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城裡人有錢也不願多生孩子,農村人沒錢卻生的孩子多?

老農民說事


城裡人沒錢就會餓死,農村人沒錢餓不死。這是城裡人不願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農村人卻沒有中國擔憂,家裡幾畝田是他們的退路,即便窮也餓不著。

再來就是,城裡人雖然也是農村出去在城市安家落戶的,但是他們就像無根的浮萍,香火延續的觀念沒有那麼濃,對家族人丁興旺開枝散葉的想法已經沒有了。一般他們如今只會看到上下三代人,沒有傳統的那種濃厚的宗族觀。

農村人則不同,大家世代都在農村,興旺家族是農村最大的願望。家裡人丁單薄,親戚少會被大家族壓下去,被邊緣化。雖然如今開發二胎而已,在農村有的家族三四胎也不奇怪。人多了家裡熱鬧,不像城裡人,一個小區對門的都不認識。在農村,大家都知根知底,家族不興容易被瞧不起。沒有錢我們拼人丁,有錢又有人的絕對是大家族。

另外,城裡人受到當代非傳統思想的洗腦,認為不用生太多孩子,不好照顧,培養起來也沒有質量。其實城裡人根本不知道,一胎家庭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乏兄弟姐妹的陪襯,長大了會形成自我的性格,對孩子不公平。一胎家庭有些嫌帶孩子麻煩,不願意多生,這個想法在城裡人中普遍存在,他們這種自私的想法導致了城裡人不願多生孩子,甚至有些不想要孩子的也個別存在。


巧蓉農視


1,農村和城市生養孩子的成本差別很大。

2,是環境不同導致人的觀念完全不同,觀念不同產生完全不同的做法。

用我和我兩個兒子的例子來說說這件事吧。

十年前我生活在農村,跟外界接觸少,能解決溫飽,吃穿不愁,就可以了。子女能不能成才靠他們自己,沒有什麼請家教什麼的。孩子一歲前要大人照顧,一般一歲以後,大一點的孩子照顧就可以了,平常飯菜也不用多少錢來支出。孩子讀書,也不用花什麼錢(除非上了大學)。子女長大後,女的能嫁個好婆家,男的能娶上媳婦,安穩過日子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在農村生養一個孩子,成本是很低的,不像城裡。

在農村一旦跟別人產生糾紛,吵架打架。孩子多的家庭,底氣會很足。在農村產生糾紛一般都是用人解決的,很少用法律解決的。在農村人丁興旺,也是家族興旺的一個標誌。

08年的時候。我兄弟勸我出門跟他一起做生意。在親人們的幫助下,我的生意越做越好,15年我在惠州買了三套房。兩個兒子一人一套,不久又支持兩個兒子娶了媳婦。

現在我兩個兒子都是生了一個以後,就不想生第二個了,他們說負擔太重了負擔不起。剛開始我沒算這個賬,不清楚,還罵了他們,說我生養你們五個姐妹,都不說負擔重。你們才生一個,怎麼就負擔重了?

他們說如果再生一個,他們就要分一個人出來帶小孩,我們老兩口又沒空幫她帶小孩。他們的工資本來就不高。這裡的生活開銷也不小,小孩讀書又要不少錢,家人要是生了病,又要不少錢來開銷。長大了要買房娶妻,如何負擔得了?

我說兄弟多,碰到事情底氣也足啊。他們說這裡又不是農村,打架也不是靠人多的,是講法律的。生一個,儘量把他培養好就不錯了,生兩個沒能力培養好,以後他們都生活不易,我們靠誰養老呢?這不是害了他們也害了自己嗎?


