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比特幣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

聚朋友之縱橫中外


這個問題我一定要回答,別攔著我!

首先,”比特幣“挖礦是怎挖的

比特幣是一中虛擬貨幣,基於區塊鏈技術。如果我們簡單地把區塊鏈的區塊比作一個個的賬本,那麼”挖礦“就是“打包”過去十分鐘整個區塊鏈網絡的交易,把這些交易寫入新的區塊,那麼就“打包”完成,那就是完成了“挖礦”。完成了挖礦之後就獲得了系統分發給你的比特幣。這就是比特幣“挖礦”比較簡化的說法,當中的原理和運行還是相當複雜的。

如何分配“打包權”

比特幣的價格超過2w元一個,每一次獲得“打包權”,完成工作就會獲得12.5個比特幣(會隨時間遞減),獲利可謂相當豐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要有利潤的地方就有人。網絡上礦工眾多,那麼如何確定應該分配給哪個礦工去做這事呢?

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採用這種方法:採用一種叫“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簡稱POW)機制,即工作量的證明。

這種方法通常來說只能從結果證明,因為監測工作過程通常是繁瑣與低效的。這是用來確認你做過一定量的工作,但是監測工作的整個過程極為低效,而通過對工作的結果進行認證來證明完成了相應的工作量,則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式。

我們可以比喻成,要證明您會開車技術好,企業不可能給您幾天時間,跟著您在市區上走。但是,你可以提供駕駛證和之前在公交車公司當公交車司機的工作證明, 來說明您得能力。你要獲得這個能力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企業驗證卻非常簡單。

比特幣這種加密系統所使用工作量證明機制的證明是哈希現金,需要算出對應的哈希函數。哈希現金是一種工作量證明機制,它是亞當·貝克在1997年發明的,主要用於抵抗郵件的拒絕服務攻擊及垃圾郵件網關濫用。在比特幣之前,哈希現金被用於垃圾郵件的過濾,也被微軟用於hotmail等產品中。

對於比特幣這種加密系統所使用的哈希函數,它需要具備以下的性質:

1. 免碰撞,即不會出現輸入x≠y,但是H(x)=H(y)

2. 隱匿性,也就是說,對於一個給定的輸出結果H(x),想要逆推出輸入x,在計算上是不可能的。

3. 不存在比窮舉更好的方法,可以使哈希結果H(x)落在特定的範圍。

比特幣在區塊鏈的生成過程中使用了POW機制,一個符合要求的區塊哈希函數由N個前導零構成,零的個數取決於網絡的難度值。

要得到合理的區塊哈希碼需要經過大量嘗試計算。當某個節點提供出一個合理的區塊哈希值,那就是說明該節點確實經過了大量的嘗試計算,那麼系統就把”打包權“分配給該節點(礦工)

當然這不能得出計算次數的絕對值,因為尋找合理hash是一個概率事件,所以當節點(礦工)擁有佔全網n%的算力時,該節點基本上就是有n/100的概率找到區塊哈希。那就是意思上說比拼算力。

當能不能記住前面幾個0,然後可以使用呢?不能的,因為難度值不一樣, 0的數量就不一樣。而且要證明的數是一個哈希碼,而且需要驗證的工作量證明非常龐大,基本上無法造假。

只存在一個方法:窮舉!

那麼意味著,你不僅要算出你的哈希值,還需要對比對不對,如果不對的話繼續算。

所以需要大量的顯卡進行大量的並行運算,獲取哈希值。讓我們來看看,礦場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這些礦場都是用很貴的顯卡來算,他們的算裡是人工的N倍。如果單靠人力,算十年都沒有它們工作一小時的工作量大。

所以,題主,真的不要想了


太平洋電腦網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比特幣的挖礦對於不同的礦工而言是一種競爭記賬權的合作記賬行為,在合作的大框架下有序地競爭。也就是利用電腦硬件計算出比特幣的位置並獲取的過程稱之為挖礦。

挖礦既能生產比特幣,又能保障交易信息,下面來具體解釋挖礦。從作用來說,挖礦不僅可以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而且還可以保護比特幣交易安全、防止欺詐交易。從過程來說,比特幣網絡是一個點對點的支付系統,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交易程序進行交易。

從熱點板塊吸納資金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熱點雖然偏向大盤股,但整體上較為凌亂,沒有一個特別集中的絕對主流和標杆板塊,有色、鋼鐵、煤炭、銀行、保險等都有資金介入,但由於場內存量資金有限的本質,造成對於這些權重較大的板塊推動起來流暢度明顯不高,賺錢效應則同步回落。也就是說,這些板塊之間也未形成很大合力,請投資者務必獨立進行交易決策。

隨著無現金社會的有序推行,紙幣必然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最終數字貨幣實現生產力的微小變動和計算能力難度所匹配,這或許就是人類貨幣的最終形態吧!


