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果膠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鍾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條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開花結籽,初夏為開花結數隨生長年限而增多,有的單株開花數達20個以上,優良品種單株開花數量可高達20個以上,開花後經13~15天種子即成熟。

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具體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葉含水分86%,蛋白質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熱量約有108.8千焦。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⑴醃泡的蒲公英花蕾,經常吃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⑵蒲公英的根可以吃,也可以用來替代咖啡。 ⑶蒲公英的花可以做酒。 ⑷蒲公英的葉子可生吃,其苦味與味道強烈的油和醋相混合時會產生一種不錯的味道。 ⑸蒲公英不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炒肉絲具有補中益氣解毒的功效。 ⑹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鐘,然後再烹飪可減少一些苦味。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果膠等。 根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賽醇、ψ-葡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樹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膽鹼、有機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樹脂、橡膠等。葉含葉黃素、蝴蝶梅黃素、葉綠醌、維生素C和維生素D。

花中含山金車二醇、葉黃素和毛莨黃素。花粉中含β-谷甾醇、5z-豆甾-7-烯-3β-醇、葉酸和維生素C。綠色花萼中含葉綠醌。花莖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樹脂醇。又該品含考邁斯托醇、核黃素1.43微克/克和胡蘿蔔素7.7~8.8毫克%。

蒲公英花語:有著充滿朝氣的黃色花朵,花語是“無法停留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