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今天導師看到兩個故事,風格各異,但是悲慘程度是相同的。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個非常鮮活的故事:朋友掙錢,心有不甘,啥都不看,提刀跨馬,賣房入市,怕死的不夠快還上了槓桿,完全可以媲美戒賭吧老哥的經典案例。

第二個故事是這樣的: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個非常鮮活的故事:追高追在階段高點,然後看著它腰斬,開頭三個字“好餓啊”,這位同學大概是把父母打給自己的生活費一把梭了吧?而且自述感覺就像女神當面把他的花扔地上,不知道他有幾次這樣的經歷。也許EOS能漲到500元,但是我敢打賭,漲到1000他也是賠錢的。

以導師多年的投資經驗為基礎,結合廣為流傳的“傾家蕩產四大捷徑”,現總結兩點幣圈生存法則,回饋給廣大支持者。若做到以下兩點,我想說,只要是抱定優質幣種,你想虧錢都很難。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傾家蕩產四捷徑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幣圈十天江湖十年”?

區塊鏈是新生事物,雖然這裡面應用的基礎技術沒有一個是新的,但是將密碼極客所玩的遊戲變成如今這個千億美元市值的全球金融市場,也算是個不小的奇蹟。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知道這裡有泡沫,但是正因為泡沫的存在,才能使資金、技術往這邊湧過來,所以泡沫未嘗不是件好事。

正因為區塊鏈的新生、泡沫,所以可推導出區塊鏈資產的兩個特點。

  • 區塊鏈資產沒有對標物:傳統公司都有其對標物。比如阿里巴巴對標亞馬遜,有了對標物就可以對其估值有一個大概的範圍框定,太多太少都不合適。又比如,一個新的銀行要上市了,而銀行業普遍市盈率很低,那麼對於這個銀行,市場也不會給出超過普通銀行市盈率太高的估值。然而,BTC能對標誰?前無古人,後面的來者還想對標BTC呢。一切估值都無從談起,有人說BTC只值300元,有人則說一幣一別墅,市場在各種力量的左右下不斷磨合,波動劇烈。

  • 區塊鏈資產市值太小:根據AIcoin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加密貨幣市值27,871.173億元人民幣,其中排名第一的是BTC,達到10108億人民幣,佔比達36.27%;排名第二的是ETH,達到4789億人民幣,佔比達17.18%。(2018年5月10日數據)作為一個全球性的資產,BTC市值兩千億美元還不到,大概是騰訊的一半,EOS市值只有幾百億人民幣,在A股就是一支中等規模的股票,那麼暴漲暴跌也就很正常了。

理解這兩點,是理解下面我所講內容的前提。下面我將具體講述兩點幣圈生存法則。

一:不要加槓桿,不要加槓桿,不要加槓桿

融資融券期貨,本質上都是槓桿,所以導師就合在一起說了。

本文開始的第一個故事就描述了槓桿的可怕,房沒了老婆也沒了。這幸好只是輸自己的錢,要是借了別人的錢,後果不可想象。加槓桿可以理解為運用超過自己能力支配範圍的錢。很多人都無法為自己的錢負責,卻要搶著給別人的錢負責,豈不可笑?

或許有人說了:如果看好一個機會,知道某個幣必漲/必跌,難道不能上槓杆搏一把單車變摩托嗎?

請回頭好好看導師所說的區塊鏈資產的特點:市值小,波動大。假設你推斷某個幣必然會漲,那麼單純的買入就好了,如果加了槓桿,就相當於你已經準確推斷出來這個幣必然在你買入的時間點開始上漲,否則劇烈的波動足以讓你短時間內爆倉。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還有人問:加兩倍槓桿,買BTC這種波動小的主流幣,總可以了吧?來,兩倍槓桿爆倉,體驗一下。

2018年3月30日凌晨5時許,OKex上出現近1個半小時的極端交易行為,BTC季度合約一度比現貨指數低出20多個百分點,最低點逼近4000美元。根據OKEX爆倉記錄統計,短短一小時瞬間爆破多頭46萬個比特幣的期貨合約。跌到最低點後瞬間又拉漲10幾個點,部分空頭也被爆倉。而在整個異常波動中,現貨最低價格也沒有跌破6000美元。期貨現貨差價最高逼近30%。(轉載自鏈得得)

最後我想說,槓桿、融資、融幣所使用的資金成本,通常都在年息10%以上。為什麼放在最後說?因為在加槓桿這樣危險的做法之下,年息10%的危害簡直可以小到忽略不計了……

二:不要做短線,不要做短線,不要做短線

“追漲殺跌”和“短線神操作”兩點可以整合成一點,就是大部分人們津津樂道的短線操作。

如果你像導師一樣也是股票老玩家,那麼你一定或多或少見識過電視上面的股評節目。滿臉皺紋的股票專家操著一口南方普通話跟老中醫似的侃侃而談,今天這裡是阻力位明天那裡是支撐位,配合上花花綠綠彎彎曲曲的各種線,最常說的兩個詞是“逢低吸納”和“高位賣出”。有很多人都是這種想法:

