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我是六年級家長,孩子升中之前都在做足功課,都在幾個優秀初中之間猶豫選擇啊。我和孩子很喜歡看面試故事,這個欄目有圖有真相,讓我們看到教育的另一面真實……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這個世界就是馬太效應。

越牛逼,就越有選擇的慾望。

這幾天,讀著公眾號後臺的留言,我就越發感受到,家長們都挺不好惹,挺貪心的:

這個世界只有錦上添花;

孩子不是錦,就想送到名校變成錦;

孩子是花,就想變成花園;

孩子是花園,就想變成春天。

初夏在發燒,家長擇校達37攝氏度。

儘管國家不斷推出教育的免費空調,即將出臺“中考取消之類的,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等涼快惠民文件,可是就有些家長不買賬。號稱比白骨精還高富帥的父母,似乎比較清醒:

清華、北大、哈佛、劍橋等著名大學,

估計很長很長時間內,

不會就近入學,也不會電腦排位。

很早很早以前,實行取消小升初考試,就近入讀初中或電腦派位。結果:發達地區優質民辦學校越來越多,廣州、深圳、東莞、中山、佛山、江門、湛江等初中,最牛叉的還不是民辦初中,一學位難求?!

來吧,我們細數2017年民校很雷人的中考:

東莞市東華中學包攬東莞市前26名,東莞總平均分前三位為東華、虎門外語學校、宏遠外國語學校,均為民辦學校

中山市紀中三鑫雙語學校包攬全市前10名中的8名,全市前100名獨佔27人,實行中考十三連冠,另還有幾所民校緊跟其後;

佛山市中考前20名,南海實驗中學獨佔9人,稱霸佛山15年……

沖天的民校,已甩公校幾條街。

公校很佛系。

民校很牛逼。

其實,教育無所謂民校與公校,只是體制不同而已,結果是一樣的,都是為國育才。教育是難以量化的不可數名詞,如果確實要區分,那就有優質教育與劣質教育,真教育與假教育。家長要當明智的家長,需要的是借名家一雙慧眼,把教育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鄉村安詳;城市喧囂。

我們安詳,討厭喧囂。

於是,我們身在城市,心在鄉村。

貝殼老師要告訴你,你得保持比夏天冷一些的清醒,才不會淪為城市喧囂的一部分。同理推一推,孩子應該做應該做的準備,而不是讓孩子想上什麼學校。當你孩子足夠優秀,你想要的一切都會主動找你。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01高分外衣下

你要看見被遮蔽的集體平庸

我們先觸摸一下小學教育的普遍體溫。

先摘錄2018年2月2日彭彭新聞:

家長李萍的孩子在漢口一所小學讀二年級。31日,孩子告訴她,期末考試語文考了90,數學考了96。李萍覺得分數不錯,問了其他學生的家長才知道,幾乎全班同學的分數都在90以上,孩子的成績在班裡只能算倒數。得知這個消息,李萍有些哭笑不得:“現在小學的考試這麼簡單了嗎?還是說孩子們都變聰明瞭?”記者瞭解發現,期末考試全班都是高分,這樣的情況在小學階段比較普遍。在江漢區紅領巾學校陽光校區,二年級(3)班語文老師劉田潔正在進行期末分數統計。班裡一共有41名學生,這次期末考試,語文平均分是98,95分以上的有將近30人,最高的有得100分的孩子,而最低分也有90分。在劉田潔的印象中,近五、六年的期末考試難度已經加大了一些。十年前,全班語文平均分經常超過99分。

你會說,一二年級差距小很正常。我們來看高年級的數據新聞,來自2014年1月15日雲南網的新聞,四年前和現在一樣的高燒:

家長王先生的女兒正在上小學6年級,這次期末考試語數外三科都超過了90分,“起初看著這個成績挺開心的,就按照之前約定的每科考上90分都獎勵200元,一共給了她600元的獎勵。”不料,和女兒同學的爸媽交談之後,王先生髮現自己的獎金“給得冤了”,“比如她語文考了93分,看著挺高的,其實還沒有達到全班平均分。”

“這個成績真是看不懂了,這樣算下來90多分都只算是全班中下水平。究竟是全班同學的成績都很好,還是試題難度太小?”王先生說。

王先生的經歷不在少數。家長張女士的兒子就讀於昆明某熱點小學五年級,這次期末考試,由於作文扣分較多,最後語文只考了87分。按理說,小學高年級語文能考這個分數也不算差,但一打聽才知道,張女士兒子的分數竟然在全班處於墊底水平。“一個班60多人,90分以下的才十多人,87分豈不是倒數了?”為此,張女士特別焦慮。

