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全國第一個合法個體戶,後來成了怎樣的人?

從偷偷摸摸賣小百貨的地攤妹,到全國個體戶第一人,再經歷失敗東山再起……

章華妹的經歷,可謂傳奇。

【全國第一個個體戶】

1960年出生的章華妹,上完初一便輟學了。

溫州經商氣息濃厚,章父解放前也做過布匹生意,於是擺攤做小生意成了她輟學後的選擇。

全國第一個合法個體戶,後來成了怎樣的人?

那是1978年,18歲的她在家門口擺了張凳子,放些紐扣、小日用品,就開幹了——每天能掙一元至兩元,足夠維持日常家用開銷。

但當時擺小攤“不合法”,隨時可能被“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檢查,甚至收押。

擔驚受怕的日子持續到1979年某天,章華妹被告知:“現在國家政策放開了,允許私人銷售貨品,你們來工商局登記領證就可以合法經營了”。

章華妹想都沒想,就抓緊到溫州市鼓樓工商所,提交了申請。

但當時剛剛改革開放,政府對私營經濟還有很多不確定。所以,等了1年多後,1980年12月,章華妹才如願以償:拿到了“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

全國第一個合法個體戶,後來成了怎樣的人?

證號為:10101號。

讓章華妹自己和工商局人員都沒想到的是,這個10101號,是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風雨經商路】

曾有媒體調研發現,第一代拿到營業執照的個體戶,絕大部分人的生意經歷了“風風雨雨,起起落落”,章華妹的事業發展亦是如此。

由四川郎酒集團“青花郎”品牌與華西都市報推出的“青花郎·向改革奮鬥者致敬-致敬40年”專題中,就通過訪問章華妹本人,詳細披露了有關信息。

全國第一個合法個體戶,後來成了怎樣的人?

“持證上崗”後,章華妹把自建房屋的一樓改成門面,找木工做了展示櫃,開起小百貨商店,主營紐扣、鑰匙扣。

“有了門店,生意比以前更好了,每天有好幾塊甚至十塊錢的收入”,到1982年,章華妹結婚前,已為家裡掙了不少錢。

婚後,章華妹將小店交給自家兄長,想安心家庭生活,就此暫停生意經營。

但1985年,因買房欠下一筆9000多元的“鉅債”,她又重出江湖了。

做什麼生意?

家門口的市場就這麼大,兄長接手的紐扣生意不能再做,章華妹選擇了周圍人涉足不深的西裝拉鍊生意。次年,她無意中結識了做羊毛衫生意的老闆,談話中得知不少地方流行的羊毛衫上做珠片裝飾,又做起羊毛衫上的裝飾物。

只用一年多的時間,章華妹就還清了買房欠下的債,還成為溫州解放北路市場最大的珠片銷售商,成功擠進“萬元戶”行列,成為報紙電視報道的常客。

隨著做珠片生意的溫州人越來越多,市場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手中有些積蓄的章華妹與丈夫決定轉行。

全國第一個合法個體戶,後來成了怎樣的人?

1990年,夫婦二人小跨界到皮鞋行業。但隔行隔山,由於缺乏經驗,他們幾年就虧光了10多萬元的積蓄,還欠了材料供應商不少錢。

1994年,章華妹揹著一身債,重新做回老本行——服裝飾品,在溫州妙果寺市場租了間十多平方米的店面,再次投資做紐扣批發。

正是那段時間,聞名全國的永嘉橋頭紐扣市場開始興起。

得益於此,章華妹的生意發展如魚得水:從十來米的小門店,發展到店鋪加上倉庫超過200平方米的批發商,最後還成立了溫州市華妹服裝輔料有限公司。

【“是改革開放造就了我”】

章華妹的公司至今還在經營,58歲的她親自出任總經理。雖然生意規模不大,每年只是幾百萬的收入,但章華妹已經很滿足。

即便如今被當作傳奇,章華妹也始終覺得自己就是普通的個體戶。

而且,相當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自己是全國第一個個體戶。

2004年,章華妹作為個體戶“全國第一人”,跟一批企業“大腕”登上了央視舞臺。

全國第一個合法個體戶,後來成了怎樣的人?

這個“第一”,讓她“一夜成名”,也才讓她感到無比幸運:原來20多年前,自己拿到的是全國第一份個體戶營業執照。

迫於生計的一個小舉動,竟成為改革開放中歷程中的一個大標籤。在接受“青花郎·向改革奮鬥者致敬-致敬40年”採訪時,章華妹感嘆歷史的神奇,也由衷感慨:

“毫不誇張的說,是改革開放造就了我。”

2016年,56歲的章華妹還以中國第一位取得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代表,得到了李口克口強口總口理的會見。

“你們不少人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個體工商戶’,如今很多人已經成了大‘企業家’”,會見時,總口理認真地說,“我們就是需要源源不斷的個體工商戶在中國的土地上成長起來。你們的作用不可替代!”

——END——

圖文素材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