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瞪羚網·關注」區塊鏈將引領智能製造領域

「瞪羚網·關注」區塊鏈將引領智能製造領域

加快推進智能製造,是實施《中國製造 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實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製造強國的戰略舉措,更是我國製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行業痛點

實施智能製造,重點任務就是要實現製造企業內部信息系統的縱向集成,以及不同製造企業間基於價值鏈和信息流的橫向集成,從而實現製造的數字化和網絡化。

在現實中,由於製造設備和信息系統涉及多個廠家,原本中心化的系統主要採用人工或中央電腦控制的方式,實時獲得製造環節中所有信息的難度大。同時,所有的訂單需求、產能情況、庫存水平變化以及突發故障等信息,都存儲在各自獨立的系統中,而這些系統的技術架構、通訊協議、數據存儲格式等各不相同,嚴重影響了互聯互通的效率,也制約了智能製造在實際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應用。

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思路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有效採集和分析在原本孤立的系統中存在的所有傳感器和其他部件所產生的信息,並藉助大數據分析,評估其實際價值,並對後期製造進行預期分析,能夠幫助企業快速有效地建立更為安全的運營機制、更為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為優秀的服務。

數據透明化使研發審計、生產製造和流通更為有效,同時也為製造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升良品率和降低製造成本,使企業具有更高的競爭優勢。智能製造的價值之一就是重塑價值鏈,而區塊鏈有助於提高價值鏈的透明度、靈活性,並能夠更敏捷地應對生產、物流、倉儲、營銷、銷售、售後等環節存在的問題。

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 1:組建和管理工業物聯網

組建高效、低成本的工業物聯網,是構建智能製造網絡基礎設施的關鍵環節。在傳統的組網模式下,所有設備之間的通信必須通過中心化的代理通信模式實現, 設備之間的連接必須通過網絡,極大提高了組網成本,同時可擴展性、可維護性 和穩定性差。

區塊鏈技術利用 P2P 組網技術和混合通信協議,處理異構設備間的通信, 將顯著降低中心化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維護成本,同時可以將計算和存儲需求分散到組成物聯網網絡的各個設備中,有效阻止網絡中的任何單一節點的失敗,而導致整個網絡崩潰的情況發生。另外,區塊鏈中分佈式賬本的防篡改特性,能有效防止工業物聯網中任何單節點設備被惡意攻ft和控制後帶來的信息洩露和惡意操控風險。最後,利用區塊鏈技術組建和管理工業物聯網,能及時、動態掌握網絡中各種生產製造設備的狀態,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維護效率,同時能提供精準、高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應用場景 2:生產製造過程的智能化管理

在傳統的生產模式下,設備的操作、生產和維護記錄是存儲在單一、孤立的系統中,一旦出現安全和生產事故,企業、設備廠商和安全生產監管部門難以確保記錄的真實性與一致性,也不利於後續事故的防範及設備的改進。

區塊鏈技術能夠將製造企業中的傳感器、控制模塊和系統、通信網絡、ERP 系統等系統連接起來,並通過統一的賬本基礎設施,讓企業、設備廠商和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能夠長期、持續地監督生產製造的各個環節,提高生產製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時,區塊鏈賬本記錄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也有利於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便於發現問題、追蹤問題、解決問題、優化系統,極大提高生產製造過程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