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看完這一篇,自己判斷樓市

看完這一篇,自己判斷樓市

沒有實體,沒有希望

沒有實體,沒有希望

房價到底會不會漲?房價到底會不會降?

人們的預期很大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現有的收入基礎上,現有收入與實體經濟是直接關係。

當實體經濟差到一定程度,人們的預期會突然發生變化,結果是:房價**。

中國的經濟形勢差,眾所周知。

2015年,股票的暴漲暴跌,是資金在找避難所,實體中的錢進入股市避難。

今年的樓市與去年的股市是同樣的邏輯,資金從股市裡逃出來繼續找地方避難,其他地方都沒有渠道,所以大資金都進入了房地產,實體中的錢也都撤出,同樣流入房地產。很多開廠的老闆關廠買房是很好的說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實體的問題沒有解決,而且短期內很難解決。所以短期看房價有很大問題。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多次提到,市場的情緒不是政府所能控制。

很多人寄希望於央行繼續放水。央行放水需要看時機。

目前階段如果繼續放水,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原因是:資金仍然不能進入實體,因為實體的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房價的進一步上漲對於實體的打擊力度會加大。

實體經濟是一切的基礎。房價能不能維持高位,甚至是繼續上漲,最終還是要看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如果能迅速扭轉局面,人們的對未來的預期向好,那房價就能夠維持在高位。反之,則是房價很難維持高位。

實體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經濟有周期,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強行維持經濟的增長,超發貨幣,刺激經濟,當市場反應過來以後就會發現,並非是有效需求增加(區分“需求”與“有效需求”),這時就會導致產能過剩,企業不得不收縮生產。

經濟學上,過剩與短缺,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只要價格能夠自由浮動,過剩的商品通過降價也能賣出去,短缺的商品通過提高價格保證供應。

當企業的產能過剩時,只要企業能夠想方設法降低成本,企業是能夠度過這段時期的。

現在實體的問題就在於,降成本遇到了阻礙。所以解決實體經濟的問題就要想辦法讓企業的成本降低。需要動刀的地方包括:勞動合同法,環保標準,社保等等。

越是經濟形勢不好,越是改革的好機會。

對於買房者來說,掌握最基本的經濟規律是保障自己財產的最好辦法,切不可輕信中介或是網上的胡言亂語。同時不能為了鼓勵自己買房而看一些看好房價一直上漲的言論。這些無異於自欺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