歐界傳媒


虛擬的東西就得在虛擬的平臺上找,在現實生活中怎麼能找到呢?今天B小編簡單講講挖礦那點事~

不挖就沒幣 這是什麼操作?


挖比特幣對於比特幣持有者來說其實很遙遠,不用知道比特幣怎麼挖出來的,拿錢去買就行,但是,只有持續挖礦,市場上才能有幣可交易,所以說挖礦還是很重要的。

挖礦其實是把比特幣交易信息添加到公共賬本的過程,你解讀出了交易信息,就獲得相應的比特幣作為報酬。

關於挖礦的基礎知識

一般來說,挖礦很複雜,尤其是挖比特幣。首先是要有礦工,這些人知道怎麼買功能強大的顯卡,操作一排排的計算機。他們日以繼夜的計算,像黃金礦工一樣層層挖掘,比賽結束時獲得比特幣獎勵。

挖礦有風險,開礦場需謹慎,挖礦不僅需要強大的顯卡,還需要大量的電力,強大的散熱系統和穩定的網絡,最後有沒有收益都不能保證。

為什麼我們要挖礦?

比特幣和傳統貨幣不同,美元和英鎊這種法幣由央行和金融機構管理,進行轉賬交易時這些機構也同時參與,而比特幣只在分佈式賬本中進行交易,每一項交易就儲存在比特幣的全球網絡節點中,不可複製,不可篡改。

所以每個儲存數據的節點都會有相應的獎勵,目前已經開採的節點有1700萬個,比特幣總量只有2100萬個,意味著還有400萬個比特幣待開採。

數字風暴中挖礦

數字貨幣挖礦並不是像挖黃金白銀那樣,引爆礦山,或者鑿通隧道來獲得。礦工們下載運行特定的挖礦軟件,或者加入礦池和其他的小夥伴一起挖礦,通過“工作量證明”來證明自己的計算是正確的,這需要礦機,也就是挖礦的計算機不斷重複猜測一個特定的數,只有猜中了這個異常變態的長整數,才能拿到獎勵——比特幣。

但是在設計之初,中本聰設計比特幣區塊鏈時,就把挖礦難度設定為與日俱增,越到後面越難挖,這就是單個礦工加入礦池的原因,大家一起挖才有動力嘛。2100萬個比特幣要挖完,估計要到22世紀了。


B圈區塊鏈


  比特幣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由於計算的就是比特幣本身,所以通常把比特幣挖礦計算過程就是比特幣的發行過程。

  比特幣挖礦主要是消耗計算資源來處理比特幣交易,為了保證網絡安全以及保持網絡中每個人的信息同步的過程,也屬於區塊鏈的一種。比特幣挖礦可以理解為是比特幣的數據中心,比特幣區別在於其區塊鏈完全去中心化的設計,由於礦工在世界各國進行操作的,從而導致沒有人可以對網絡具有控制權。

  因為它也是一種用於發行新比特幣的臨時機制,所以隨著比特幣價格近幾年價格不斷上長,對於挖礦的礦機質量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價格也變得越來越高。玩過挖礦的朋友都知道,一臺礦機的主要成本也在顯卡上,搭載的顯卡越好、越多,挖礦計算能力就會越高。除了大家所知道比特幣礦機外,為了適應這些需求,比特大陸還推出萊特幣礦機、達世幣礦機,這些以螞蟻礦機。據比特幣挖礦的朋友反映,螞蟻礦機和比特幣礦機相比,運行穩定、售後服務好,非常受消費者喜歡。

  比特幣挖礦計算,從簡單方面來說,通過你計算機運算的來解決固定算法的加密問題,從而確保網絡交易正常進行。整個比特幣網絡系統的安全得到保證,比特幣網絡系統會給礦工發放獎勵,是根據礦工貢獻算力的大小來給不同的獎勵。

比特幣挖礦計算主要經過三個發展過程:第一階段是探索期,主要是使用普通電腦的CPU進行挖礦;第二階段是成長期,開始通過使用大量高性能的顯卡進行比特幣挖礦;第三階段是成熟期,利用區塊鏈技術,特別是螞蟻礦機的推廣,CPU、高性能CPU開始逐漸退出了比特幣挖礦市場。

關注高度財經,免費得區塊鏈糖果~~~


高度財經


你要盈利的話,當然要靠計算機啦,還是那種專門為比特幣算法開發的ASIC芯片礦機才可能挖得動。

如果你僅僅為了娛樂,你用紙筆墨也是能算出來的哦。

挖礦程序的實質是計算Hash值,靠得就是SHA-256算法,即大量的【整數】運算,所以靠手算也是可能實現挖礦的哦。具體算法如下:

