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時候的縣官是一個人管一個縣嗎?

銀子zx




首先肯定的回答,不是縣官一個人管一個縣。

雖然歷史上絕大多數朝代,一個縣的人口都比較少,但也絕不 是一個縣官就能管理一個縣的。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縣官是皇帝認可的唯一的縣級官員,是可以經由中央政府發放工資的官員。

至於其它的文書師爺、刑名師爺、錢糧師爺,包括衙役,縣丞等人都是臨時工,沒有編制的工作人員,由縣政府自籌資金髮放工資。



縣官是歷史上皇帝認定的最低一級官員,俗稱七品縣令。

縣政府的工作人員也比較少,應該說在歷史上縣官要管的事也比現在要少的多,也不需要配備太多的人手。

在歷史上,縣以下地方由鄉紳自治。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一般是宗族社會,也就是社會的最小單位不是個人,而是宗族,大家族。

每個地方都有大宗族組成,宗族內部的事,由族長牽頭,由長老們共同商量決定。他們的權力很大,包括可以處死偷情的男女,財產分割等。



因為縣級以下是政府管理的空白地區,其管理職能就由宗族來代理。



從以上兩部分,可以看出,縣官是不可能一個人管理一個縣的。

一個縣的日常管理,基本上是由縣官和鄉紳共同管理。縣以下的地方基本上由宗族自治,縣官一般也不能插手。

一個縣官想要一個地方管理好,就必須搞好和鄉紳搞好關係,爭取他們的支持,才能較好的維持社會安定,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

甚至有不少的縣城還駐紮有軍隊,在這時,縣官還要處理好和軍隊之間的關係,否則也會出大麻煩。

有些縣官不太擅長處理和鄉紳的關係,就會導致政令不通,甚至和鄉紳的對抗。宗族有的手中還有地方武裝,團丁,無論人數還是質量,都比縣政府的人員還要強大,是縣官無法與之對抗的力量。


新知傳習閣


傳統戲曲和影視劇裡,古代縣衙只有一位縣令,外加一個師爺和幾十個衙役。曾經一段時間,更有無良學者,為了迎合某種理論,不顧古今不同的官僚制度,歪曲歷史,偽造古今官民比例,阿諛奉承、譁眾取寵。讓很多缺少歷史知識的人誤以為古代一個縣官就能夠管理一個縣。

要搞清楚古代的縣級管理體制,首先要區分古今不同的官僚體制。

今天,我們採用的是公務員制度,並有事業單位。無良學者把這些財政供養人員全部稱作為官,殊不知教師,醫生,記者等也有事業編制,誰會認為他們是官?財政供養人員不等於官員。

而古代,就拿明清兩代來說,官僚體制內有官,僚,吏,役之分。

官,指九品以上的官員,一個縣基本配置有正七品縣令一名,正九品主簿一名,正八品教諭一名,從九品巡檢若干名。此外還有不入流的官員,如驛丞,典史,倉大使等,總計不過十幾名,最多二三十名。

僚,指縣令的幕僚,身份是縣令私人掏腰包的僱員,不是官員。縣令最重要的師爺有兩個,錢穀師爺和刑名師爺。雖然不是官,但實權大於官,錢穀師爺相當於今天分管財政稅收的常務副縣長,刑名師爺相當於縣政法委書記。此外,縣令還有負責文書,公文起草等師爺。師爺總數不多,一般五六個,最多十幾個。除了師爺,縣令還有私人助理,即長隨跟班,這些人相當於今天的縣委縣政府辦公室和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是縣令私人掏腰包,一般有二十幾個。

吏,指書吏。對應朝廷六部,縣衙設六房。其中的工作人員就是書吏。吏員分經制吏和非經制吏,經制吏在吏部有掛號,雖然不是官,但也有編制,平均一個縣十幾個。非經制吏吏部不掛號,由地方財政自己僱傭,有的縣有一百多,有的幾百人,甚至有上千人。吏員理論上沒有俸祿,只有補助,但實際上還是有薪水的,更有灰色收入。

