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70後現在創業做什麼生意好?

shun158013888


70後的我們有的趕上了傳統行業風口的尾巴,有的沒有,絕大多數人都是互聯網盲,我們開始可以獨立創業的時候互聯網的風口蓋過了傳統行業,所以70後的成就居然不如小我們10歲的80後,現在很多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都是80後,有幾個先知先覺的70後抓住了互聯網的風口,我看了一下很多對有大成就的商業人士的統計,在傳統行業70後有特別大成就的幾乎沒有,有大成就的也集中在互聯網領域。


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傳統行業最好的風口大部分70後沒有趕上,互聯網的風口也沒有趕上。但是現價段的移動互聯網風口40來歲的70後正是不缺判斷力,不缺資金,不缺社會關係的時候。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所有的行業都會被移動互聯網改造,這個機會就是類似於滴滴,美團,今日頭條這樣子移動互聯網平臺。這樣的機會在任何領域都存在,可以找自己熟悉的領域開發平臺,也可以代理別人已經開發好的平臺做區域加盟商。比如物流配貨互聯網應用的比較早,但是互聯網時代的配貨平臺都是什麼模式?配貨站發佈信息到平臺,司機看到信息後聯繫配貨站並付信息費後,配貨站將貨主電話給司機。

信息是賣錢的,信息的真假如何判斷?信息費信息部收的平臺如何盈利?互聯網解決不了這樣的問題。能不能像移動互聯網滴滴一樣?發個訂貨單就有司機搶單報價到貨安全再付運費?這就是近段時間崛起的移動互聯網平臺快遞物流第三方平臺—51快配app的解決方案。發貨寄快遞你只需要發佈一個訂單,到貨再付運費。最難解決的虛假信息問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根本就不是個問題,運費都通過平臺擔保了盈利模式還會有問題嗎?在所有的領域都存在這樣的機會,這樣的機會稍縱即逝,這就是現階段70後創業的最佳方向和風口。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這個問題也很有普遍性,我是創業者,也是70後,我嘗試回答,供同齡人參考。

70後做什麼生意好?對照一下我們70後具備什麼?

一,吃苦耐勞

這是我們共同特點,那就發揮這種優勢去選擇。譬如蔬菜無公害種植,特種養殖業,農副產品經銷,二手物品置換,小型加工廠等等之類的。



二,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人脈

那我們就發揮這些優勢去選擇。譬如快消品代理,社區便利店,裝潢裝修 ,綠化園林等等之類的


三,家庭負擔重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這是我們共同面對的現實,那我們就要避開這些短板,選擇一些投入小,見效快的項目。譬如淨菜配送,中介公司,勞務承包等等之類的。

總之,要結合我們自身實際情況去選擇,不能好高騖遠,更不要蛇吞象。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


實體經濟守望者


70後現在創業應該乾點什麼。

像您現在這個情況應該年齡在40多歲左右了,這個時候選擇去創業,應該比年輕人更成熟,更穩重。我覺得我們40多歲的人現在都去創業,應該明白幾個問題。

第一,你為什麼去創業?是為錢嗎?如果說你現在創業只是為了錢,那我認為你這幾年真的,你還是沒有活明白。到了40多歲年紀去創業。如果還是為了錢,他真的是一種悲哀。所以我們要明白,問自己創業是為了什麼?如果說現在家庭比較困難。想通過創業改變生活現狀,那我認為你千萬不要去。40多歲呢。你現在應該在社會上應該混了20來年了。如果還沒有改變自己家庭生活狀況的話,選擇去創業,去改變,我認為你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因為通過打工改變家庭環境。比選擇創業更簡單。

第二,40多歲的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應該有自己的人脈和資源了。最起碼對這個社會還是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了解的,應該通過自己的判斷,選擇創業項目,而不是選擇去詢問別人,說明你現在還不具備發現商機的能力。對於一個連發現商機的能力的人都沒有。你說選擇去創業。成功幾率會是多少?其實啊,有時候啊,踩到實地的去工作。未必不是件好事兒,沒事兒別選擇去創業,因為創業這件事真的不好玩兒,太不好玩了。



