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房地產開發商如何度過今年銀行的“錢荒”?

Mr_陌陌


地產商渡過錢荒的方式太多了。

這裡舉幾個例子吧。

第一種、尋找更多融資渠道。

不少房企早就不依賴銀行貸款這一條路。在信託資管等方式受阻的情況下,他們還有其他渠道,比如股權融資,比如海外融資等。其中海外融資門檻比較高,大開發商要更吃得開。

第二種、加快銷售。

今年三四線城市依然火爆,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本地房企和全國性的房企,加快收割三四線樓市行情非常重要。比如恆大,錢荒對它幾乎沒什麼影響,它在全國200多個城市都有項目,一盤棋下,資金週轉沒什麼問題。

第三種、合作開發

有些開發商拿了地無更多資金開發,會選擇與其他開發商共同開發。

第四種、一些違規操作。

逼急了還是會鋌而走險的。去見以來,環京片區調控異常嚴厲,重倉佈局環京樓市的開發商都吃了大苦頭。為了加快回款,部分開發商搞以租代售、全款分期、超低首付墊資套取銀行房貸等等。

最近不少開發商都公佈了2017年財報,其中負債率和淨利潤率這兩個指標都更加漂亮。其中萬科的負債率更是低至個位數,恆大等其他房企也明顯下降。至於淨利潤率,靠前的房企普遍增長。一定程度上說明,開發商的前瞻性工作做的還是不錯的。

我是樓市微觀察,每天至少回答兩個問題,歡迎點贊關注我。


樓市微觀察


以我的切身體會,就我之前接觸的開發商,以我自己的所在城市三線偏四線洛陽來看,今年開發商還真的不存在什麼“錢荒”。



最嚴重的錢荒是在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基本上小開發商在那個階段已經快餓死了,但是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峰迴路轉,房價一路飆升,垂死的小開發商都已經涅槃重生,賺的盆滿缽滿。

那麼就目前的調控手段來看,很快會收縮貸款規模,也許在未來的一年內會有錢荒出現。

開發商怎麼應對錢荒?各有各的對策,站在我這種屌絲客戶經理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手段。



國內市場,由一二線城市轉戰三線四線城市。

一線城市土地飽和,拿地難,地價高,這也是房價高的一個因素。加上調控政策,放貸難,成本高,回款難,不如轉戰三四線城市,地價低,大開發商的品牌效應也可以提高銷售價格,擴大利潤空間,彌補一下銀行回款慢帶來的資金壓力。而且目前三四線城市銀行房貸放款還在正常進行,雖然有利率上浮,但是並沒有影響開發商的回款,對其資金鍊構不成影響。



轉戰海外市場,這個目前看來有點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不能算是個好手段。

比如大開發商某某園,在馬國做了幾個高檔盤,宣傳力度很大,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身邊好幾位土豪都去買了,然而付款環節卻遭遇了尷尬,錢匯不出去!具體政策不說了,反正就是國內的錢不允許打出去。但是這個策略沒什麼錯,道路雖然崎嶇,也許將來走的通。

就是這些,拙見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