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海舉辦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海舉辦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海舉辦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海舉辦

經濟日報 沈則瑾 國內養老福祉產業發展成果的年度大展——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CHINA AID)6月1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再次拉開帷幕。

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330多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了國內外福祉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與新服務。

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齡辦、上海市貿促會和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聯合主辦的CHINA AID創辦於2000年,已成為國內迄今歷史最長、綜合實力最強的養老福祉產業成果展示會。

作為老年福祉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本屆展會集中展示了當今養老服務、康復醫療、輔助器具、生活護理、宜居建築、健康管理領域的最新展品和服務項目。現場展示了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成果在養老輔具產品和服務中的應用,包括人工智能中的人臉識別、語音交互和智能服務機器人,以及AR和VR技術在認知症的治療應用等。

此前,“長三角民政論壇”在上海舉行,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民政部門簽署了備忘錄,將民政事業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並確定“社會養老服務業發展”為三省一市首個區域合作項目。此次展會正是一個推動長三角養老服務一體化建設的平臺,長三角養老品牌的領軍企業紛紛亮相,如江蘇索酷、九如城、錢璟、浙江新豐、世道、可靠、西北星。展會上,科技感十足的“上海製造”養老產品也逐年增多,在養老和輔具領域打響“上海服務”和“上海製造”品牌,為科技智慧養老機構提供廣泛選擇。

上海是我國戶籍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33.2%的老齡化比例,遠超排名第二的北京(23.40%)和第三的天津(23.35%)。據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預測,到2030年,上海戶籍人口中將有40%是老年人,到2040-2050年,上海60歲以上老年人佔比將達44.5%,老齡化比例超過日本的42.7%,成為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為了滿足更多老齡化人口的真正需求,眾多企業正在積極努力探索。新海醫療科技旗下“智能排洩護理”系列產品“培護寧”,以人性化的功能設計和多項獨特專利技術的品質保證,實現人體排洩物自動收集、無菌無臭化處理的全自動智能化操作。產品能顯著提高失能人群的護理質量,極大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讓這部分人群生活得更有尊嚴,得到了國內外用戶的廣泛好評。

東陶(中國)有限公司帶來的升降式坐便輔助器設計簡約、緊密,可設置在狹小的衛生間中;希比希(CBC)集團引進的“OG固定式護理浴槽”是一款針對養老機構臥床者設計開發的專業護理浴槽,通過高性能的新型擔架推車和精巧且舒適的護理浴槽,提供從移乘到入浴都全程舒適和安全的入浴輔助;和立系列護理床可以讓患者在無需護理人員大量幫助的情況下,自己輕鬆完成從平躺到站立的全部動作。

人工智能被大量用於養老產業,最常見的是智能健康終端,可配置多種適老化養老照護感應及求助設備,具有養老安全照護、親情呼叫、溫馨鄰里、智能定位、智能家居、安防門禁等多種功能,同時也具有老人健康數據查詢管理,智慧社區服務管理等應用功能。羅格朗(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帶來的智能健康終端可以安裝在用戶室內牆上,是無線連接適老化求助設備,能一鍵呼叫養老服務中心,享受社區健康服務。

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帶來的人工智能看護解決方案解決了老人居家無人看護的痛點。智能健康看護儀能通過為期3周的數據採集,自動分析學習用戶行為,一旦用戶出現行為異常,看護儀能及時通知其親友,或者通過呼叫平臺與老人對話,全面保障獨居老人的健康與安全。另外,系統還為廣大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居家生活服務,陪聊天,陪體檢,幫買菜、幫清潔等。目前安康通智能養老模式已覆蓋國內19個城市。

最讓人動容的是柏茂無障礙改造體驗館的體驗。企業引入日本最先進的VR系統,參觀者戴上眼鏡可以感知老年痴呆症患者所看到和聽到的世界。使用世界最先進的擬態技術,可以讓參觀者從一個年輕人迅速“衰老”到80歲,清晰瞭解自己老後的身體狀況。珍惜當下,關愛老人,這是這個體驗館乃至整個展會提醒我們每個企業和個人都應該認真做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