體系尚不完善,公民法律意識尚且薄弱,但是我們確實為推進我國法制建設一直在努力,所以我們還是要相信法律的力量,通過司法維權的路儘管困難重重,仍不失其意義!

釘子戶|你為什麼還在“釘”著?

我們應該具備這樣的“釘子精神”,不是盲目去做“釘子戶”,而是用有理、有力、有節的法律途徑,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我們也許是“釘子戶”,但是我們釘的不是無理取鬧,我們要的是公平合理,我們不是坐地起價,不過是在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我們要用法律程序來維護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

胸有“釘子精神”,手握法律武器,做一個聰明的“釘子戶”,“釘”也要“釘”得有策略,祝大家早日拿到滿意的拆遷補償,願世上不再有“釘子戶”......

點關注,更多拆遷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