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河南方城七十二潭景區獨特的石川地貌,形成於兩億五千萬年前,由整塊梯級延展長達4公里的花崗岩石構成,氣勢恢宏、結構獨特,遠觀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在全國絕無僅有、實屬罕見,被地質學專家歎為觀止地稱為“中華第一石川”。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七十二潭景區 攝影:盧清國

春日的七十二潭景區風景如畫、谷幽林密、石怪潭奇,百里連翹,競相開放。金黃色的連翹花如同春天的信使在春風裡盡情飄搖,舒展著自己的腰身。仔細看,連翹花舉著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屬於七十二潭景區的春日讚歌。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在七十二潭廣裕閣,陣陣鏗鏘的鑼鼓聲如萬馬奔騰,春雷滾滾,一片熱鬧非凡,在這裡我觀賞到了難得一見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背閣”表演,演員們的精彩演出,贏得了廣大媒體朋友陣陣叫好之聲。第一次看到它的我,完全被鎮住了。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背閣”起源

“背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於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特色傳統民俗舞蹈。是中原地區人民春節社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傳承至今的中原“背閣”被譽為“華夏一奇”,在中華民俗和中國民間藝術領域影響甚廣。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據考證,“背閣”大約產生於南宋,發展於明代,繁盛於清代,流傳至今,幾乎遍及全國,曾經主要用於迎神賽社或節慶演出。從萌芽到發展成熟的過程中,“背閣”逐步吸收民間多種藝術、多項技藝,兼收幷蓄,融會貫通,是融文學、繪畫、音樂、雕塑、表演、數學以及力學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在歷代民眾心裡,“背閣”民俗表演是最貼近人們身心和生活的民俗表演藝術,同時也是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2009年被列為“南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廟會中、節慶日經常會看到身著戲裝,勾著臉譜的成年人,肩膀上扛著同樣穿著戲裝的小孩,他們或是在蓮花座上,或是手拿兵器,表情可愛卻不失專業。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這樣的表演,並非僅僅出現在舞臺上,而是真正活在百姓身邊。如今“背閣”藝術表演已成當地村民的最愛,許多村民自願加入到“背閣”表演協會,正是有了這種熱愛,才使這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

“背閣”妝飾、造型美觀,內容均取材於戲文、典故、民間傳說等,文化內涵極其豐厚。行進時旗、鑼、傘、扇、尖子號、八大扇鳴鑼開道,尤如古代皇帝出宮,隆重壯觀。場地表演“下裝”演員在調鼓、馬鑼的伴奏下,邁著特設的大擺大搖秧歌舞蹈步伐,慢中有快,快中有慢,做出隊形“交叉”、“套花”動作,帶動“上裝”演員隨之擺動,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背閣”是成人的

肩背上塑造出來的藝術

“背閣”由上、中、下三部分構成。上層表演者稱為“上裝”(也叫閣嬰),由3歲到8歲的男女兒童扮演;下層表演者稱為“下裝”,在整個表演中起基座作用,由身著武生服飾、熟練掌握各種表演技巧的青壯年扮演;中間部分稱為“中節”,是由捆在青壯年背上的一套鐵製背架和用於固定上面兒童的支架組成。他們加在一起有4米高,按照孩子們不同的扮相,上下一起踩著鑼鼓點邊走邊舞,玄妙、奇巧,令人驚歎不已。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背閣”也叫“背故事兒”,每架閣都是一出傳統戲劇故事。“背閣”表演讓觀眾在感受古樸民俗民風的同時,也瞭解了不少戲曲知識。背閣上裝、下裝及中節都與劇情有關,上裝和下裝為劇中男女主角,中節為標誌性道具,上裝和下裝通過小巧玲瓏的鐵芯連在一起,上、中、下渾然一體。如上裝是青蛇、白蛇,下裝是許仙,中節是一把張開的傘,寓意斷橋借傘。背閣服裝十分講究,完全和戲劇中一樣。鐵芯也很講究技巧,隱藏在傘、樹枝、花籃、帽簷等中節道具裡,給人一種神秘感。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背閣”表演,一般由12路閣或24路閣同時進行。“背閣”人不說不唱,下裝腳踩樂點走動,走時行小碎步,時快時慢,慢時走,快時跑,按規定的程式,走出轉圓圈、踩八角、插四角、二龍相鬥、珍珠倒捲簾等陣式。上裝自己表演動作,如傳統劇目中的一些典型情節或武術套路。整個表演過程,以大鼓、小鐃、鑼、長號(或嗩吶) 等樂器伴奏烘托氣氛,還有旗手、護衛等前呼後擁,場面非常壯觀熱鬧。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家長們認為,如果孩子能被選中做“背閣”,那孩子一生都有好運氣,“背閣”手們每年都盼望揹著可愛純潔的孩子們走一回,這樣心裡才踏實。“背閣”當日,最重要的、被人們尊敬的化妝師早早就來到村委會,等孩子們一到就開始在孩子們的臉上打底色、著彩、畫眉、塗口紅,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就變成了“穆桂英”“楊宗保”“張生”“鶯鶯”等。孩子們吃完早飯就開始穿上各自扮演的角色的衣服,陸續上閣。打扮好的孩子上了架子,如花的笑靨中,有快樂,也有一絲虔敬。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從“背閣”表演的故事來看,多是演出老百姓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如《八仙過海》《天女散花》《西遊記》《三國演義》《包青天》《老鼠嫁女》等。群眾觀看“故事”,不僅僅出於驅除災禍,而是沉醉於精彩的故事表演,欣賞那讓人歎為觀止的高超藝術,從而獲得審美上的愉悅。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肩背上的鄉村童話

華夏一絕 千年背閣 攝影:盧清國

每年,“背閣”這一古老獨特的表演形式都是吸引遊客的最大亮點。不管多麼累多麼乏,人們還是願意追著去看錶演。因為這個古老的活動,已經融入這個悠久村莊的血液裡,律動著厚重的歷史,激揚著美好的未來,成為他們共同的精神圖騰。

貼士我採集了關於河南方城七十二潭景區的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全年都可以來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