役,指皂班快班壯班等三班衙役。皂班,就是平時我們影視劇看到的,縣令升堂時喊威武的,打人板子的。快班,就是我們熟悉的捕快。壯班,就是民壯。役,一個縣少則上百人,多則幾百上千人。理論上衙役沒有薪水,但實際上卻通過各種渠道來創收,否則,喝西北風啊。

據歷史學家統計,清代一個縣,平均人口約二十萬,配備官員十幾個,幕僚幾十個,書吏平均幾百人,衙役幾百人,這還不包括教師醫生。實際上古代官民比遠超今天。縣令是一個縣的最高首長,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通過幾百上千的官僚吏役管理著一個縣。這才是歷史真相,也符合常識。


江南俗士1972


雖然有些歷史學者(如瞿同祖先生)將清代的縣政解釋為“一人政府”,意思是縣衙的大權集於知縣一人,但我們也不能說古時的縣官是一個人管一個縣。為什麼?因為朝廷除了任命知縣管理縣政之外,還配置了若干佐貳官協助知縣,只不過明清時期的佐貳官往往沒有配齊,且地位極低。此外,縣衙還有一大幫衙役、胥吏。

除了這些,知縣自己也僱傭了一些私人的助手,清朝人邵晉涵說:“今之吏治,三種人為之,官擁虛聲而已。三種人者,幕賓、書吏、長隨。”其中的長隨與幕賓,就是長官私人聘請的助手。長隨是官員私人僱用的家丁、奴僕,如跟班、門子等。

幕賓就是俗稱的師爺。在清代,再小的衙門,都得有一個刑名師爺,佐理刑獄與詞訟;一個錢穀師爺,佐理財政與稅收。清朝人自己說:“各省的那些衙門,無論大小,總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錢穀老夫子。”那些公務繁忙的衙門,除了必不可少的刑名師爺與錢穀師爺,還需要聘請書啟師爺(負責起草公文)、賬房師爺(財務會計)、徵比師爺(稽查賦稅徵收情況)、知客師爺(招待賓客)、掛號師爺(掌管函件),等等。可以這麼說吧,若是沒有師爺,清朝的衙門根本就玩不轉。

長隨與師爺,都屬於“無官之責,有官之權”的權力者。他們協助知縣管理縣政。沒有他們的協助,知縣一個人是玩不轉的。


吳鉤的鉤沉


從《紅樓夢》裡可以看出在一個縣裡各種勢力的相互制衡。賈雨村雖然授了應天府尹,管理的卻是具體的相當於一個縣的事務。在應天府管轄區內,有薛蟠一類的官二代橫行霸道為所欲為,闖了禍自然有京城裡的爸爸為他擺平。回鄉的罷官鄉紳馮淵的父親,如果沒有薛蟠之流,他們應該能夠在鄉間釋放道德的正能量,問題是遇到了薛蟠這類貨色。

但是賈雨村卻是皇家的法人代表。即使薛蟠也不能在賈雨村面前放肆。畢竟賈雨村代表皇家威嚴,這點是稍有頭腦的紈絝子弟都明白的道理,無論你多牛,也不能與皇家的“法人代表”硬碰硬。可是賈雨村有了前次丟官的教訓,自然難悟出其中道道。稀裡糊塗判案,薛家感激,馮家人已經死了,再無休止地追究也沒有多大意義,畢竟馮家是回鄉養老的官僚,不差錢,他們並沒想到去碰瓷,人事上又鬥不過,只有吃啞巴虧。而賈雨村的圓滑的處理案件,也贏得了上級的認可,為自己日後飛黃騰達鋪平道路。最可憐的是英蓮,而英蓮的遭遇在當時是再常見不過的悲劇。沒有人想出頭為其伸冤。

