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要研究中國歷史,那麼請到日本去。”中國人這麼說,也是無奈的。

因為,日本1000多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曆代文物近200萬件,僅東京國立博物館一家,就藏有中國文物珍品9萬餘件。

中國書聖王羲之的珍品真品的摹拓本,諸如《妹至帖》、《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聖教序》全都在日本。

看到這裡,國人心裡一定不好受,不過慶幸的是我們手裡還是留下幾件書畫的國寶。這就要感謝一個人,他叫張伯駒,中國第一收藏家。

說他是中國收藏界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最高峰,一點也不過分。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有人說:張伯駒這個名字,要麼,你不知道,知道了,你就永遠無法忘記。

真的是這樣嗎?我想是的,如果你聽說過這位傳奇人物的傳奇故事,那麼,張伯駒這個名字你一定不會忘記。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肆意汪洋,淡然如水,隨性如風.......公子如斯,他才高情妙,卻傾心青樓女子,年輕時富貴無雙,一擲千金,後散盡家財,收藏古書字畫,全部捐獻給國家,晚年卻過得卻悽風苦雨,落魄不堪,一無糧票,二無戶口,老死在一間破舊老屋中,他便是被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

都說收藏這個行業需要眼力、財力和魄力,再加一點運氣。另外,收藏就要藏精品,最好是精品和人品俱全。

張伯駒就是這樣的一位鑑藏家。若論收藏品的稀缺性和珍貴价值,他收藏的有中國第一帖——西晉陸機的《平復帖》,中國第一山水畫——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唐代詩人李白的手書《上陽臺帖》,杜牧唯一傳世手書長卷《贈張好好詩》,中國第一位女畫家五代楊婕妤的《百花圖》,范仲淹唯一傳世楷書長卷《道服贊》和黃庭堅的《草書》等118件。

不免俗的說,其中任何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稀世國寶。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隋 展子虔《遊春圖》卷 絹本設色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唐 杜牧《張好好詩》卷 紙本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唐 李白 《上陽臺帖》卷 紙本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北宋 蔡襄 《自書詩》卷 紙本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元 錢選 《山居圖》卷 紙本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宋 徽宗《雪江歸棹圖》卷 絹本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明 文徵明《三友圖》卷 紙本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明 周之冕 《百花圖》卷 紙本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宋 高宗書 馬和之畫《詩經·節南山之什圖》卷 絹本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清 吳歷《興福庵感舊圖》卷 絹本

然而,自上世紀50年代起,張伯駒、潘素夫婦將收藏30年之久的重要書畫名跡100多件陸續捐獻給國家,如今,故宮博物院頂級書畫藏品中,他的捐贈佔了半壁江山。

曾被張伯駒先生收藏,現已成為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的古書畫:

張伯駒與潘素惟一的女兒張傳綵老人笑眯眯的開玩笑說:“這幾樣東西父親隨便留給我們一件,就夠我們幾代人吃不完的,那可是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啊!”

“很多人不理解父親,把好大一座房子賣了,換了一個帖子,再把這個帖子捐出去,到底為的是什麼?但我能理解他,我真的能理解他。”張傳綵老人很平靜地說:“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個愛國家的人,他認為這些文物首先是屬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只要國家能留住他們,他付出多大代價也在所不惜。”

收藏緣起

張伯駒出生於貴胄豪富之家,1925年他辭去在舊軍隊中的一切差事,解甲從商,子繼父業,後任鹽業銀行常務董事。也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濟後盾,生計無憂,才使得他後來醉心於文化。

1927年,張伯駒正值而立之際。一次,他到北京西河沿兒的鹽業銀行,半途拐到了琉璃廠,在出售古玩字畫的小攤兒旁邊溜達。

一件康熙皇帝的御筆書法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見上面的四個大字“叢碧山房”寫得結構嚴謹,氣勢恢宏。

雖然那時張伯駒對收藏尚未入門,但由於深厚的舊學根底,其眼力已然不俗。他沒費思量就以一千大洋的價格將其買了下來。

回去後,他愈看愈愛,遂將自己的表字改為“叢碧”,並把弓弦衚衕的宅院命名為“叢碧山房”。這是他一生中收藏生涯的開始。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張伯駒在叢碧山房花園內