悟ooo


我從農村來到深圳,一線大城市。小時候在農村,有家人生了九個孩子,只為生兒子,堅持不懈,生到兒子就不再生下去。

說到底,是觀念問題。

到今天,依然有很多農村人認為,人是一切,有人就有一切,結婚不生小孩,不多生幾個小孩,是可恥的事,這個觀念是幾十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

以前農村多生孩子是為了給家裡增添勞動力,80後的父母還經歷過農村集體經濟,家裡勞動力多,掙的公分就多,生活會好些。

所以到今天,農村勞動人民還是堅持多生娃。

而城裡人早就接受新觀念,養一個就夠了。

生小孩多痛苦,養小孩多累,何必折騰自己,父母有錢,根本不需要靠養小孩來養老,養個小孩其實只是滿足自己的一種體驗,陪孩子一塊成長,不捆綁其它雜念。

其二,養小孩的成本不一樣



農村養小孩是放養,父母只管你是否吃飽喝足,其餘的讓你自己成長,能不能讀書,上不上名校,你有沒有前途,都不管,佛系養娃。

城裡人不一樣啊,為娃操碎心啊,肚子裡就開始操心,好奶粉要進口大牌子,紙尿褲進口的,早教,私立高價幼兒園,成長的陪伴和教育,買名校學區房,焦慮上學的事,心理健康,小孩全面發展等等。

操心的事太多,實在無法兼顧多個小孩,一個就夠了

第三,對享受生活的態度不一樣



農村人都主張活在世上一天就奮鬥一天,埋頭苦幹,經常聽村裡的人說,一輩子,一家人,就為了做一套房子。

而城裡人主張活著多享受生活,世界那麼大,我只想帶一個娃去看看。


自律的哲仔媽媽


環境不一樣,思想也不一樣,想的問題也不一樣,我有一個同事,他家裡是雙職工,父母也是單位退休,可以說除了孩子,人人都掙錢,有三套房,看看人家的條件,但是人家還只要一個娃,當然,他給孩子的消費不是農村人可以想象的,今天給孩子買個琴,明天給孩子報個班,衣服是什麼好看買啥,好吃的就不斷。

現在國家放開二胎了,按理說他可以再生一個,如果是農村的,第一個是女孩,肯定還想再要一個,可人家就和你想的不一樣,他粗略的算了一下,如果在想要一個,最少手上有一百萬,然後給你算一大堆,你聽了還真是有道理,所以人家只要一個女兒,不再要了,他孩子現在才上學前班的大班,現在就考慮孩子以後的事,比如孩子成家給孩子陪什麼,陪的少了還怕對方看不起他女兒,女兒嫁到哪,他就打算在哪個地方買房,好照顧孩子,這都需要錢,你一聽,還真那麼回事,

但是農村人呢,那肯定不會那樣想,畢竟農村的消費水平和城裡的不能比,再說農村對孩子的期望也沒有城裡的那麼高,將來自己可以養活自己就行,說難聽一點,別餓死就行,而且農村人還是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的,當然現在的農村人也不要那麼多,必定什麼都要花錢,一般家庭都是要兩個,而且孩子多半由孩子的爺爺奶奶來照顧,吃的,穿的和城裡人沒法比,對於未來,男孩希望能找個媳婦,女的希望可以找個好人家,過傳統的生活。


鄉村小二哥


看到這個問題,忽然之間想到我的一個同事的一句話,所以不得不進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為什麼城裡人有錢也不願意多生孩子?因為他們覺得一個孩子夠了啊?想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想讓他吃好,穿好,喝好。最多也就是有個伴兒,生兩個,以後老了可以相互有個依靠。



而我這個同事,農村人,在某一天閒聊時說了一句話震驚了我:我覺得就是要多生孩子啊,越多越好,孩子可以改變家庭的命運!

說實話,我和幾個同事當時就驚呆了,並且反駁了她,她是一個三十多歲未婚女,高學歷,自己結婚不知道猴年馬月了,就好意思說一定要多生孩子? 後來我們探討了一下這位同事的觀點,或許是農村人都是這麼覺得的,所以越窮越要生,萬一生五個六個,最後有一個孩子有出息,那不就是賺了嗎?



