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哪些原因導致母豬產子後站不起來?

九月裡盛開的花


母豬產子後站立不起來有可能是母豬得了軟骨症,也是一種骨營養不良症,是妊娠泌乳豬常發生的一種疾病,對這種病個人有以下觀點。


1.【發病原因】主要由於飼料中鈣、磷比例不平衡,才會造成鈣缺乏。另外母豬關閉飼養,長期曬不到太陽,缺乏紫外線照射,都是發生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


2.【臨床症狀】病豬消化功能紊亂,有異食現象,站立時後軀搖晃、臥地不起。在妊娠後期的母豬和哺乳母豬,因為胎兒發育和形成乳汁時骨鈣吸收過多引起跛形,後肢骨和腰椎變形,後軀癱瘓或發生骨折。

3.【預防措施】對妊娠後期或泌乳期母豬,儘早的補充優質的骨粉和魚粉,同時配合肌內注射維生素d,儘可能的每天曬太陽不少於30分鐘,飼料中補充足夠的維生素ad。


4.【治療方法】對於自家飼養的母豬出現這種軟骨病症,可以給病豬耳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溶液80-120毫升,每天一次,連續使用5-7天,還可以配合其他對症治療措施,如應用促進消化的藥物和鎮痛藥,都能給軟病母豬得到一定的緩解功效。

以上分享是個人提供的參考意見,希望能幫助到你,如果你對養豬養殖種植等農村相關事也可以關注我。

鮮果農阿軍


母豬產後站不起來,怎麼回事?

母豬生產是母豬要經歷的一個“鬼門關”,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母豬在生產中會經歷很多突發情況,比如,產後大出血,難產等,如果處置不當,就會直接宣佈母豬淘汰,嚴重的會直接死亡。

我在豬場時,遇到過這樣一個情況,母豬產後,站不起來了,和大家來講講怎麼回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頭第一次分娩的母豬,也就是一胎母豬,產前各方面都還正常,產完仔豬後突然就站不起來了,技術員當時覺得是產後炎症感染,但是量的體溫是正常的,後來就判斷是得了骨軟化症,這種病治癒率很低,況且母豬一旦肢蹄有問題,基本上就沒有價值了,還好這頭母豬是吃食的,雖然不能站立,每次喂的時候給它溼拌料,一直堅持到仔豬斷奶,直接淘汰處理了。

什麼是骨軟化症?

骨軟化症是一種母豬癱瘓綜合徵,表現就是母豬不能正常站立。

引起骨軟化症的原因有哪些?

1. 與日糧中鈣、磷和維生素D含量不足有關,有時候,儘管日糧中的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是充足的,但母豬不能充分吸收。

2. 與骨骼未發育成熟,鈣磷和維生素D不平衡或母豬不能攝入足夠的飼料來滿足自身營養要求有關。

3. 大量的鈣和磷從骨骼中分泌進入乳汁中,導致骨骼脆弱,骨密度低,易骨折。

4. 母豬分娩時被限制在產床上缺乏運動,也會造成骨量丟失。

如何防控?

1. 在哺乳期飼餵高濃度的日糧。對於第一胎母豬而言,將鈣磷水平分別提高到1.2%和1%。

2. 分娩前10d注射高達100000IU的維生素D3,對分娩前3周的母豬注射50000IU維生素D3,分娩後第2周再重複注射一次。

3. 後備母豬不要配種過早。

4. 為妊娠後備母豬提供鍛鍊的機會,增加運動量。

5. 在哺乳期最大限度的增加豬隻的採食量。

母豬是豬場最重要的資產,是豬場最重要的的生產工具,平時一定要悉心的照料和精心的維護,才能為我們提供更好的養殖效益。


光華生物集團


母豬生育不容易,一般懷胎數量較多,身體負重大,每當看到懷孕母豬拖著重重的身體就感覺心疼。那麼有哪些原因導致母豬產子以後站不起來?又該如何預防?

首先,母豬在懷孕期間需要大量的營養攝入,如果營養攝入不夠,會造成母豬體內缺鈣,這是很多母豬產後站立不起來的原因。主要是飼養的飼料中營養搭配不當造成,飼料缺少鈣含量。其次,由於母豬在懷孕期間,胎兒對母豬營養的大量吸收,造成母豬血鈣濃度下降。由於一些母豬本身體質較弱,吸收營養能力不足、不及時造成。

最後,產後的情況。母豬產後,沒能得到及時大量的營養補充,再加上幼仔吸奶量的加大,母豬補鈣能力跟不上幼仔的攝入速度造成。預防與治療:病症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叫喚反應遲鈍、食慾不振、不能站力等。所以平時應該加強飼料鈣的攝入量,特別在母豬懷孕、生產、哺乳期,都要注意對其鈣的補充。如果病危減輕,可以注射維丁膠性鈣5ml肌肉注射,間隔天數注射3次左右。如果病情加重,應該到農資店詳細詢問幫助和治療。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歡迎下方留言,喜歡就點贊、關注,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