SHA-256算法把之前64bit的區塊數據整合成加密數據併產生了32bit的輸出,但是同樣的工作需要進行64次操作才算是一次完整的SHA-256計算。下圖展示了把8個4bit的輸入(A到H),展開或分別進行對應的運算從而產生新的值,週而復始運行64次,最後得出的結果需要符合最高20bit為全零才能算做有效算力。

上圖中你可以看到,A~H產生新值並非簡單循環右移,是在右移的過程中引入了對應的非線性計算(深藍色格子的運算)來獲得新A值,這種算法就能大大提升了計算難度,下面我們逐個來講下這些值到底怎麼得來的。

Ch值由E決定,如果E=1,則作為新F值;如果E=0,則作為新G值。

Σ0值就是轉換A的值並且相加,得出除以2以後的餘數,其實就是A向右移2、13、22位。

Σ1值也是同樣原理,只不過變成了右移6、11、15位

Ma值主要和A、B、C三個值有關,如果ABC上都是0或1,輸出0,如果是2或者3就輸出1

Wt值是由輸入的數據決定的,也就是本區塊產生第t個word,Kt值則是由由每一輪運算定義第t個密鑰

顯然一鍵,沒經過一輪運算,只有A和E數值發生了變化,但是你要記得一共有64輪計算,最後的結果千變萬化,所以這個就是比特幣挖礦算法的工作量證明方式,不停計算已獲得正確答案獲取獎勵。

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比較熟悉這個算法的人用紙筆計算一輪需要1005秒,以這個速度計算一個完整的比特幣區塊(128輪)需要連續計算1.5天,算力只有可憐的0.67hashes,然而1KH/s=1000hashes,現在的礦機算力是TH/s級別,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等你手算出來一個結果,估計專業礦機早就算出了無數個正確答案。


超能網


比特幣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尤其是挖礦的部分。比特幣挖礦就是在算一個sha256哈希值,直到哈希值能夠滿足條件。即 Hash(…) >= target

那麼你就會問了,既然是很簡單的重複計算,計算機應該很在行才對,效率應該很高才對,為什麼一直算不完呢?雖然說現在計算機已經非常厲害了,但是相比計算的空間,簡直是不足一提。sha256有256個二進制位,所以sha256的組合有2的256次方等於1.1579208923732e+77,簡直是個天文數字。隨著算力的不斷增加,由原來的cpu挖礦,逐漸變為GPU挖礦,然後又出現FPGA,最終發展成為專業的ASIC芯片。目前螞蟻S9i礦機算力大概是14T/s.

至於說可不可以用紙筆算,答案是可以的。你可去試試,但是,我敢保證會一無所獲。不用說你通過紙筆計算的效率有多麼慢,目前為止,就算是用CPU、GPU、FPGA,甚至是ASIC能挖到比特幣的概率都是非常非常小的,約等於沒有機會。現在挖礦都會連接到礦池,自己憑藉紙筆算幾乎沒有任何機會,但是理論上是可行的,雖然概率極小,但是還是有一點點的。


留白說


要知道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首先得知道比特幣的本質及產生的過程。比特幣是基於網絡的電子貨幣,實際是互聯網的一串代碼,依靠算法計算得出。挖礦是完成算法的過程,也是生產比特幣的唯一方式。而且由於算法規定,比特幣目前只有2100萬個。

1、挖礦既能生產比特幣,又能保障交易信息

類似於,一個數學系統包含2100萬個數學題,需要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每個數學題的特解。另外,特解是唯一的。

下面來具體解釋挖礦,從作用來說,挖礦不僅可以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而且還可以保護比特幣交易安全、防止欺詐交易。從過程來說,比特幣網絡是一個點對點的支付系統,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交易程序進行交易。

為了確保交易過程被如實記錄,就需要“礦工”這個角色來負責記錄比特幣交易信息,這個時間間隔是10分鐘,礦工中記賬最好的交易記錄就會被打包存儲到一個新的區塊中,相應的礦工也會得到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獎勵。

2、挖礦過程極其複雜,非人力所能為

具體的流程如下,當某一個礦工監聽到這筆交易時,首先會對交易信息進行驗證。通過驗證的交易則會被礦工記錄下來,保存在自己的數據庫裡面。全世界可能有成千上萬個礦工在進行同一件事,但在每十分鐘內,只有一個礦工有權創建新的區塊,使自己記錄的交易信息被大家所承認並永久地存儲下來。

接下來,礦工們就需要爭奪記賬權,這是一場算力競賽的比拼,其核心是用計算機完成大量的計算任務,找到一個超難的隨機數,這個隨機數就是第一段所說的方程特解,最先算出正確隨機數的礦工勝出。

