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中國電視劇市場在上半年“無爆款”的哀嘆中,迎來了鉅製的抗戰傳奇大劇《愛國者》。從已播前幾集透露的信息來看,《愛國者》製作精細考究,風格鮮明,劇情跌宕且懸念重重,還不乏諜戰氣質,是柳雲龍的《風箏》收官後的又一部精品。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愛國者》由董俊擔任製作人,龔朝暉執導,汪海林、吳天、王剛、趙帥典、康丁組成編劇團隊,張魯一與佟麗婭領銜,蘆芳生、田雨、孟召重、葉靜、郭秋成、孟阿賽、康磊、陳昊、周密、付枚、夏星等聯合主演。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故事講訴了“九一八”事變前,共產黨員宋煙橋奉命尋找東北神秘抗戰力量“顏紅光”,沒想到任務一開始就面臨好友犧牲、叛徒出賣、組織失聯等一系列問題;“九一八”事變後,宋煙橋終於找到了“顏紅光”,並在“顏紅光”犧牲後扛起了這面英雄旗幟,扮演“顏紅光”一角引領抗聯繼續戰鬥,在東北白山黑水和林海雪原立下奇功。

《愛國者》正是取材於東北抗聯的真實故事,汪海林、吳天、王剛、趙帥典、康丁組成編劇團隊,經過多年調查走訪,歷時六年才完成《愛國者》劇本的打磨。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傲慢與偏見:與抗戰神劇決裂

故事以《愛國者》為名,口氣似乎有點大。此前,法國導演埃裡克·羅查特、美國導演羅蘭·埃默裡都曾做個這個命題的電影,前者講訴的是一個八十年代的諜戰故事,並獲1994年戛納金棕櫚提名,後者則以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沼澤地的老狐狸”本傑明·馬丁為原型,講訴了梅爾·吉布森飾演的父親為保護家園投入獨立戰爭的故事,此外,美國漫威超級英雄、第三任美國隊長傑弗裡·梅斯又名愛國者。

以東北抗聯英雄為底色的故事,絕對配得上“愛國者”這個稱號。故事從“顏紅光”的尋找,到“顏紅光”的犧牲,再到宋煙橋扛起“顏紅光”的旗幟,將一個“顏紅光”,演繹成千千萬萬個“顏紅光”,從一個人的抗戰,演繹成為無數“顏紅光”的抗戰,箇中民族氣節與精神傳承,比起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英雄本傑明·馬丁,有過之無不及。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其實《愛國者》最大的敵人不是“傲慢”,而是“偏見”。中國電視劇市場在經過“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無敵飛刀”、“利箭開掛”和“石頭炸飛機”等離奇情節的浸染後,抗戰題材已然打下了“神劇”的烙印,各種光怪陸離的“神情節”一面讓觀眾嗤之以鼻,一面又讓網友趨之若鶩,甚至有網友熱衷於挖掘並製作離奇的神劇段子,供網民掀起吐槽的狂歡。現如今,對抗戰類型劇的“偏見”,遠超青春、言情、家庭倫理、職場和仙俠劇等類型。

《愛國者》早期是個不無傳記色彩的抗聯英雄故事,可惜當年神劇當道,擾亂了資本的判斷,加上“四星變兩星”,投資市場經歷了一輪低谷期,《愛國者》一耽擱就是六年。製作人董俊透露,《愛國者》曾遭遇三次籌組、三次解散的困境,其中一次導演都定了,但導演提出拍攝計劃在橫店完成拍攝,董俊果斷停止了與這位導演的合作,她不能忍受一個東北林海雪原的傳奇故事,被拍成一個湊乎的抗戰神劇。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所幸主創團的的堅持得到了回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和抗戰神劇決裂的嚴肅抗戰故事。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從個體抗戰到群體傳奇

從片方宣發物料來看,《愛國者》的定位應該是抗戰傳奇劇,但我們從前幾集的劇裡,看到的分明是諜戰劇的節奏。

張魯一飾演的宋煙橋,其任務是到地下交通站(教堂)取接頭信物黃銅鑰匙,然後聯繫上東北抗戰力量“顏紅光”,說服他加入我黨。沒想到任務的開始就出了問題,為了查明真相,宋煙橋設計入獄,勇鬥滿鐵警察署,肅清了叛徒,重建瀋陽地下組織。這部分故事既有敵我暗鬥,也有內部叛徒或臥底的鬥爭,本身就是地下鬥爭的狀態,具有典型的諜戰構架。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不僅如此,編劇在諜戰氛圍裡,還兼容了偵案元素來豐富人物並強化情節。宋煙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入獄行動,看上去像是一場自殺性行動,其實是經過精算設計的。他對越獄的路徑規劃,時間規劃,裡外配合都進行了精密而周祥的設計,甚至連給自己注射的瘧疾病原體的潛伏週期和發作時間,以及需要注射奎寧的時間都演算過。這樣的頭腦,使這一人物更像是“福爾摩斯”。相信同樣的頭腦風暴和精密設計,還會在後邊甄別叛徒時派上關鍵用場。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與此同時,“計劃不如變化快”的調性早在第一集就埋下伏筆,宋煙橋要面對的不僅是明面上的敵人,還要面對各種變數和未知,危險有來自敵方的,也有來自內部自己人的。尤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女主角,即佟麗婭飾演的瀋陽地下黨外圍成員舒婕。以目前狀況百出的情況看,宋煙橋的越獄行動必然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 “自投羅網”的宋煙橋凶多吉少,必須見招拆招才能逃出生天。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按照目前透露的故事梗概軌跡,宋煙橋是“九一八”後才輾轉哈爾濱時,才找到“顏紅光”的,在此之前,他以尋找“顏紅光”的任務為由頭,行的是肅清叛徒重建瀋陽地下黨組織之實。換句話說,宋煙橋在瀋陽的諜戰,不僅要持續到他越獄成功,瀋陽亂局的真相浮出水面,且至少要一直持續到他輾轉哈爾濱。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發生在1931年東北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華的開端,也是抗戰的開始,在此之前,抗戰還未提上全民日程,局部抗戰也僅以“顏紅光”式的個人鬥爭為代表。而“顏紅光”的鬥爭,雖然正氣浩然,鼓舞著東北民眾,但多少有點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這也是宋煙橋受命要找到並說服“顏紅光”,加盟我黨抗戰大流的原因,即納百川以成河流。而隨著“九一八”後抗戰的爆發,東北人民的抗戰從地下狀態轉到地面狀態。

