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您知道“省油的燈”嗎?

“真不是省油的燈”是一句俗語,形容這個人工於心計,不好應付。而省油燈又是什麼呢?

您知道“省油的燈”嗎?

這便是“省油的燈”了,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所寫《老學庵筆記》有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注水於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

您知道“省油的燈”嗎?

通過這個剖面圖可以看到,其原理就是,把燈芯及油置於盞內,可以從側口注冷水於夾層,用以降低油溫,減少點燃燈時油溫升高而揮發消耗。

其實,這種“省油的燈”在古代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就好比現在使用的節能燈,所以大多是民窯的“省油的燈”的經濟價值並不高。這又讓我想起行裡的一件趣事:

您知道“省油的燈”嗎?

有一位前輩去中央電視臺的《鑑寶》節目擔任鑑定專家,有一位持寶人就拿來了一件民窯的“省油的燈”,這位前輩看了以後,就去一塊紙板後面去寫估價(當時的節目形式)。那個女主持人也跟了過去,就問這位前輩:“您打算寫多少呀?多寫點!”這位前輩想了想,使了勁往高處說:“我寫500!”

“嗨,太少了”

“那我寫5000?”

“也少,您就直接寫50000得了。”

這位前輩一聽嚇了一跳,“可這個東西不值那麼多錢呀?”

那位女主持人一聽就笑了:“這不就是逗他們一樂嘛。”

最後,這位前輩聽話的寫上50000,節目揭曉專家估價時,女主持人激動的宣佈:“我們的專家預計市場價為……50000元!!”全場掌聲雷動,持寶人眉開眼笑,主持人連聲祝賀。

所以,下次您再在電視上看到這寶那寶的節目,也別太較真,其實就是一樂,看看就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