根據遊戲規律,一個礦工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與其算力佔全網算力之和的比例成正比。換句話說,找到該隨機數的概率相當於將一億個骰子扔出,最後骰子總和小於1億零50。因此,挖礦需要大量的計算機,安裝特定的算法軟件,日夜重複運行,非人力所能為。

3、比特幣挖礦其實就是“村民記賬”

可能還是有網友不懂,那就舉個例子。在一個村裡,村民之間經常會發生借款行為,哪怕寫了字據也有違約的風險。那麼,在每次村裡有借款行為發生的時候,就用村裡的大喇叭告知大家,所有的村民(礦工)就在自己的賬簿裡記下所有交易記錄。

在一個固定時間段裡,哪位村民記得最詳細、最認真,就給他獎勵比特幣。然後,把每個時間段最好的賬簿記錄先後拼接起來,就形成一個村子的債務賬簿,確保借款行為賴不掉。其實,整個過程的原理就是我們常說的區塊鏈技術。

當然,也有人會問為什麼這麼玩?這就是比特幣系統的遊戲規則,誰把賬記好,誰就能得到作為獎勵的比特幣,同時又能保證交易記錄安全,一舉兩得!


金十數據


挖礦是比特幣建立信任的手段。比方說,女生男生談戀愛的時候,女生希望男生對自己捨得花錢,甚至希望花一些很浪費、很不“居家”的錢——這是在建立信任,考驗你是不是“對我好”。比特幣在比特世界工作,原子世界為比特世界花錢,還能讓比特世界定量地感知到,有什麼手段?除了燒電做哈希碰撞,好像沒了。不採用工作量證明的挖礦方式也有,例如PoS(權益證明),它不按照電力投票,而是按照你以往擁有的幣來投票,隱含的邏輯是相信這個鏈上的既得利益者。

【挖礦】 挖礦是一種發行數字貨幣的機制,也是對維護區塊鏈的節點們的獎勵機制。它指的是節點為系統提供“記賬“的算力——節點需要接受用戶發送來的交易記錄,驗證其數字簽名,驗證用戶是否真的有他所聲稱的幣。它們為系統付出了很多勞動,應該得到獎勵。以比特幣為例,它開始運作時,每當節點為系統追加一個新的區塊(或者說“挖”出了一個新的塊),節點就會“憑空”獲得50個比特幣的獎勵,這些幣是新發行的或者說新“印刷”出來的。之後,每過大約三年半,獎勵就會減半,最終在100多年後會減到0。整個過程中,總共將發行2100萬個比特幣。挖出新塊、得到獎勵的過程,被形象地稱為挖礦。


全天候科技


雖然你的問題很好笑,但是我欣賞你天馬行空的思維。

你的問題很像科幻小說的場景,人的思維進入數字世界,去體驗數字世界的宏偉壯麗。

也有點像人腦與計算機進行數據傳輸,相信這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比特幣挖礦機,就是用於賺取比特幣的電腦,這類電腦一般有專業的挖礦芯片,多采用燒顯卡的方式工作,耗電量較大。用戶用個人計算機下載軟件然後運行特定算法,與遠方服務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是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之一。

比特幣網絡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複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絡分佈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絡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絡約每10分鐘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絡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你簡單瞭解了挖礦的原理,就不會再問出這樣的問題了。

網絡中的數據,首先你無法脫離電腦得到,而且你使用紙和筆是無法跟服務器產生交互的。

即使解決了數據交互問題,計算機一分鐘的計算,估計你用很多年才能計算的清楚,還需要你懂得計算機語言,並且還要有極高的數學造詣。

網絡中的數據代碼,如果你要完成一次運算,打印到紙上,這些紙有可能堆滿一個很大的房間。難度恐怕不會低於一次世界級的數學難題。


財智成功


或者說這只是一個數字遊戲,和哥爾巴特猜想一樣,其實我們解出了答案,並不能對客觀世界產生直接的影響,只是有人以此為噱頭來炒作比特幣,操作虛擬概念。其實是利用人們對網絡信息技術的不理解,而產生的一種神秘感,說到底,所謂的算法只是我們的一種工具,沒必要把它神秘化神聖化。而比特幣所推崇的區塊鏈,在實質上和我們,網絡虛擬遊戲中的虛擬空間,有的一比,在網絡遊戲最興盛的時候,一些虛擬裝備也可能價值千金,但是一旦這個形勢過後,就沒有什麼人來追捧,也就變得一文不值。目前的比特幣和歷史上的鬱金香一樣,是被人們用來炒作的一個工具,總是這類投機性投資的,要高度警惕風險,一旦形勢不對,快速逃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