故事的傳奇性主要集中在後半程,隨著“顏紅光”的犧牲,宋煙橋從尋找“顏紅光”變成繼承“顏紅光”,他高舉“顏紅光”的旗幟,把自己變成“顏紅光”,繼續打造“顏紅光”的抗戰傳奇。不僅如此,他的壯舉鼓舞並影響著抗戰激流,讓東北散落的抗戰力量大受鼓舞,不論貧富貴賤,不論英雄出身,紛紛匯聚或加盟到“顏紅光”的抗戰洪流。這是一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象的幾何變量,“顏紅光”由一個人的傳奇,演變成了一整個東北抗戰群體的傳奇,甚至是一整個中國抗戰史的傳奇。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堅持且敬畏:胸中懷著一團火

在任何一個劇作發達的國家,戰爭題材都是考驗這個國家創作力和工業水平的重要陣地。按理說經歷了十四年抗戰、三年解放戰爭的中國,並不缺題材動力和故事源泉,可惜這些年我們的市場被抗戰神劇搞壞了胃口。話說回來,此前我們的市場還是湧現了不少優秀作品的,比如李幼斌領銜的《亮劍》,王寶強領銜的《我的兄弟叫順溜》,再比如康紅蕾執導的《我的團長我的團》,以及孔笙執導的《生死線》等。

所幸《愛國者》有製作人董俊等主創的堅持,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版《愛國者》。很難想象,《愛國者》當初要是妥協,將就著橫店拍攝,會是什麼樣一個局面。這也正是中國當代電視劇問題的所在,有太多的妥協,有太多的將就。明明是東北白山黑水間的傳奇,明明是林海雪原上的詩史,硬生生與江南丘陵嫁接,黑土地的冰天雪地變成四季常青的青山綠水,這樣一來,人物的土壤何在?地域的風情何在?製作的底線何在?創作的精神何在?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當然,將就也不全是片方團隊的問題,也有與編、導、演的各方問題。現如今的演員、導演都流行賺快錢,容易賺的錢和艱苦的錢同時放在那裡,自然首選容易賺的,久而久之不願吃苦成為業界常態。像《愛國者》這樣需要在冰天雪地裡長期拍攝的故事,光一個冬季外景地就足以讓一大批演員甚至導演望而卻步。我的一位製片人朋友曾跟我透露,他們一部要在嚴寒氣候裡拍攝的戲帶導演去勘景,導演嫌天冷躲在車裡不願下來,朋友一看這情況,賠錢也要換導演。不換怎麼辦?導演都如此,更何況養尊處優的演員了。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群演雪原拍攝

《愛國者》最終鎖定龔朝暉執導也是件幸事。龔導中戲表演系科班出身,演員時代在葉京、李少紅影視作品裡表現不俗,他的導演處女作《反貪局長》是反貪題材開山之作,最近一部作品《異鎮》是中國首部杜比5.1環繞立體聲電視劇,他不僅有情懷擔當,還是一位有探索的影視人。此外,他還是一位極限運動愛好者,國家D級滑翔傘運動員,樂於冒險,吃得了苦頭。據說在東北鳳凰山看景,車在冰雪地裡打滑險些出事,大家山窮水盡疑無路,他一轉身就駕著雪地摩托上去了。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導演雪原拍攝場面

導演如此,演員也是如此。據說張魯一是第一個確定的演員,為了這位在艱苦環境裡始終不屈不撓的傳奇英雄,他不吃不睡暴瘦到120斤,直到身形、面頰和忍飢挨餓的人物形象吻合。新疆姑娘佟麗婭看了這個劇本,二話沒說火線加盟。兩位主演在劇中有大量的槍戰、動作和爆破戲,他們堅持親自上陣,沒用一個替身。有兩位大腕主演以身作則表率,其他演員同樣不在話下。

《愛國者》:戲裡戲外都熱血,拒絕神劇亂入

看得出《愛國者》是一部心存敬畏的良心大劇,他們敬畏英靈,同時也敬畏自己的職業。正因為如此,不論演員還是幕後的導演、編劇、製作人還是臺前一眾演員,似乎都胸中燃著一腔熱血,這股熱血既是他們驅散嚴寒,對抗艱苦環境的武器,也是最終點燃人物的火種。按照目前的走勢,《愛國者》無疑是開年以來第一強情節劇,也是首等精良製作,很有可能打破半年來“無爆款”的劇荒,成為撬動市場熱情的傳奇大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