我是兵頭將尾朱軍強,歡迎大家評論,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兵頭將尾朱軍強


現在已經40多歲了,現在不創業,再過十年應該更沒機會創業了吧,四十多歲選擇創業,想法比較成熟,考慮的事情也會比較多。現在要做的就是選擇什麼項目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說下實體生意,應該您也知道,現在實體生意,已經被互聯網所影響,當然還會一直影響,現在已經開始了5g時代。可想而知實體生意如果有好的項目要做的話,一定要先考慮自己能輸的起多少,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然後在決定。

當然瞭如果做互聯網電商的話,投資就相對比較小了,傳統電商有趨於飽和,所以現在很多都往跨境電商的方向發展了 。

對於很多新手小白來說,對跨境電商充滿了疑問,所謂的無貨源,模式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呢?今天小編就與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首先,與國外國內人力相比,國內的勞動力是十分低廉的,中國身為製造業大國,大批量生產出的產品國內市場已經完全消化不了,只能銷往國外市場,這也受到許多外國買家的青睞,近年來,“中國製造”逐漸在世界各地湧現,享有一定的聲譽,說實在的中國產品的質量確實得到保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依靠互聯網做進出口電子商務貿易,解決國內產能過剩,吸收外匯,賺取匯率差異,絕對值得做!

平臺,目前做跨境電商國外分為四大主流平臺,速賣通,WISH,EBAY,亞馬遜,但是要說世界第一電商的地位,亞馬遜是公認的,其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其一家的流量就佔總比例的百分之80,同樣也是各種新手賣家最好的選擇,亞馬遜在全球有14個站點,我們公司現在主要做的是歐洲站點,簡單的來說就是無貨源模式,通過軟件採集國內所有電商的貨源,放到亞馬遜平臺上去銷售,通過亞馬遜店鋪銷售到歐洲市場。比如 一副墨鏡在國內10元的價格,放在亞馬遜平臺上面就是17歐元,你可以算一下利潤,現在歐元的匯率是7.8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讓新店鋪快速爆單,亞馬遜是重產品輕店鋪的,也就是說亞馬遜沒有店鋪排名 。亞馬遜對新產品有流量扶持,運用店群玩法,即批量化大規模開店,標準化複製同樣玩法來獲取自然流量,不用開通直通車等燒錢的方式。


學海無涯電商


作為70年這一代,目前處於一種尷尬的時期,就是如果在職場裡混,通常都要在中高層位置了,如果還在基層待著,與年輕的晚輩們一起跑業務,那肯定是呆不下去的,現在職場只招聘35歲以下年輕人。而當70後退出職場時,卻又發現一些自己已經老了,現在只有一些保安、保潔、環衛、收銀員等這樣的工作在等著你。實際上,最早一批1970年出生的女職工,今年已經迎來了50歲的退休年齡。

所以,社會形勢所迫,現在的70後也只能走上了自主創業做生意的道路。其實,我們70後創業也有著自己的明顯特色:其一,70後並不算太老,接受新生事物能力不算太差;其二,70後吃苦耐勞,年輕時吃得苦也不少;其三,70後有著一定的社會經驗和人脈,容易與人打交道;其四,70後生活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少,還要還房貸。只適合做一些投入小,見效快的項目。

首先,70後一代與90後相比,是吃苦耐勞的一代人。可以去做早餐、乾洗店、超市、二手廢品回收、為居民小區送桶裝水等工作,這類工作不是要長期呆在崗位上,就是要起早摸黑。我曾認識一對70後創業者,他們夫妻兩人開始擺攤買早餐,做個煎餅,後來城管不允許,就租個店面改做水產生意。這對夫妻告訴我,他們年近50歲了,找工作難了,只有創業這一條路可走了,不想餓死就只能拼命工作下去。

