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費欽的畫,屬於令人過目難忘的那一類。

他那刀刻斧劈似得筆觸,倒有些近乎寫意的味道。可人物的神情神態,卻絲毫不見馬虎。所有人都目光炯炯,帶著時代賦予的鮮活氣息望著你。

即便是畫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卻也帶著一股子鮮活的俄羅斯勁頭:那是民族所賦予的瀟灑、厚重、粗獷、自豪。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說起來,西方人撰寫的藝術史對於俄羅斯是令人吃驚的忽視,但總有那些俄羅斯籍藝術家們做出的貢獻令人無法或明或暗的抹殺,他們佔據了繪畫從古典走向現代的兩端:從巡迴展覽畫派的列賓、蘇里柯夫等人,直至現代藝術的開端夏加爾、馬列維奇、康定斯基。而這兩大截然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卻又令人驚異的處於同一個時代。

費欽屬於這其中被遺忘了的星。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1881年,費欽出生在喀山的一個雕刻藝人家庭,從此伏爾加河與家鄉的景色成為他藝術的源泉。19歲那年,他考入了皇家美術學院,進入到當時俄羅斯最著名的列賓工作室學習。

列賓曾希望他與老師一樣,往歷史畫的方向發展,但費欽沒有遵循老師的建議,也沒有選擇那個在俄國人看來最為正統的方向:“我無法成為列賓的追隨者.因為我的藝術志趣是完全不同的。高超的技藝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對藝術而言都是起主導作用的。題材本身的價值只是從今天的時間角度來衡量,明天就可能被新題材取代,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大部分的意義。但其精美的畫面依然有著很高的價值。”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這個選擇顯然是極為大膽的,這意味著他將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不加入任何一個藝術團體。他潛心研究俄羅斯乃至歐洲的油畫傳統,重視技法的創新,直至1909年費欽完成了他早期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的畢業創作《菜娥—捲心菜收穫的季節》。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這幅大型風俗畫表現初秋的一群婦女們,在捲心菜收割的季節中勞動的場景。整幅畫面人物生動自然,濃重的色彩、奔放的筆觸、以及費欽標誌性的,特殊的肌理效果,使得畫面極具張力與美感。畫面中的快樂氛圍是顯而易見的。

畫家回憶道:“農村裡醃白菜的風俗確實很有畫意。一切都在室外進行,背景屋頂上是閃光的初雪,秋高氣爽的藍天和金黃色的樹葉。街坊鄰居們都出來相互幫助醃製白菜,放在地窖裡以備冬季之用。大部分活兒都是青年男女做的,家長們慷慨地用點心招待,家務勞動形成了節日,這是一個快樂的主題,女孩子們都打扮了起來,孩子們到處奔走,偷吃香味濃烈的白菜。健壯的女主人坐在堆積如山的白菜旁,割掉菜梗,清理菜根;姑娘們用刀在大槽裡切菜。這是我的作品中所要表現的快樂、動人的主題。”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這種特殊的肌理,源自費欽所使用的寬大畫筆,奔放流暢之中強有力的堆積著顏色,有時以刮刀作畫,甚至以手代筆,可謂是舉重若輕,這也成為了費欽的標誌性特色之一。這幅畫征服了列賓美院那些挑剔的評委,獲得了一致好評,使得費欽獲得了“藝術家”稱號和奔赴羅馬進修學習的機會。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1910年春天,費欽前往歐陸旅行學習,羅馬、佛羅倫薩、米蘭、柏林、維也納、巴黎,這些藝術之都都為費欽提供了養分,彼時的現代藝術進程已經轟轟烈烈,但費欽從不追隨和模仿任何一家,他只是吸收新的技法和新的思想。受印象派影響,他的顏色比以往明快起來,但依舊保持著嚴謹的造型和對人物內在性格的表達。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回到祖國,他進入了喀山時代,在喀山美術學院任教,這是他人生最為幸福的時光。在這一階段,他創作了大量肖像作品。與同時期俄羅斯藝術家相比,費欽從不去畫遙遠或不可捉摸的事物,永遠以自身的生活經歷為源頭,堅持俄羅斯的現實主義美學傳統。這也為他贏得了國際性的聲譽,在一次與歐洲大陸大師同臺參展的舞臺上,美國評論員曾撰文:“在所有的展覽作品中,費欽的《薩波日尼科娃夫人》肖像是最新穎的,非常吸引人……”。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而在教育上,他也非常嚴謹、負責,為俄羅斯培養了大批藝術家,課堂上,他總是默默地從一個畫架走到另一個畫架旁,觀看每個學生的習作。如果發現好的苗頭,就會靠近去說 “您的畫,依我看,很不錯。”然後拿起畫筆嚴肅的修改畫面。

下課時,他常常與學生們一起討論著那些俄羅斯的名畫家們,歐洲古典繪畫大師也在他的視野中,他常常教育學生謹慎參加現代派的繪畫浪潮:“你們不要聽他們的,不要離開自己正確的道路。那一套是趕時髦的東西,今天穿窄裙,過幾天又要穿肥大的,你們不要學這個,這是把自己引向虛偽的道路。”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原本他的生活可以如此的平靜下去。可惜的是,誰又能逃得過歷史的漩渦。隨著一戰爆發,十月革命的來臨,他的父母相繼去世,而他本人也因生活奔波身染重病,無法正常創作。

由於不善與人交際,在祖國鉅變之時,他更像是被妻子誘騙出國。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1923年,費欽借紐約藝術學院教授的邀請,帶著全家前往美國,這是令他悔恨一生的決定。費欽的夫人是喀山一名富豪的女兒,可能是嚴峻的政治形勢,令她早早的與一個美國商人有了聯繫。但這同樣也是有代價的,到了紐約迎接費欽的是一筆鉅額債務。

在中央公園邊的小屋裡,他整整奮鬥了四年才從妻子的債務中解脫出來,現代都市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常常令他茫然失措。而教學課程也因不適應環境、語言,支撐了一個月就放棄了。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1926年,費欽的肺病發作,再次遷居美國西部。異國情調給費欽帶來了新的激情,他以當地的印第安人為對象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但她的妻子再次出軌,與一個20多歲的人同居。她拋棄了費欽和自己的女兒重建了新的家庭,這一沉重的打擊幾乎使費欽年老了10歲。

為了生計,費欽輾轉來到洛杉磯,並在此定居下來。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他的作品也同樣受到了美國人的歡迎,他們在報刊上這樣寫道:“如果你們想看到奇蹟,那你就到費欽的展覽會去吧。”

但失去了伏爾加河與故土,費欽這個現實主義畫家就像一顆無根了的樹,常常幻想著再次看到伏爾加河,或是在松林裡再住上一段時間。他對自己走過的道路下了這樣的結論:“搞藝術的人不能離開自己的祖國,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一個人的整個精神基礎在兒童時代開始奠定並和周圍環境一起成長直到老死。在異國他鄉你只是肉體上的存在,因為經常處於孤獨中的人不能理解生活的意義。”

他的晚年在對故土的思念中度過。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美國夢雖好,但並非人人能做。

1955年10月5日,被列賓認為“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尼古拉·費欽(Nicolai Fechin)悄然離逝。臨終時,只有他的女兒留在身邊。遵照父親的囑託,費欽的骨灰終於回到了故鄉——喀山,那已經是二十多年後的事情了。

尼古拉斯·費欽:為何他是“俄羅斯最天才的畫家”?

費欽在新墨西哥的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