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廣東結婚率全國倒數第9,經濟越發達越不想結婚?

廣東結婚率全國倒數第9,經濟越發達越不想結婚?

21世紀經濟報道 | 來源 定軍 | 記者

從2013年達到頂峰之後,中國的結婚率似乎進入了一條漫長的下降通道。

這一點,在民政部近期公佈的一季度結婚數據中再次得到驗證。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結婚對數為301.7萬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1萬對,降幅為5.7%。

而從不同地區來看,今年一季度結婚率最高的是貴州、寧夏、西藏等地,而結婚率最低的幾個地區是上海、天津、北京等地,除江蘇等個別省份之外,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結婚率普遍偏低。

廣東結婚率全國倒數第9,經濟越發達越不想結婚?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適合結婚的人數在下降。“如果按照22歲年齡看,相當於1996年出生的人進入到可以結婚的階段。但是當時人口出生率在快速下降,這意味著後續幾年達到結婚年齡階段的人會迅速減少。”

此外,他認為,選擇不結婚或者推遲結婚的比例在迅速上升,尤其是女性。“現在對於晚結婚或者不結婚,社會相對比較寬容,同時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因為職業發展原因,都會影響結婚和生育。”

結婚率進入持續下降通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國結婚對數為301.7萬對。這一數據相比2017年一季度的319.8萬對,2016年一季度的345萬對,2015年一季度的360萬對,2014年一季度的412.8萬對,2013年一季度的428.2萬對,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尤其是和2013年相比,跌幅達到29.5%。

而從年度數據看,2005年到2013年,結婚率在持續上升,從6.3‰上升到9.92‰。但是此後結婚率進入下降通道,2017年全國結婚率只有7.6‰。

為什麼結婚率在不斷下降呢?這一方面和此前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有關。

數字顯示,1996年的全國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16.98‰,相比1987年的23.33‰,已經下降了約6個百分點。

而且,全國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的步伐在1996年之後也並未減緩,到了2010年只有11.9‰。而以22歲為結婚年齡看,2010年出生的人口,將在2032年左右進入結婚生育階段。

同時,專家認為,結婚率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選擇不結婚或者推遲結婚的比例在上升,尤其是女性。

原新透露,據他了解,在2015年,全國30-34歲女性不結婚比例在6%左右,比1990年左右的數字提高了10倍左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石智雷認為,這背後反映出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很多女性地位高的地方,結婚率會低,而離婚率會高。中國結婚地域差距就反映了這一點。同時不同的國家結婚率和離婚率差異大,也與文化有關係。”

還有專家認為,結婚率降低與經濟發展也有間接關係。中國人均GDP將接近1萬美元,同時將逐步進入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的高收入國家行列。

經濟越發達越不結婚?

從地區不同的數據來看,結婚率高低與經濟發展水平也有一定的關係。

比如,2017年結婚率最高的前五大地區,分別是貴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而從人均GDP看,這些地區在2017年的人均GDP均不超過5萬元。

而在2017年,結婚率不足0.7‰的地區,包括北京、廣東、河北、遼寧、湖南、山東、江西、天津、浙江和上海,有6個地區在2017年的人均GDP超過7萬元,其中3個地區超過10萬元。

石智雷認為,經濟條件越好,對於單身和各個生活方式一般來說會越寬容。“現在社會越發展水平高,社會越寬容,社會越多元化,不結婚單身或者隨時離婚,都是個人選擇。”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家庭與性別研究室副主任馬春華告訴記者,對於很多國家而言,結不結婚並不重要,重要的生育率是否高。“但是不同的國家制度不同。在法國等國,未婚是可以生孩子的。但是在東亞國家,未婚的情況下生育不太被允許。舉例說,日本家庭非婚生孩子不容易拿到養育兒童津貼。”

她認為,對於中國而言,未來個稅按照家庭徵收的話,有利於促進個人結婚和生育。“很多國家都是以家庭徵收個稅,這是能促進婚姻和生育。”

原標題:今年一季度結婚數同比降5.7%,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偏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