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人說古希臘的繪畫和雕塑被賦予了幾何學可視形式?

用戶62876052468


其實不僅是古希臘的繪畫和雕塑,整個人類藝術創作的基礎都離不開數學中的幾何原理。平面的繪畫或立體的雕塑,無外乎是點、線、面的組合運用。

事實上,在藝術表現中,最難的不是雕塑,而是平面上的圖形展現,特別是如何通過技法的運用在平面或曲面上展現出立體效果。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不妨拿自己的文物著眼。下面這件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繪有抽象的幾何形鳥形圖案。這種繪畫技藝還比較原始,但卻能夠將立體的實物展現在平面之上,沒有深邃的思維創造是難以實現的。

這樣的圖案在創作過程中,顯然考慮到了幾何投影的問題。只是時人尚未明確提出這一概念,但道理確實相通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對幾何圖形的把握和視角效果的駕馭能力都有了明顯進步。

進入商代以後,青銅器上常裝飾有各種圖案。此時平面或曲面圖形上的立體感自然逐漸呈現了出來。隨著人們對“立體感”的把握越來越成熟,鳥的形象也自然更為直觀了。

這樣的發展歷程同樣上演於西方。陶器上的圖形也經歷了由簡單的幾何形象到複雜的立體投影的轉變。而當人們能夠在平面或曲面上展現立體圖形時,也就離著美術的“昇華”不遠了。比如下面這件荷馬時期的彩陶,已經預示著西方繪畫技藝逐漸走向了成熟。

從繪畫的角度來講,當能夠駕馭立體圖案後,剩下的就是如何將比例優化,並通過各種技巧來強化視覺效果了。

古希臘的藝術實際上有兩個發展主線,一個是平面上的繪畫或浮雕,另一個則是雕塑體系。而這兩條主線一直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特別是雕塑技藝的發展,使得人們得以真實的再現頭腦中的藝術形象,並通過觸碰和審視眼前的雕塑作品來調整和修正意識中的結構和比例。而這種認識又直接促進了繪畫技藝的發展。

比如黃金分割點的發現和提出,使得繪畫和雕塑的美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而具體幾何圖形,如線條、矩形、圓形、三角形、波浪形等也被廣泛應用於繪畫之中。成功的藝術比然是集可視性、可觸摸和可用性為一體的,無不與長度、寬度和空間的尺度及表現對象的體量有關。而這些都離不開數學中的幾何原理。

必須指出的是,傑出的繪畫僅僅依靠幾何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合理運用光線、色彩以及透視等技法。當然,這些原理或技法彼此之間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


史海爛柯人


通俗的說,幾乎每一個人在欣賞繪畫作品時,首先看的就是這幅畫的整體效果,然後再著手欣賞畫中每一個部位,而整體感觀就是所謂的空間,幾何恰恰是一門研究空間結構及性質的學科,又由於真正意義的歐洲美術是從古希臘開始的,






詩夜城主


視覺美有一個符合自然規律的黃金比例……這是幾何學的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