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還殘留在記憶中的皮影戲畫面,都是碎片的,有白幕上的紙片人偶兒,有操縱人偶的古怪老人兒,還有那聽不懂的民間小調兒……這些泛黃的畫面,我記得不清,怕是很多與我一樣的人也是如此,更別說00後的孩子們了。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2006年,皮影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2011年,中國皮影戲被選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皮影戲也叫作“影子戲”或“燈影戲”。以獸皮或是紙板製成人物剪影,表演時,老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一面操縱著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皮影戲的發展已歷經千年,有說皮影戲是自漢代興起,也有說是在宋代興起,明清時發展頗盛,但是“文革”後皮影戲受到“破四舊”的影響,一度衰落。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白色幕布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人兒,可曾想過這麼個小人兒的製作是如何的呢?

這些皮影人物,從選皮,制皮,描樣,雕鏤,上色到合成,都是藝人們精雕細琢的而成的,製作皮影人物,需要細心,需要耐心,若是出了一點點差錯,一切努力付之東流,前功盡棄,又要重新從選皮開始了。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再說說表演,表演中的雜耍技巧和唱功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影班的高低成就也都是取決於此。白色幕布前看皮影戲的人只覺得好玩兒,而白色幕布後表演皮影戲的人,都為此辛苦操練多年。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每一齣戲的演唱,都是師父們一點點心口相傳而來的,每一齣戲的雜耍技巧,又都是藝人們苦練而成的。你只瞧著幕布上七八個人物有的騰雲駕霧,有的舞刀弄槍,好不生動,要知道,真正的高手,一個人便可操縱這一切!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千百年來,這項古老的藝術,代代相傳,如今聽戲的人少了,看皮影戲的人也少了,如不加以保護,只怕這傳承千年的藝術就只能百度搜索了。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還記得奶奶們的皮影舞嘛!這項技藝可不能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