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說的是你嗎?有多少父母一邊喊素質教育,一邊把孩子送進上補習班

說的是你嗎?有多少父母一邊喊素質教育,一邊把孩子送進上補習班

近讀馮達文、郭齊勇主編的《新編中國哲學史》,其中有關於漢代儒學教育的一段論述,似乎頗合題意。手打之,公諸同好。 二先生似乎在說儒學,又不止在說儒學;似乎在論古,又似乎在喻今。

儒學既然成為獲取功名的手段,那麼儒士就不僅僅是指有學識、有教養卻無恆產的遊士,如先秦時期子思、孟子、荀子那樣一幫人。

一方面,漢儒通經或通過察舉即可為官,為官即可致富,故漢儒得以官僚化與富豪化

另一方面,官員和富豪的子弟有優先受教育的權利,因而他們的家族也更有條件儒士化

於是,由儒士化、官僚化、富豪化三者的結合,形成了一個重要的階層:門閥士族。

所謂門閥士族,門指家門、門第;閥指閥閱,即世代有功業、名望者;士族,自然指有知識、有教養然而不再是白手起家者,

這些有知識、有教養的儒士背後有一個個豪族作依託,他們的教養與學識就是在家族的世代傳承中形成的。

是不是感覺上當受騙了?

有句話說富人智慧越富,窮人只會越窮,有道理嗎?

一些新的想法:

教育,平等的表皮下,一種製造階層分化和維持階級固化的極為精巧的隱性工具。西方教育是天堂?更為精巧而已,輔以社會福利,維持階層隔離與平衡。

生為窮人,便已輸在起跑線。窮學生們經歷著一系列的劣勢——低質量學校,意味著劣質的基礎教育;沒有豐富的課外活動,無處提升名校要求的“綜合素質”;遭遇困難時缺乏支持,只能被精英階層制定的遊戲規則擺弄。

而正是這群人,在為“素質教育”、“快樂教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考廢除英語/數學……”而歡呼雀躍,而且拿他們臆測的所謂國外天堂般的課堂,為自己的既蠢又懶的人生辯白。

當下的時代,生為窮人,已然不幸。加上蠢,被人賣了尚不自知。懶,則不可救藥。

說的是你嗎?有多少父母一邊喊素質教育,一邊把孩子送進上補習班

我為我的同類哀。

所謂素質教育,可真是赤裸裸的陽謀。

精英階層鼓吹這一套也就罷了,那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偏偏許多底層子弟也被忽悠得五迷三道,自我麻痺,自我荒廢,那真是萬劫不復。無他,既懶且蠢而已。

素質的涵義是什麼?素質的標準由誰制定?素質的篩選由誰考核?

當鄉村少年第一次坐火車進城,“精英子弟”早就滿世界旅遊當“志願者”;當小城子弟普通話都講不清,二代們早就英語嫻熟順帶第二外語;當縣城的新華書店只有教輔材料賣得歡,北上廣的影院早就與好萊塢同步接軌;當縣中的文體娛樂全部為語數外讓道,大城市的孩子們正在音樂和體育的薰陶下“全面發展”......請問,到底是素質差別還是機會不均,是智力差異還是資源不同?難道割麥刈草、餵豬養羊不是親近大自然的素質,總角之歡、灑掃應對不是人文素質的培養?抱歉,素質的標準不在你手裡。

請和我一起復習一下教育的定義:教育(狹義),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不要糾結定義了,也許咱們的教材版本不同)明白了麼?

還是太過含蓄,由我引申一下吧:“素質教育”可以成為並且正在成為實現階層固化和階層世襲的隱蔽工具。如此而已。

“素質教育只不過是精英階層的一種陰謀”?

那好:是不是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素質教育的權利?

說的是你嗎?有多少父母一邊喊素質教育,一邊把孩子送進上補習班

答案當時是:不!

教育的最大意義就是不會創造財富!知識才會創造財富;

高曉松說:“你一個清華的高材生,站在我面前滿口的權財利益,讓我感覺你是一個極其失敗的高材生,如果你進入清華知識為了一張畢業證出去好找工作,那你最好別來”,接下來高曉松說出了教育的意義:教育不會創造財富,它只會讓你打開眼界,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讓你擁有改變自己、改變社會甚至整個國家以及世界的動力,教育給你的是抱負,是詩和遠方!

所以是否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否影響了孩子的成績,貧富差距下素質教育到底應該如何自處,這些問題和教育模式無關,和思想有關!

對孩子的成長規劃你真的有把握?

-- 當公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還算不清加減乘除,私立小學六年級學生已經在學八年級的數學。

-- 當私立小學學生在校內學八年級數學,頂級私立中學給投考的六年級學生的卷子裡都是九年級的數學題。

要考上英國頂級私立中學,孩子需要所有功課達到A,熟練演奏兩種以上樂器,參加各種體育項目比賽且得到獎牌,且擁有一兩項冷門特長,比如騎馬、射箭、繪畫等等。僅靠在校內上課,孩子是絕不可能達到這個程度的。

補充:美術專業學校或者音樂學院,也需要全A,且需要必修美術史,音樂史,編曲等等。國內畫畫厲害的孩子過來想考美術學校,發現學術成績差太遠了,於是也瘋狂補課。

你們聽說的快樂的英國學生,大約都在沒幾個人去考大學的公立學校。真正優秀的學生,快樂來自付出極大努力之後得到成果。

我想表達的是:孩子的學習方式,不在於別人提出什麼口號什麼理念,而是在於你想讓孩子進入什麼樣的學校,無論貧窮或者富有!

瑞叔成長營:成長需規劃,成功有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