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鴉片戰爭發生在康熙年間歷史會有什麼不同?

用戶3708573217


小編認為,還是會輸的,只不過輸得沒那麼慘而已!

在這小編先給大家聊下康熙年間與沙俄的戰爭,看看雙方的差距!

雅克薩之戰前後共兩次:

第一次:

1685年夏,清軍都統彭春率軍用“紅衣大炮”圍攻雅克薩三天,使城中的俄軍困頓不支,俄軍雅克薩督軍托爾布津被迫投降。

第二次:

1686年夏,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出兵雅克薩,卻受阻於俄軍新建的雅克薩城堡之下。此後,清軍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圍困雅克薩長達10個月之後,最終被迫俄軍投降!

兩次雅克薩之戰雖然都以清軍獲勝告終,但卻並不能說明清軍有多強大。相反,此戰正好暴露出清軍武器裝備已落後於俄軍。當時清軍所使用的還是明朝時期的“紅衣大炮”,單兵火器則更差,已與俄軍有明顯的差距。

而且,康熙早就對這場雅克薩之戰進行了精心準備。為此專門組建黑龍江水師,造500餘艘戰船和運輸船。在第一次雅克薩之戰中,清軍共計投入約3000人,第二次也投入了2000餘人。

反觀俄軍,第一次雅克薩之戰只集結了包括農民、商人和獵戶等組成的臨時軍隊450人。而第二次雅克薩之戰,俄軍也只有826人而已。

清軍面對的只不過是少數的俄國遠東開拓隊伍,還不是俄國的正規軍,但清軍還是贏得十分艱苦!而同時代的俄國,在歐洲是很落後的,裝備和軍隊素質在西歐根本就不入流。西歐各國只不過是懼怕的巨大而已。

當時的俄國還出於農奴時代,經濟、科技和文化都遠遠落後於西歐各國。雅克薩之戰後十年(即1697年),俄國的彼得大帝開始改革,派遣使團前往西歐學習先進技術,這才開始讓俄國得到振興。

然而就是這樣的俄國,卻仍然能夠在邊遠的遠東與全盛時的清朝開戰。從這,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清軍在軍備上遠落後於戰敗的俄軍。

所以,如果康熙時期便遇到鴉片戰爭,兩萬多精銳的英國軍隊,也是夠清軍受的了。當然,康熙絕對比後來的道光有骨氣和雄心,而且那時的清軍戰鬥力還是在線的。在氣候溫和,補給方便的東南沿海接戰,小編還是覺得清軍能夠艱難取勝。不過得付出相當巨大的傷亡,才能勉強擊退英軍。

這就像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一樣,自己損失了數倍於荷蘭人的將士,才將荷蘭人趕走。(天主教傳教士利勝在《多明我會在中華帝國之業績》中特別提到,鄭軍將士親口告訴他,大約有9000鄭軍和632名荷蘭人死於整個戰役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