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跟我讀藏經,白話寫大意 第77篇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佛說法坐像 北魏銅鎏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大意九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刊刻金剛經

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佛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什麼也沒有得到嗎?

佛說,是的、就是這樣。須菩提,我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沒有得到一點法,只是取個名字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刊刻金剛經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還有,須菩提,這個法一切平等,沒有高下的分別,把這個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沒有我、人、眾生、壽者這些相的分別,修行所有的善法,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說的善法,如來說其實沒有一個真實、究竟的善法,不能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分別,也不能有善的執著,只是叫做善法。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宋道肯集篆.明.洪度臨書.明萬曆三十九年刊本

福德無比分第二十四

佛又說,須菩提,如果有人,把像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大須彌山那麼多的七寶,聚集在一起,去做佈施;又有人受持、讀誦這部《金剛經》,甚至只是其中的一首四句偈言,還為他人講解、宣說,這個福德,比之前做佈施的福德超過百倍、百千萬億倍,甚至無法計算、無法比喻、不可想象。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宋道肯集篆.明.洪度臨書.明萬曆三十九年刊本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佛說,須菩提,你們不要認為如來會這樣想,說我應當度脫眾生,須菩提,不要有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呢,實在沒有一個眾生是如來度脫的。如果有一個眾生是如來度脫的,如來就有了我、人、眾生、壽者這些相的分別。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明萬曆時期彩繪本金剛經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其實沒有一個真實、究竟的我。但是一般的沒有覺悟的人,以為有一個真實的我。

須菩提,所謂凡夫俗子,如來說其實不是凡夫俗子,都具有如來智慧德性,只是稱為凡夫。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明萬曆時期彩繪本金剛經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可以用三十二相作為標準觀察如來嗎?

須菩提說,是啊是啊,觀瞻如來就是觀瞻三十二種相好。

佛說,須菩提,如果用三十二種相好作為標準來觀察如來,那麼,轉輪聖王就是如來。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按照我的理解,不應該用三十二相作為標準觀瞻如來。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乾隆御題董其昌書金剛經清拓本

這時候,世尊說一句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果看到色身相好,就以為、見到如來,如果想以美妙音聲,作為線索、找到如來,這個人就落入了邪道,是見不到如來的。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乾隆御題董其昌書金剛經清拓本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佛又說,須菩提,你如果這樣想,說如來是沒有具足福德智慧相,成就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就錯了,不要這樣想。

須菩提,你如果還有這樣的想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說一切法能斷、會滅。你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呢,真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不會認為法有斷滅之相。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釋迦牟尼佛像子長鐘山石窟北宋治平四年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佛說,須菩提,如果有菩薩以充滿像恆河裡的沙子那麼多的世界的七寶,去做佈施;又有人,明白一切法究竟無我,成就了無生法忍,這位菩薩比之前做佈施的菩薩功德更大。為什麼呢?須菩提,這是因為菩薩不受所得的福德。

須菩提問佛,世尊,為什麼說菩薩不受所得的福德?

佛說,須菩提,菩薩作種種福德,不應該有貪著、執著,沒有作福德、即“法執”的念頭,更沒有得福德、即“我執”的念頭,所以說菩薩不受所得的福德。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金剛經》白話大意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