所以也就出現了為什麼農村人兄弟姐們很多的原因,想想其實這種想法挺可笑的,但是又不好去反駁別人的思想,畢竟根深蒂固的事,只能用事實說話了。



最後想說的一點就是:如果結婚還是得城裡人找城裡人,農村人找農村人,我沒有任何瞧不起農村人的意思,只是想說,思維差異懸殊,不太好。

我是呱唧,每日分享熱門社會新聞,為你用我自己的見解,呱唧呱唧那些事兒,歡迎加我好友一起吐槽探討,我在等你哦。


呱唧呱唧那些事兒


為什麼城裡人有錢不願多生孩子,農村人沒錢卻生的孩子多?

現在國家開放二胎政策,城裡人只有極少數響應國家號召生二胎,更多的城裡人則選擇不生二胎。在農村卻恰恰相反,二胎政策放開後,超過一半的農村人選擇生二胎,有的甚至是三胎。


其實這種現象,在國家還沒開放二胎政策時就已經發生,很多農村人寧願繳納高額的罰款也要生二胎,這種情況在城裡幾乎很少見。生不生二胎,其實是由每個人的思想和所處環境有關係。

農村的消費水平低,養一個孩子和養兩個孩子的成本差距不大,生完孩子以後很多家庭是爺爺奶奶帶,年輕人還可以繼續打工,但是城市不一樣,城市裡的好一點幼兒園每個學期的學費就要上萬元,再加上沒有人帶小孩,很多女性都是在孩子上小學以後再去工作,所以城裡人的壓力要比農村人的壓力大很多,很多人便放棄生二胎。



其次是農村人有一定的重男輕女觀念,在加上在農村幹農活還得是男孩,所以很多家庭在第一胎是女孩時,會選擇拼二胎生男孩。很多農村人骨子裡就有人丁興旺的思想,覺得家裡人越多越好,所以在農村,很多人都會生二胎。


因為我就是農村人,很多留在農村的同學,早早的就把二胎生了,但是留在城裡的同學,一提到生二胎就會連連擺手生不起生不起,其實不是生不起,是養不起。農村人有現有的房子,城裡人有車貸房貸,加上其他費用,每個月都入不敷出,哪有閒錢養二胎。


小馬話三農


首先我也是來自農村的,我鄰村就有一個夫婦21年間生育了15個小孩,雖然這個是極少數情況了,但是在農村一個家庭養育3個以上孩子還是很常見的,那為什麼城裡人即使有錢也不想生那麼多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生小孩的目的不同

農村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為了延續家族的香火,認為一定要多生孩子,子孫滿堂,多子才能多福,所以很多農村家庭不管生了多少胎女孩子,一定要生出一個男孩子為止,這也是重男輕女這種現象在農村比較嚴重的原因。而城裡人就不同了,他們的想法就是不管是男女,把他們撫養成人,等自己老了之後,有人撫養就可以了。

二:小孩的養育成本不同

農村人大多數生小孩的思想就是隻要能把小孩餵飽、養大成人就可以了,至於一些營養品、營養膳食等等在農村基本沒什麼人去過多關注的,加上農村小孩的玩具,都是現玩現做的,而城裡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秉承的是優生、優育,他們追求的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再加上很多都有房貸車貸什麼的,自然在壓力就比農村人要大了,所以很多城裡人只養育一個小孩就喘不過氣來了。

三:思想不同,農村人追求多,城裡人追求精

農村人認為多生幾個,等到以後長大了,家族就壯大了,就不會受到別人欺負了,再者就是多生幾個,總會有一個會有出息的,這樣以後自己就有人養老送終了。城裡人追求的卻是在於精,他們的思想就是把一個小孩養育好、教育好就可以了。

以上三點就是我總結出來的個人看法,其實在現實中,少生和多生還有很多的因素的,只是各有各自的原因,各有各自的目的罷了。希望的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FF影歌


前兩天剛回答了為什麼農村人響應“二胎”政策更積極,原因是差不多的。不過,對於題主所說的“為什麼城裡人有錢倒不願意多生,農村人沒錢卻生得多”這個困惑,咱們著重來談談養孩子的成本這個角度。