再者,70後這個跨度太大,歲數大的已經到50歲了,而歲數小的才40剛過。所以整體年齡並不算很大,接受生事物的能力也並不比年輕人差。所以,很多70後都做起了電商生意,先在網上買點小商品,然後再一點點發展擴大。還有70後現在也可以搞搞自媒體,要麼講講歷史典故,要麼教人如何燒菜,只要在你喜歡的領域深耕下去,就不愁沒有新的突破。反正市場熱點在哪裡,70後也可以衝向哪裡。

再次,70後不管怎樣,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幾十年,積累了較多的社會經驗和人脈關係。所以,70後比較適合開家盟或代銷的產品,比如加盟某知名美容店,開一家美容店;也可以加盟某個餐飲集團,開一家餐廳。當然,還有一些70後在網上替別人代銷化妝品、服裝等等,通常加盟別人的企業,銷售別人的商品,然後充分調動起周邊的朋友圈、人情網,那也有利於一些擅長這方面的70後創業者的成功。

最後,70後的家庭負擔重,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這是很多人所要共同面對的現實,這也是70後們的短板。所以70後通常要選擇一些投入小,見效快的項目。譬如淨菜配送,中介公司,勞務承包等等以輕資產為主的行業。總之,要結合我們自身實際情況去選擇,先由小打小鬧開始,然後再去做大做強自己的事業。

現在很多70後都開始下海創業了,究竟現在怎麼創業才能把事業做好?我個人認為,70後創業者應該儘量的發揮自己的所長,這樣就離成功的目標就更近一些了。比如一些75年後的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可以做做電商和玩玩自媒體;而那些70年代初出生的人,可以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業工作。而那些70年代末期的創業者,由於現在家庭壓力大,先進行一些投入小,但見效快的行業,然後一步步向更加縱深的領域發展。現在對於廣大70後來説,創業並不算晚,而是年齡正當時。


不執著財經


70後創業,相比年輕人來講,經驗更加豐富,思路更加清晰,在創業之前,也肯定經過了深思熟慮以後,才選擇開始創業的。

首先,年齡上來講,你應該已經成家了並且有孩子了,創業都是有風險的,你是否做好了應對風險的準備?我身邊有個朋友,三十多快四十歲,也是想要創業,他的愛人只告訴他一句話,“你在外邊創業成功與失敗都無所謂,我會一直支持陪伴你,但是,家裡的錢你不能動”,這句話就是說,我們可以選擇去創業,但大多時候,我們只是無法承擔創業失敗對家庭造成的影響,對愛人,對子女的影響,畢竟你已經過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階段。

其次,你的創業方向是什麼,是開店,開公司,或者做小吃,做服裝,家電。你所擅長或者瞭解的行業是什麼,自己是否足夠了解一個行業的前景和潛在風險。

最後,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無論是服裝還是其他產品,能否藉助互聯網的風口,根據現在的市場環境,能做線上就不會選擇線下,畢竟實體投資巨大,我們現在要輕資產運作,選擇更大的市場才是決勝的關鍵!

根據你的問題,什麼生意都好做,關鍵在於你選擇什麼方式去做,比如現在的無貨源模式,在不需要囤貨,發貨的情況下,只賺差價,而且依託淘寶最大的電商平臺,是不是比線下開實體店的市場更廣呢,收益也比一般店鋪要高出很多

這是昨天一個無貨源淘寶店的收益

是不是要比一般店鋪的收益好很多呢?關鍵沒有囤發貨的壓力,一個人就能實現輕鬆創業,輕鬆賺錢。

歡迎交流!


