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平城賦》在北京演繹古大同 梨園新戲叫好又叫座

《平城賦》在北京演繹古大同 梨園新戲叫好又叫座

《平城賦》表演現場。 宇宏攝

晉風古韻唱響首都 梨園新戲叫好叫座

本報訊(記者 趙志成 通訊員 張志)6月5日、6日兩個晚上,北路梆子新編歷史劇《平城賦》的精彩上演,使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的主劇場內座無虛席,劇場外一票難求。這讓代表山西省參加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舉辦的2018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的大同市北路梆子傳習中心負責人張彩萍有些激動和出乎意料。

“觀眾如此多的掌聲、鮮花、叫好聲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專家如此高的評價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對於地方戲曲的傳承,這是最高的褒獎和最大的動力,我們只能把戲演得更好!”6月6日晚,在結束了兩天的演出後,張彩萍向記者表達了演出後的心情。

《平城賦》全劇共六幕,時長約2小時,以北魏馮太后勵精圖治、推行改革的心路歷程為主線,藝術再現了北魏艱難的改革之路、馮太后為實現理想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及取得的輝煌成就。舞臺上,製作考究的服裝,華麗的舞臺佈景,高亢激昂的山西梆子腔,讓很多聽慣京劇的首都觀眾凝神細品,感受到了濃濃的晉風晉韻。不少戲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戲裡講述的北魏歷史故事很生動,讓人不由得對故事發生地也產生了興趣,有機會一定去山西、去大同看看。

據瞭解,該劇是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資助項目,創作過程中,特邀著名舞臺藝術家、國家一級導演石玉昆、李紅梅聯合執導,國家一級編劇王衛中擔任編劇,由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張彩萍領銜主演。在兩天的會演中,每一場演出都恢宏大氣,音樂新穎時尚,地域特色鮮明,舞美簡約大方,既體現了當代戲曲創作精湛的藝術追求,又巧妙融合了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的厚重文化特色,展現了古都大同輝煌的人文歷史。

在會演前的6月5日下午,省文化廳、大同市文化局在北京舉辦了《平城賦》記者見面會,就該劇相關創排情況、歷史背景、演出現狀進行介紹,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電總檯、山西日報等22家媒體的記者參加了會議。大同市文化局局長劉廣軍告訴記者,大同市北路梆子《平城賦》作為山西唯一入選此次會演的劇目,對展示山西基層院團傳承發展戲曲藝術、服務基層人民群眾的良好精神風貌,培育有利於戲曲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環境,推動地方戲曲藝術繁榮興盛,具有積極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