其實,養孩子的成本真的是個主觀與客觀結合的東西。城裡人錢多,但是城裡人養孩子的成本卻比農村人高得多,因為養孩子的每個環節花費都不菲,從出生到教育,從玩樂到就醫,哪樣不要花錢!這裡面有些花費是客觀需要,畢竟城裡的生活成本確實高。

但也有很多花費其實是由主觀感覺決定的,看到周圍的別人家的孩子都補課,城裡的家長慌了,感覺自家的孩子也必須補課,不然要輸在起跑線上啊。看到周圍別人家的孩子都在週末學才藝,感覺自家的孩子也必須週末時間多被壓榨一下,不然競爭不過別人了啊。

都去跟周圍人比,這養孩子的成本能不變成無底洞嗎?

而對於農村人來說,雖然也有攀比的現象,但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還真就要少很多很多,沒那麼多講究,孩子照樣能長大,指不定還很有出息,衣錦還鄉呢?那養老就有著落了。但農村人不像城裡人,有那麼多教育資源啊,即便重視教育,還不一定能進那個圈子呢。既然如此,一個兩個不能保證成才,那就多生幾個啊,總有一個成才吧!

說到底,這是一場成本與產出此消彼長的博弈。


土地論壇


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確在農村生孩子變成一個怪圈。為什麼城裡和農村在生育孩子上怎麼會有這樣的反差,我想主要是如下幾點原因:

首先是生育的目的不一樣。在城市裡,人們生育孩子主要是讓自己整個人生鏈條變得完整,並不是為了繁衍而繁衍。人們主要重視的是生活質量,同時在城市裡養育孩子的成本的確比較高,這就更加劇了人們不願過多生育的願望。並且,國家幾十年來獨生子女的政策,也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而農村,傳宗接代的觀念還是根深蒂固,尤其是在那些家族裡,人丁興旺是人們的主要願望。至於生活質量,則不是考慮之列了。

其次是文化傳統要求也不一樣。記得在我們鄉下,如果一個人家有兄弟幾個,那旁人一般來說是不敢欺負你的。尤其是自己在當地姓氏人口比較小的話,時常會受到大姓人家的欺凌的。很多事情的解決,都是由當地宗族勢力說了算,政府往往可能對當地的控制力未必有宗族強。再者,男孩多,父母會感覺在當地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了。所以,為了多生男孩,也就生命不息,生育不止了。而在城裡完全沒有什麼大姓或小姓的壓力,也不用擔心受到別人的欺負,有什麼事情,都有政府部門或者法律上去解決。

其三生活方式要求不一樣。在農村,畢竟還是粗放型的農耕文化,需要家裡人多,才可以滿足家中農作生產需求。雖然現在在外打工的人多了,可畢竟還是不能完全離開農村。而城市裡,基本上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源,根本就不用藉助到家庭過多的力量。


鵜鶘心理


農民呢,看發展快的地區生活質量都不在城裡人低下,近郊農村推進改造,安土地面積分配住房,個別農戶探到3~4套房產,這是什麼稱色?這就解除了一大後顧之憂!這種情況誰不看了眼紅! 政策允許得,我就生3胎四胎。讓你們也眼紅一下。(可是不能幹那違法之事)。 這裡只是從經濟角度來論述,還有勞心勞力方面的差異呢?整日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不說還要思量家庭事情,教育,扶養老人,照顧幼兒,生病住院加看護,你就不能去再顧保母吧!大家亦會遇到此類事情吧!如你沒有遇到的話,肯定是獨身主義“麻楂採”一根。


說出來了城鄉差距形成反比現象,農民觀念有了新的變化,是一大樂事,國家政策在向農民傾斜所得的結果使得農民滿意度提升!而城市人員則不見十分滿意。

而在吃、住、行方面基本講的過去。近幾年經過治理環境空氣有了極大改變,這是人人注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