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十七世紀,是荷蘭不折不扣的黃金世代。

這一年,他們崛起、他們獨立,他們有了一大批進入藝術史的優秀畫家。

有趣的是,這些畫家的作品,也如同他們的黃金時代一般,閃爍著黃金與白銀的質感。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那個時代,也堪稱是靜物畫最輝煌的年代,荷蘭畫家們讓每一個靜物除了具有視覺描繪性之外,更包含了物質文化的意義,令荷蘭的榮耀與輝煌永載史冊。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對於如何把一件事物,如何描繪的精細如真,沒有人比尼德蘭畫家們更為嫻熟了。不信你看,從15世紀開始,這些北歐畫家們所描繪的金屬、玻璃、絲絨、皮膚,每一個都如同照片般逼真。可這時的靜物們,都是作為宗教畫或肖像畫的場景和道具。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直至17世紀,荷蘭崛起,資產階級走上歷史舞臺,靜物畫方才得以解放。

這些金銀器皿、 美酒佳餚、甚至龍蝦螃蟹鰩魚們,正是彼時富裕的市民們審美趣味所在。獨立戰爭、宗教改革,多年戰亂之後,這些荷蘭人們渴望著安定寧靜的家庭生活,而靜物畫們,恰好是這一平凡生活的最佳承載。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藝術家們,在這自由經濟的時代,也無需依附於貴族和主教們,這是他們得以擺脫神靈聖母與神話的關鍵所在。

甚至我們還可以在畫面中看到老熟人——來自中國的瓷器。這些瓷器大多為彼時的荷屬東印度公司從其他商船上截獲的,而後以高價傾銷回歐洲。因此,這樣貴重而稀少的從瓷器,自然是靜物畫中非常招人喜愛與重視的。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在經過新教改革後,荷蘭成為加爾文教的天堂,被歐洲天主教所排斥的各種新教派別在荷蘭都可以受到庇護,與天主教相比,這些新教徒們普遍更為重視聖餐環節,他們以對待聖物般的態度對待聖餐,非常注意美化聖餐環境,講究器具的精美和品味,所以表現豐盛的餐桌的繪畫受到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歡迎,這便是在信仰上,靜物畫流行的原因。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除此之外,由於荷蘭的自然環境,令荷蘭人們有著盡情享樂的傳統,在荷蘭人看 來:努力可以贏得財富,但財富也會一夜之間被無情的風暴帶走。因此,用繪畫記錄下自己盡情享受的樂趣,這也成為了靜物畫贊助人的部分心理需求。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荷蘭的畫家為了將此迎合這樣的需求,也往往專攻這個題材,在描繪靜物的能力極為強悍。從金屬到玻璃器皿的質感,藝術家重建了幾乎每件不同形態上的光線差別。這種充滿古典主義的靜物畫,即便是畫面極盡華麗,但卻絲毫不令人覺得浮誇,反而有種獨特的莊重感。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同時,還有另一類靜物畫,他們起到繪畫中規勸的作用。在藝術家的精巧營造下,通常運用象徵的手法來表達或影射時人應該遵守的道德規範。比如酒杯與菸斗,代表著感官享受的短暫,書籍與劍、笛子、代表著才藝,和世俗生活的煩惱。蠟燭、骷髏代表人類生命的短暫,和追求財富的虛幻。在這樣精細的推敲下,方能領悟作者的苦心,因此,這些畫在之後得到了荷蘭人的歡迎。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在荷蘭人們發揚光大之後,靜物畫成了一個固定的藝術形式。它再次輝煌於19世紀的法國,但這些法國畫家們,遠不如200年前那些同僚們富有,也沒有那樣優越的物質生活。

他們是以此,來反抗法國學院派百年來的禁錮與束縛,即現實主義藝術,比如庫爾貝、夏爾丹等人作品,在平靜中暗含對社會與現實的批判。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當然,那群荷蘭人並沒有想那麼多。

現在在博物館裡如寶貝般供起來的靜物們,只是他們過日子必備的“年畫”。

這些靜物畫,見證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夏爾丹靜物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