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些國家自己不發行貨幣使用他國貨幣,那他們是從哪裡得到錢的?

guai66


前段時間的新聞:津巴布韋開始使用其他國家的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原因在於通貨膨脹過高,金融體系已經崩潰;

實際上,除此之外,歐元區的很多國家也沒有自己的貨幣,而是使用歐元作為統一貨幣;

那麼如果他們使用其他貨幣的話,那麼如何獲得這些貨幣呢?

1)僑民所匯款;

2)國家借款,如發行債券等;

3)外商投資;

4)貿易盈餘;

5)其他非正常途徑,如地下錢莊,黑市交易等等

基本上就上述幾種途徑了;

不過對於歐元區的國家;

有歐洲央行管著;

實際上和一般的國家內部差不多;

按照中國來說,人民幣如果相當於歐元,那麼歐元區的國家就相當於各省。

省分行用錢當然也不能隨便用,得向中央銀行申請;道理是類似的。


以股易金


主要是通過已有國家外匯儲備、出口貿易、外來遊客旅遊收入獲取。像這樣的國家還是有一些的,比如津巴布韋、厄瓜多爾等,都是因為高通貨膨脹,本國自身貨幣失去信用,最後選擇美元作為主要流通貨幣。還有不少國家,雖然自己也發行貨幣,但美元、歐元等也可以流通。


1、他國貨幣從哪裡來?比如美元,顯然,美國不會那麼好心,印刷大量的美元白白供你使用,使用美元作為流通貨幣可以,美國還巴不得呢,但必須通過等值交換獲取美元。比如津巴布韋,雖然選擇美元作為流通貨幣,但由於美元稀缺,取款機經常沒有現金可,因此規定每天從銀行和取款機取款不得超過1000美元,並將出境資金限額從5000美元降低至1000美元。

比如厄瓜多爾,宣佈美元化政策後,也十分擔心沒有足夠的美元來給國民兌換原有貨幣,後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美洲開發銀行和安第斯開發公司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在2000~2002年期間提供22億美元的貸款支持,才讓其渡過難關。



2、放棄本國貨幣也是無奈之舉。首先放棄本國貨幣時,雖然可以以一定比例兌換美元,但這個比例往往很低,所以可能會讓很多人畢生的積蓄打了水漂;其次貨幣是一種基本的宏觀調控工具,自己不發行貨幣,意味著自己無法實施有效貨幣政策;再者,當他國發生經濟危機時,自己使用他國貨幣,也會連帶承擔經濟風險。


藍藻能源


從貨幣流通角度上,個人認為,自己不發行貨幣而只使用他國貨幣,一般來說,本國內的市場主要靠以物易物方式,若本國國內市場也沿用他國貨幣,可以推導出,本國國內市場貨幣緊缺,本國毫無疑問是窮國。而本國使用他國貨幣流通,一般情況下也只能是靠國際貿易,使用本國資源與他國貨幣交換,由此可以得出,本國經濟會一直髮展不起來,一直窮下去。即便是國內經濟單一,如石油國家,從事石油產業的人員與本國所有國民相比,仍然是小比例,因此仍然是窮國。其實,貨幣作為一個國家的主權象徵,沒有貨幣發行權,本身就是受制於人,不可能談什麼發展了。


呵呵說吧


老漢是銀行人,這個問題略懂略懂。

你這個一些國家用的跟不準確,目前知道的沒有自己貨幣的國家只有一個,津巴布韋,而且之前他們是有的只不過後來取消了。

津巴布韋為什麼不再發行自己的貨幣?

其實最早津巴布韋發行自己的貨幣,叫津元,之前是非常牛的,1980年獨立之初和美元的匯率是1:1.47。後來在2000年因為推行土地政策,國家的支柱產業農業、旅遊業、採礦業崩潰,發生嚴重的經濟滑坡,為了挽救收入,開始大量發行津元,一度淪落到幾十億面額的貨幣,給誰誰都不要,最後乾脆取消了,用別的國家的。2009年津巴布韋宣佈退出法定貨幣,可以用國外的九種貨幣,就是自己的貨幣沒有了,很尷尬!

沒有自己的貨幣,那他們的錢從哪來?

這個事就比較好說了,其實流通用的紙幣和硬幣等本身不能稱為貨幣,只是一種貨幣符號,本身沒有價值,只是在流通中作為一種交換價值符號。只要國家有流通,市場不閉塞,那麼別的國家的貨幣通過投資,消費等等途徑都可以進入市場領域,很容易理解。

日常用的貨幣,並不是狹義的貨幣,不具有價值,也不能作為等價交換物,只是因為有流通的存在而衍生出的貨幣符號,行使流通的功能,雖然他自己不發行,但是有等價物的存在,自然就有“貨幣”的流通。

關注銀行老漢,互相分享學習,來波轉發評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