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春季戶外垂釣,魚種不明確該怎麼打窩效果比較好

春季戶外垂釣,魚種不明確該怎麼打窩效果比較好

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除了風有點討厭,幾乎天天都是戶外垂釣的好時候,尤其是溫度咋暖,水溫也跟著回升,魚口也比冬季垂釣開的好很多,那麼野釣就成為釣友們最喜歡乾的事情了。但是戶外水域不像養殖塘,目標魚種明確,那麼不同的魚類在野釣時分別該怎麼做窩呢?

春季戶外垂釣,魚種不明確該怎麼打窩效果比較好

首先第一個應該是鯽魚,鯽魚幾乎在所有的淡水水域都能存活,如果野釣垂釣,實在沒想好什麼目標魚種,那鯽魚就是首選,鯽魚的窩料首推酒米,商業酒米、麝香米也行,自己配的酒米也行,鯽魚不怎麼挑食,唯獨對香味很敏感,所以穿透性很強的酒米、麝香米就是鯽魚窩的首選,但是一定得把控量,酒米打窩一次性不要太多,大約半個鴿子蛋大小的酒米就夠誘魚了,然後每半小時撒同樣大小的量即可滿足補窩。

第二個則是鯉魚,實話實說,野釣鯉魚其實屬於好釣,但是不常釣,野生鯉魚體型大,力氣大,肉質緊湊,不像養殖塘出來的鯉魚肉質疏鬆,一股子泥味,所以野釣鯉魚也是釣友們最喜歡的事,野生鯉魚對刺激性的味道比較警惕,商業餌效果大多一般,反而對自制的以紅薯、玉米、大麥等窩料很有好感,食口一般都很不錯,而且自制的窩料,最好都能發酵一下,最簡單的發酵方法就是太陽底下曬幾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目標魚種是鯉魚,那麼窩料中一定要摻入5%左右的顆粒物,沒有顆粒物,能誘魚但是不能聚魚,超過這個比例,誘來的魚吃飽了就不會咬鉤。

春季戶外垂釣,魚種不明確該怎麼打窩效果比較好

第三個則是草魚了,野釣時最想上的魚肯定是草魚,體型大,長得快,肉質肥美,溜起來手感非常過癮,草魚喜歡素食,不必刻意準備窩料,新鮮的嫩蘆葦根、青草、嫩韭菜,都是誘草魚的好窩料,打成捆,掛上重物直接扔到釣點即可,缺點是草魚誘窩不像其他魚種見效快,得有耐心,一般草魚進窩快則1天,慢則2~3天都有可能。所以沒耐心的朋友最好還是不要以草魚為目標魚種了。

最後附帶一句多餘的話,有釣友以前嘗試過鯽鯉草同時做窩,效果就是基本上不會有口,原因很簡單,鯽鯉草從體型上來說是由小到大,自然界大魚吃小魚是常態,三種窩同時做不是不行,但是可能的結果就是鯽魚剛有口,來了鯉魚驚走鯽魚,隨後草魚進窩驚走鯉魚,最後小雜魚吃剩下的東西,當然,我也沒有試過三種窩同時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