看吧,考個96分,其實是集體的平庸。

底層邏輯很簡單,現在的娃娃都營養好,聰明伶俐,現在都減負啊減負啊,內容簡單化,課堂學的就是薄薄兩本書,翻過來炒過去,考試也只考這些,而且減負下之前,業餘時間更多,這些焦慮的父母又普遍讓娃娃搶跑啦——每週報個三五個補習班,秒殺學校的考試也正常不過了。

背後,暗流湧動。

把教材當作全部,把一本語文書當作語文,不斷抄寫聽寫幾個生字詞,翻過來炒過去,炒過去翻過來,學什麼就考什麼,在蜜罐裡養蟲,在小盤子裡養松樹,當然九十來分就倒數了。

格局,就只能呵呵了。只以分數衡量孩子,早已大錯特錯。現在學校,已經趨向綜合評價了。一張試卷定終身的年代早已OUT。一所中小學還以期末考試的成績來衡量你孩子整個學期的學科學習,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半個果實不見樹木生長,呈現的是壓縮餅乾。

被遮蔽的集體平庸,就這麼可怕。

昨天的舊船票,還想登上今天的客船。

你需要撕下分數的外衣,與集體平庸保持一定的距離。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02準作家的崩潰

虛高的現代八股文

去年9月的故事。

“聽說三鑫理想學堂,那個學校評價挺高,教學方式與眾不同,想了解下,收費好貴吧?”微信上,楊老師把理想學堂的重要信息推給了她。

“你的電話方便給我不?”楊老師也發給她。接著,她撥打電話,打開了話匣子子,猶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地數著孩子的優點、優勢,有點像中央電視臺的頒獎詞一樣,大意是:天才孩子閱讀了很多課外書,豆腐塊經常發表,作文次次95分以上,考試作文就扣個1分、2分,在班上經常被當作範文朗讀,貼在班級牆壁上,語文考試穩在97分以上等等,基本從三年級就開始數起,比如數家珍還如數家珍,語氣洋溢著自豪,好像她女兒天下第一的感覺。

我按了免提。她在空氣中買弄。

我不耐煩這樣的自戀狂。

當天晚上21:30分,準作家擔心我還記不住她寶貝女兒的優點,再次撥通我的電話,中央電視臺一樣重播一次,再次把家珍數了一遍。礙於老朋友介紹,我繼續聽著。

我又按了免提,鍛鍊著耐心。

滔滔江水氾濫,她將寶貝女兒的優點繼續發酵、放大,再次強行進入我的記憶,塞滿我的大腦內存。

“哪為什麼還想轉學校啊?”

“孩子在國際班上了兩週,感覺不太理想,還是想讀普通初中。三鑫質量更好,所以……好的。非常感謝,我這幾天過來考察一下。”接著,準作家發了她寶貝女兒的一篇發表在培訓中心上作文發給我,這時她倒想起什麼,謙虛地說讓我指點指點。

這是十年前有過兩面之緣的美女朋友,房地產界精英,集美貌與才華一身。家曾住中山開發區健康花城,她也算一個文藝範兒,編輯公司小報,不時有豆腐塊見於《中山日報》《中山商報》,在喧囂且物質化的都市生活,有這樣一顆追求詩與遠方的文藝心是值得褒揚的。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我說,得看看你孩子是否是三鑫學子的料,你多發幾篇你孩子的常態作文,我把把關後再過來吧。這次,她欣喜若狂發了好幾篇。

第一篇,俗套,儘管被髮表,但套路滿滿,一篇狀物文章彷彿還是三十年前的腔調,春夏秋冬的套作,頭尾言必萬里無雲之類,當下南方的四季嚴重失真。

第二篇,塗改不少,三段式,長段幾乎一逗號到底,啊式的口號式結尾,得分96分。

第三篇,書寫有點髒了,天空萬里無雲式開頭,一次還有一次的殭屍過渡語,得分95分,批語:中心明確,材料豐富,希望細節寫得更生動。

第四篇,考場作文,塗改多,團團字圈圈字奔眼而來,在非格紙上書寫,字歪斜不堪,寫自己生病發燒,寫燈光下媽媽的白髮(她媽媽是模特,還保持少女的身材,感人的謊言依然得高分,扣2分(滿分30分)。

第五篇,考場作文,土改不少,團團字圈圈字像鮮花一樣胡亂盛開,口語式的羅嗦,寫得比較長,三兩處的比喻擬人句被老師用紅線劃橫線,扣1分(滿分30分)。

這作文,患了諾如一樣,腹瀉加嘔吐。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數歲的孩子,如老頭子在駝背、咳嗽、發燒。

