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在美受挫阻止不了中國手機品牌在世界強勢崛起

隨著中興通訊與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協議內容,並最終以支付14億美元罰款和採取合規措施,中興的制裁危機才告一段落。而就在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手機制造巨頭

華為手機在進入美國市場時就遭遇了重挫,不僅進入運營商渠道受阻,就連此前已合作的線下渠道百思買隨後也宣佈了中止合作。

現在似乎不是中國科技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的最佳時機。

在美受挫阻止不了中国手机品牌在世界强势崛起

但外媒指出,這些問題都沒有嚇退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使他們遠離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事實上,一些中國智能手機廠商依舊在努力進軍美國。

6月初,來自中國的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在美國舉辦了首個綜合產品演示日。小米國際產品總監Donovan Sung表示:“美國市場對我們極為重要。”

在國外高端手機市場表現良好的一加手機也於今年5月下旬在美國舉辦了onePlus 6新品的線上購買活動。

在亞洲和歐洲市場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後,小米和一加等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相信,通過手機的高性價比以及用戶對數據隱私擔憂的逐漸消緩,這些來自中國的手機廠商能夠贏得美國消費者的青睞。

據瞭解,小米成立於2010年,並依靠其全生態鏈產品培養了一群名為“米粉”的忠實粉絲。小米表示,它不像華為和中興,這兩家公司都是從電信和基礎設施業務起步,後來才擴展到了消費領域。

“小米是一家以客戶為導向的公司,我們的業務對美國方面不構成安全風險。”小米方表示。

在美受挫阻止不了中国手机品牌在世界强势崛起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專注於技術行業的保羅·特里奧羅(Paul Triolo)表示:“對於美國政府來說,擔心安全風險等問題,但小米和OnePlus的產品主要還是存在於消費者空間裡。尤其是小米現在率先將家居類產品通過美國的亞馬遜平臺來售賣,並支持搭載Google Assistant虛擬助手,這些產品可率先進入美國市場並得到認可,對在未來滲透美國市場起到了幫助。”

但外媒指出,中國手機制造商在美國市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能否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和Verizon Wireless等美國運營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在美受挫阻止不了中国手机品牌在世界强势崛起

根據IDC調研機構2018年5月份對智能手機行業的最新調研數據,2017年,一加是美國價位在400美元至600美元的手機公開市場中佔據市場份額為44.3%,排名第一。但一加手機仍不是在美國暢銷的主流機型,外媒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並不是美國當地運營商提供的手機。自去年以來,該公司一直在與當地運營商談判,但尚未宣佈達成任何合作協議。而手機何時入美,小米也有自己的算盤。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今年年初時曾對媒體表示,“我們一直在考慮進入美國市場,計劃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開始進入美國市場銷售手機。”

如今從手機之外的渠道切入,也可讓小米與零售商建立起中間商夥伴關係的同時培養本地支持、適應美國環境。

另一方面,小米已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專利戰基地,積累資源,包括與微軟和諾基亞簽署合作協議;大舉買入專利,2016年小米即位列專利包購買量全球Top Buyers之列。

市場研究公司NPD Group的數據顯示,雖然入美的道路道阻且長,但華為和小米在歐洲等海外市場獲得了較大的成功,因為當地的智能手機市場不像在美國那樣集中化,美國約66%的移動設備銷量都是來自無線運營商。羅森布拉特證券(Rosenblatt Securities)分析師張軍表示,歐洲市場更加細分和開放。

在美受挫阻止不了中国手机品牌在世界强势崛起

“隨著國外地方政府和消費者對於高性價比產品的追求,中國品牌脫穎而出。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的銷量比蘋果的iPhone好。”張軍說。

外媒指出,在美國如果政府和運營商試圖屏蔽一個手機品牌,那麼該公司將很難接觸到大眾消費者。保羅?特里奧羅也認為,美國政府的安全擔憂是中國智能手機公司面臨的最大障礙。但對於美國的運營商來說,他們真的希望供應商能夠多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