每天做個T,不用多不用少,每天我只掙一個點,一年下來就是1.01^365=37.8,年化收益3780%,巴菲特給我提鞋都不配,索羅斯在我面前就是渣,投資1萬元過十年我能把整個太陽系買下來!結果呢,你還是你,不是巴菲特。動動腦子也能想出來,每天1%的漲幅如果這個股評專家能做到,那他何必辛辛苦苦在電視上口沫橫飛的扯淡呢?他不累嗎?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每天賺1%看起來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做不到?拿出筆記本,好好記下來:

短期內的股票市場是零和遊戲,想要靠追漲殺跌每天賺1%,那就是純看運氣,況且你每次買賣都會被券商收手續費,所以長期看下來收益一定為負。

你可能會問:既然如此,為什麼電視上的磚家們還這麼多?原因大概有二:其一,磚家教你短線頻繁交易,只有頻繁交易券商的手續費才能多收,他們之間早就成了利益共同體,所以磚家們儘管從來不會教人致富,卻始終腰桿挺得很直;其二,每天賺1%看起來真的很容易,迎合了人們的貪慾,所以很多人都沉迷於此無法自拔。

好了,說回幣圈的事。A股是T+1制度,今天買了明天才能賣,即使如此人們都能想出先買後賣這種變相T+0的方式,加上券商手續費通常在賣出單向0.03%到0.05%之間徘徊,割的並不是很痛。幣圈就爽快多了,你愛交易多少次就交易多少次,很多知名交易所的手續費是0.2%,而且是買賣雙向收費,來回割,就問你爽不爽?

除此之外,幣圈還有另一項割韭菜之術。

我先貼幾張股票交易圖。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買一和賣一之間,只差一分錢。通常都是這樣,差也不會差太多,所以買一和賣一都可以當做成交價。這個時候,就算你買了立刻就賣,也只賠1分錢。

好了,我們再來看看幣圈。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實時截圖火幣網的BTC價格,買一和賣一相差了5.18,約合成交價的0.06%。

BTC的交易比較頻繁,0.06%看起來很少,我們換一個交易量比較小的幣種看看。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CVC,買一賣一相差了0.002,約等於成交價的0.8%。

再來看看最近很火的HADAX。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AAC,買一賣一相差了0.00000075,約合成交價的4.9%…………

我貼了這一堆圖,想說明什麼?

玩短線的人極少有耐心掛單在買一或者賣一等著別人來跟自己成交,通常短線玩家都是想買了就直接以賣一價格買入,想賣了就以買一價格賣出。在股市這樣玩是沒問題的,因為股票成交量很大,每個人都有充分的議價權利,所以通常買一和賣一就差1分錢,看起來是無所謂的。但是幣圈不同,回到之前說的區塊鏈資產的特點,很多幣種市值小,除了BTC等主流幣之外,交易量通常很低,造成了買一和賣一之間差距較大(即使是BTC也有0.06%的差距)。如果像第二個例子CVC這樣,相當於買賣一次就被收割了1.6%,如果是第三個例子AAC這種,直接被收割9.8%。

我知道看到這裡,又有同學會說了:我分分鐘幾千萬上下,買的幣個個都能翻一百倍,我在乎這1%?這位同學,拿起你的手機,打開計算器,輸入0.99*0.99,按一下=號,然後請你一直不停地按下去,看看是什麼結果?最後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真的每買一次都能賺?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如果每次買賣都是不虧不賺,那麼,什麼都沒幹你先賠了10%

無數的財富,就在這一次次的短線操作中灰飛煙滅。便宜了誰?自己想吧。

總結到最後,究竟怎樣做才能掙錢?

讓我們短暫的幻想一下。

假設在8年前,你無意間聽說了BTC這個東西,於是你心血來潮,花了一千塊買了一千個BTC。

時間不斷流逝,你發現你的一千個BTC已經價值一萬塊了,你會賣嗎?

過了不久,你的BTC已經價值十萬了,你會賣嗎?

假設你沒賣,又過了不久,現在價值一百萬了,你賣嗎?

一千萬,你賣嗎?

2017年底,價值一億,你賣嗎?

別忘了,BTC這個東西,平均一年腰斬一次。

想成為幣圈贏家,這兩點絕對不要做!

如果你能堅持到2017年底,那我佩服你是個漢子。

但是請你問一下你自己,你會在什麼時候賣掉?然後會不會痛心疾首,追高,被割韭菜,發誓再也不碰了,之後又繼續追高?

你的錢到底是怎麼虧掉的,現在清楚了嗎?

有誰能堅持把一千塊的BTC抱到一個億?他必然對BTC擁有宗教般的情感,他能認知到BTC究竟有什麼價值。

追漲殺跌,短線交易,槓桿,這些反映的都是人性裡的貪。人人渴望財富自由,而財富自由者屈指可數,就是因為人性的貪,嗔,痴。

所以,在幣圈該怎麼賺錢,已經非常清楚了:

堅定持有有價值的幣,不斷挖掘更好的幣,然後買入,持有,直到守得雲開見月明的那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