考場作文,更是傳染病一樣蔓延:

作文表層的書寫質量,不被納入評分;作文表層的段落等建築美,被視而不見,三段式作文還橫霸小學天下;標點符號,一逗到底,第一次存在,第六次還同樣存在;作文的選材遠離了當下生活,瞎編瞎吹,自己的生活看不見,或看不到感動生活背後的真善美;作文在說謊,在套路,或被傳統的道德綁架,言必道理,言必意義,童趣童味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是從內心深處流淌來的情意;作文的批改,套話滿滿,而不是個性化的對話,個性化升格作文的意見;語言低俗,或說格調不高,難以看到優雅漢語的基因……

作文病得可不輕了。

全國小學學科基本取消了統考,市鎮偶有某個年級某個學科統考統改,作為質量調研。更多的時候,是小學老師自己評改試卷,文科的閱讀答案、作文本身就是主觀性非常強的,得分的高與低,就看這個學校老師嚴與松的評判標準了。也就是說,現在的小學質量,沒有一個統一的質量評價體系。

優秀的學校標準會嚴格一點,一般的學校就很可能自我放水了,和諧和諧。因為,老師既是教練,又是裁判。這個,你懂的。

作文病得可不輕了。

醫生還說,這小子身體棒棒噠!

這樣的作文,得分95分。

這樣的考場作文,扣1分或2分。

被“騙”了這麼久,你也該醒醒了。

拿到即使96分或98分的病態語文成績,親,你會高興嗎?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03全國齊步走

你需要更多的附加值

這是3月11日面試的場景。

“請你準備3分鐘,用1分鐘口頭介紹自己。1分鐘大約可以說220-250字。”

面試學生,聲如蚊子,吐字艱難。

“同學你好,不用緊張,我們就是聊聊天,下面由貝殼老師跟你英語聊聊天吧。”

滿臉通紅,張嘴困難。

翻看其原始作業,我們驚訝了。語文、數學、英語作業,工工整整,甚至可用一絲不苟來形容。可是孩子的心上有著一把奇怪的大鎖,語文口語表達,英語對話能力,基本開不了口。這次帶她來的是他爸爸,典型而樸素做點小生意的個體戶,他說家住在斗門,上的是一所普通的村小,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標兵學生、閱讀之星等。

“為什麼孩子這樣啊?”

待孩子出去了,他悄悄問我。

我說,你在一旁看看我面試幾個優秀的孩子吧。

第一個孩子,品學兼優,口齒伶俐,小提琴拉得動聽悅耳,是名校學生,教材之外,語文數學英語都拓展了許多內容,寒暑假請名師一對一輔導,考核內容從一張試卷轉向了綜合評價……

第二個孩子,來自江門,成績中上,英語對話談笑風生,現場幾分鐘速寫了面試官栩栩如生,笛子吹得意境悠遠,課外非常注重興趣特長的培養,寒暑假有很好的規劃……

第三個孩子,成績中上,來自珠海某著名民校,談吐自如,談及自我規劃等,有想法有實現的路徑,參與諸多社會實踐,頗有少年領導力……

第四個孩子,來自廣州,學霸型,參加過多項權威比賽均獲一等獎,自己寫作了兩部文集,閱讀規劃、寫作規劃納入成長規劃之中,在同齡人中鶴立雞群……

家長釋然。

我稍微詮釋,大意如下:

現在全國教材是統一的,中國國情特殊,東西差異大,都按照國家新課程標準執行,無論是落後的西藏貴州,還是發達地區如中山佛山等,都是相同的教材,相同的要求,都是整體劃一的,國家考慮的是保底的、規範的要求。在珠三角發達地區,教育條件好,師資水平比較高,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學有餘力的。如果讓優秀的學生與跟其他同學一樣,齊步走,整體劃一,個性特長就得不到張揚。所以,相當一部分家長會很好規劃孩子成長的節奏與方向,讓孩子保持學習的興趣,厚閱讀,練特長,涵養核心素養……

家長再次釋然。

義務教育是保底教育。孩子要優秀,要勝於別人,就需要更多的附加值。

你醉心於一張試卷的冰冷分數,你的孩子就失去了個性特長;你迷戀於紙上的平面成績,你的孩子未來就失去了競爭力;你滿足於課內的教材教參,你的孩子就走不遠飛不高……

先知先覺也好,後知後覺也好,你就會明白,民校為什麼越來越熱。

在歐美國家,最強學校就是民校。

在中國,家長千方百計尋一個好學校。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04你孩子閱讀

假貨氾濫可能是慢性自殺

讀書,想說愛你不容易?!很多家長遭遇這樣的偏頭痛——

老師,孩子讀了很多書,作文水平一般啊?