B2C電商運營達人


最年輕的70後,到現在也接近四十歲,年紀大的都奔五十了。這個時候,才開始考慮創業,背後要麼是一個心酸的故事,要麼是一個勵志的青年(什麼?這還算青年)。不管怎麼樣,我們來比較一下吧。

很多人都聽說過紅海和藍海的比喻,紅海的競爭很殘酷,而藍海就創業就是一場競爭。市場才不管你是幾零後,它都一視同仁,沒有加分也沒有減分。所以,創業本身是什麼生意都可以做,但到底做什麼生意好,關鍵看我們選擇的對手是誰。
如果你選擇互聯網,你的對手就是80後90後。

如果你選擇自媒體,你的對手70後80後。

如果你選擇餐飲,你的對手是60後70後。

如果你選擇修汽車,你的對手是50後60後。

如果你選擇磨剪子戧菜刀,你的對手應該就是40後了。

所以,完全看你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千人千面,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沉默的磚家


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一般沒有什麼學歷和技術了,只能做點小生意,小吃一般比較辛苦,但投資小見效快,可考察一下純粗糧生美食,純粗糧口感好大眾消費操作簡單快速,不需大資金和文化技術,現在人民對粗糧需求逐年增加,多吃粗糧減肥養胃,促消化降三高,調控血糖強化骨質等等,早市菜市場農村大集社區門市特火,設備一千五真正做到投資小見效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7c20b05a7274bf99adc65bbeb53acd6\

純粗糧養生美食


如沒有資金和經驗還是該幹嘛幹嘛去,這一生除了天上掉餡餅否則很難有所作為了。要知道70後已沒有時間讓你折騰了,再創業已是最後的晚餐,對雄心依然在的人也一樣。經驗比資金更重要,當然這裡所說的經驗這也包括了技能和知識的積累,年屆中年已無試錯及學習的時間讓你消耗了。大家都知道創業是有風險的,而且九死一生,沒有競爭力的基本上死路一條,而技能知識的沉澱是核心競爭力是你起步發展唯一可依靠的資本。要知道資金比你多的大把,但技能和知識經驗的積累卻可讓你傲視競爭對手,從而讓你在這一行業內佔有一席之地。70後很難,上有老下有小,留給70後創業的機會也就更少了,真的擔擱不起了。有句話說得很好:你以前的積累成就了現在的你。我也是70後,也面臨這個問題,是到了梳理自己的時候了。過去不經意的行為愛好學習職業經驗也許能成為你安身立命的本事和發家致富的門路,作為70後這也是我們最後的依靠。願大家走好最後一步棋。


老張3151


在不知不覺當中,2019年也都早已逝去,不說九零後,就連有的零零後也都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電商無疑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蛋糕,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後悔錯過了某寶,在數年之前,店淘模式開始崛起,發現商機的老闆也都從中大賺特賺,現在店淘模式也即將成為過去式,如果說現在還有什麼新的電商商機,那麼亞馬遜跨境電商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都知道亞馬遜成立於1995年,1997年進行上市,在現在的銷售額已經接近500億美元,產品現在涵蓋了28大類,可以選擇的種類超過了500萬+,涵蓋的產品有圖書媒體,數字電影,傢俱家電,3C類產品,日用百貨等全品類的商品都可以進行售賣的平臺。

可能很多人都想做亞馬遜跨境電商這一塊,但是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做亞馬遜跨境電商便是將商品銷售到國外,就好像我們大多數人感覺國外的東西好一樣,很多外國人也是這樣想的,總感覺其他國家的東西比較好,再加上中國製造在國際的知名度,對於中國製造容易接受。亞馬遜平臺便是目前最大的一個全球外貿交易平臺,就好像國內的某寶一樣,只不過某寶只是面向國內,而亞馬遜確是全球性的,其中的利潤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做什麼跟著趨勢走,選擇大於努力,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做電商是一個趨勢,目前國內電商已經飽和.亞馬遜跨境電商無貨源模式今年興起的,很不錯。估計可以做3-5年,跟之前淘寶京東那個模式一個本質,那群人都是掙錢了的。店鋪穩定了,保守一個月2-7萬吧。關注我,帶你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