從此,張伯駒為了收藏文物,大把地花錢。可是,在他母親看來,他是個不成器的叛逆,“家裡什麼事情都不管,也不出去做官,只知道花錢買字畫,唉,隨他去吧”。這年,張伯駒三十歲。在他母親的眼裡,他是十足的“敗家子”,不可能使家業中興。

的確,這個正在中落的豪富之家最終傾家蕩產。

購藏《平復帖》

《平復帖》為晉代陸機書法作品,有“法貼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1936年張伯駒得知消息《平復帖》的收藏者溥儒將韓幹名畫《照夜白圖》賣於他人,流落國外;為了不讓《平復帖》重蹈覆轍走上不歸路,張伯駒通過朋友與溥儒商量,表示自己願意出價收藏。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韓幹《照夜白圖》

溥儒開出20萬大洋的價碼,張伯駒拿不出20萬大洋,只好暫時放棄,但力勸溥儒不要成為罪人,讓國寶流落異國。張伯駒寫道:“不過我也是備下一案,以免此件流出國外。”1937年,張伯駒又拜請張大千從中斡旋,表示願以6萬大洋收藏《平復帖》,但溥儒仍執意要20萬大洋,這事再次擱下。這年春節前,溥儒母親去世,需大筆現錢籌辦喪事。正應邀在故宮博物院鑑定古代字畫的張伯駒經傅增湘從中斡旋,雙方商定了4萬大洋的價碼。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陸機《平復帖》

所謂一家好女三家求,何況一副稀世國寶?據說《平復帖》剛一落到張伯駒的手中,他隨即將它供奉起來,頂禮膜拜。

變賣15畝豪宅,只為這幅畫

《遊春圖》,傳世古老的卷軸畫,隋朝畫家展子虔所作,為歷代鑑賞家所珍視。1945年,溥儀被俘,混亂中不少珍貴文物散落民間,《遊春圖》被北京一古玩商馬霽川從東北覓得。1946年,張伯駒得到消息,馬霽川正為稀世珍寶《遊春圖》尋找買主。張伯駒立刻建議故宮博物院出面收購,長久得不到回應後,張伯駒擔心夜長夢多國寶流失,決心個人出面購買。而此前,張伯駒剛以110兩黃金收購了范仲淹的《道服贊》。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遊春圖

為收購國寶《遊春圖》,張伯駒忍痛將位於弓弦衚衕一處心愛的豪宅似園賣給了輔仁大學,這是張伯駒最喜愛的一所居處,住了十餘年,此宅原為清末當紅大太監李蓮英所有,廊宇建造仿排雲殿規模,當年落成之日慈禧太后曾大駕臨幸,宅院佔地15畝,大小院落四五個。

據馬未都估算,這個宅院要是擱到現在,光拆遷就得一個億!

就是這樣一座豪宅還是不夠換回這張稀世名畫,其妻子潘素變賣了自己的首飾,才將《遊春圖》購得。在動盪年代,50多歲的張伯駒為避免書畫流失海外,就這樣耗盡了萬貫家財。

捨命不捨畫

1941年,張伯駒遭人綁架,綁匪是汪精衛手下的師長,他們向潘素索價300萬偽幣,不然就要撕票。綁架者明顯是衝著張伯駒的錢財來的,但張家的錢其實大部分都變成了那些珍貴的字畫了。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就是變賣字畫,拿錢贖人。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張伯駒連日絕食,但求見夫人一面。夫妻二人得見時,張伯駒已憔悴不堪,潘素不免悽然淚下,然而張伯駒已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他悄悄關照潘素:自己寧死魔窟,絕對不許變賣所藏古代書畫贖身。就這樣,張家與綁匪僵持了近8個月。見敲詐無望,綁匪只好將贖身價格降到40萬。潘素經過多方借貸,終於湊齊贖金,把張伯駒贖出來。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的確,收藏一種經歷亦是一種人生。但在張伯駒看來,收藏更是一種情懷,赤子愛國情,淡泊名利心。在歷經千百年滄桑的古物面前,我們是多麼渺小、脆弱和無奈的短暫生靈!當我們真正領悟到莊子對“物役”“物累”的超越,老子“清淨、無為、柔弱、不爭”以及“抱一、寡慾、自然、玄妙”的要旨;然後以平淡、自然、本真的心態重去收藏。那麼,真正的收藏才剛剛開始!

▌招商郵箱:[email protected]

▌招商電話:186 823 823 82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中國收藏第一人,他賣掉15畝的豪宅和老婆的珠寶,不要命,只要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