老師,孩子讀了很多書,語不見提高啊?

老師,孩子一放假閱讀,其他科也退步了?

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

讀是弓,寫是箭。曹文軒老師的金句,形象地詮釋了閱讀的重要性,讀與寫的內在關係。於是,閱讀就氾濫起來,好像閱讀就是一切,閱讀就是容易的事情,幾十元一本,購買給幾十本就一頓飯的費用嘛。

於是,假閱讀非常多。

於是,閱讀假貨氾濫、濫竽充數。

著名教育家李希貴《閱讀比上語文課管用》也“騙”了很多人。其中一個案例在教育界奉為語文的“聖-經”:

八十年代初期,作為一箇中學的語文老師,我遭遇了好多尷尬。

其中,有一年我在高密四中,有兩個班沒有語文老師,因為高一新擴了兩個班。而那個時候,鄉村學校要聘到新畢業的大學生很困難。所以在四個月的時間裡,也就將近一個學期,這兩個班沒有語文老師。學校沒有辦法,只好讓其他班的語文老師來代課。

但代課也是沒法代。為什麼呢?因為當時大家都教兩個班的語文課,一般來說,老師教兩個班的語文課很辛苦,再給別的班代課很困難。所以老師和學生只好一塊兒制定他們的自學計劃,讓學生自修,同學們實在感到枯燥時,就到閱覽室裡去讀書,或把圖書館的書借到教室讓學生閱讀。

一個學期下來,從學校到語文學科的老師都捏了一把汗,擔心這兩個班的成績。可是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卻讓語文老師很尷尬:這兩個班的語文基礎知識並不比平行班低,相反閱讀題目和寫作題目的成績比平行班的成績還略好一點。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結論:語文老師成為了罪人!

真的這麼簡單,放學生到去自主閱讀,成績反而更好?如果真是這樣,不如學校多幾個圖書館,趕走語文老師不就行了,豈不成績更好?全國普及不就得了?

很多人,又被欺騙了。

包括語文老師、包括家長。貝殼老師多次看到,有些號稱有教育情懷、號稱有教育格局的語文老師,打著偽閱讀的旗號,讓學生“自由”地讀啊,一考試,班級均分就比人低10分、8分,語文低了這麼多,是極其恥辱的事情。初中了,家長不會跟你這麼玩的。核心素養下,也不是這麼玩閱讀的。

現實中,這樣的傻逼還不少。

TA在,搭班的班主任沒了評優資格。

TA在,一個團隊就拉低了競爭力。

這裡,顯然是有邏輯前提的:

高中生,有相當的語文基礎了;制定了自學計劃,自主學習;枯燥的時候才去閱覽室讀書;學校閱覽室的書,需要有閱讀品位;自學也好,閱讀也好,有階段的小測反饋。

很多人,斷章取義。

很多人,邯鄲學步了。

小學各科均分90多分,你被騙了很久,你上的可能是假學校!

天問一:

你孩子閱讀篇目是盜墓筆記或漫畫異類的情節、搞笑類,僅滿足於感官類的快餐閱讀?曹文軒說,小學初中學生還缺乏鑑別力需要成人引導閱讀“有文脈、有高貴血統的經典書”,他認為,“今天小孩拿到太多的書,都是沒有文脈的書,對他們的成長和寫作都沒有任何用處。”

天問二:

你孩子僅僅閱讀嗎?五六年的閱讀,孩子是否有了好本摘抄本,幾十篇讀後感,經典的書批註得密密麻麻?在心靈相遇處,讓心靈停下來,在微妙之處逗留、對話、生成,才能提升認知、審美水平。

天問三:

你孩子的學校每週每月是否開設了閱讀分享課程?閱讀分享課程是否有碰撞,是否有閱讀再發現,有語言密碼的再探索?如果沒有,只是像常態語言那樣講解、做知識的搬運工、把文章五馬分屍,那樣的閱讀分享課,拉倒!扯淡!

天問四:

你孩子的語文老師,是否有閱讀品味?TA是否經常閱讀,寫的東西還象模象樣?批改你的作文,其評語是否為了量身定做,為你作文提升指明瞭路徑?如果沒有,你孩子可能遇到的是一位假的語文老師。

天問五:

孩子認真閱讀了一年半載,孩子的心智、認知、思辨等是否發生了微變化?如果沒有,你孩子的閱讀就是假閱讀。

腳不踏大地,專踏現實;頭不望星空,專望未來。重返教育的理想國,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教育乾貨貝殼老師,將繼續為你講述面試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