那麼,一個縣裡究竟有什麼制衡因素呢?縣太爺,這是不容任何派系忽視的力量。“俺京城裡有人”的“望族”。回鄉養老的官僚,當地的舉人鄉老等共同構成一個“事務管理局”。這裡面的博弈完全看此消彼長的易經陰陽學說,並不完全看誰根正苗紅。

《七品芝麻官》裡二品誥命夫人視唐成為“芝麻官”,可這芝麻官最後卻讓誥命夫人栽了跟頭。問題是誥命夫人雖是二品,可是一是誥命夫人的兒子的人命案必須經過唐成審理才合法,二是唐成的姐夫是“定國公”,光聽名稱判斷就是“一品大員”。這唐成也是“俺京城裡有人”的主。所以在處理案件時才有底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的官僚即使是貴為宰相,也屬於“褪毛鳳凰”,自然抖不起官威。但是縣太爺一般懾於他們廣泛的人脈,不但不會為難他們,甚至還能通過他們“發揮餘熱”為治理地方出力,甚至為縣太爺升遷鋪路。


沙洲孤鴻24331826


謝謝,很早就想說了,我就想問問您悟空大人,我是個出苦力的苦命人,我也特別喜歡頭條悟空問答,抓緊一切時間搶答,每每看到自己的回答被推進首頁心裡特別有成就感。可是,為什麼總是半夜三更提出問題?我又不敢得罪悟空,深怕不及時回答會受到法辦,也不知道每個問題能不能往後拖?所以很糾結,您也知道,多簡單的問題,我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心作答,要是能早點提出來更好些。



邊陲後主


剛看了一個視頻,講訴了古代縣令縣官和現在縣委書記權利大小,和他們的權利分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8b6d00008779da76be43\

歷史鹹談


要了解中國傳統的治理模式,只需要讀懂一句話即可:

——皇權不下鄉。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雖然天下都是皇帝的,但皇權的影響範圍,到縣一級為止,絕不再深入一步。

再往下基層的鄉村級政權,皇權是根本不過問的。所以人們說縣官是七品芝麻官,芝麻那麼大的官,沒法再小了。

縣官,就是朝廷政權的最末端單位。

回到這個問題:縣官真能一個人管一個縣嗎?

答案是否定的。

縣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類似於吉祥物一樣的存在,是擺放在那裡,地方勢力通過對縣官形式上的尊重來表達其對皇權的認可。

這裡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古代基層官員任職的迴避制度,即,基層官員是絕對不能回自己家鄉任職的,鄰近的地方都不允許。

這是個硬槓槓。這裡面有很深的一層政治制度設計。即,不下鄉的皇權,是如何與地方勢力達成平衡的?

秘訣就在這種官員屬地迴避制度。

縣官代表朝廷來到地方任職,但基層政權的運行,真正依靠的是當地的鄉紳勢力。

強龍不壓地頭蛇,它的最早出處就是對這種制度的形象描述。

中國基層自治本來有著非常悠久良好的傳統,我們看《白鹿原》時就會發現,白嘉軒沒有任何的官職,但他這個族長在村子裡其實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這種權威就來自於基層自治的傳統。

縣官更多的時候,只負責將朝廷命令發佈,再將地方情況反饋朝廷。作為一個外來者,他是很難對地方產生影響力的。

我們經常會在戲劇小說中看到各種清官斷案,而在實際中,這種民間糾紛,基本上都是鄉村內部解決的,族規家法,在實際中是大於國法王法的。

皇權的主動讓位,不干涉基層自治,其實是非常有利於其政權的穩定性。

其次還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行政管理費用,西漢時官民之比是1:7000,這是何等高效的政府運作體系啊!

這原本是個雙贏的局面。

但可惜,這樣的傳統在晚清民國之際,開始隨著帝制的終結被打破,同樣的《白鹿原》裡,晚年的白嘉軒就慢慢失去了族長應有的權威性。

他眼睜睜地看著“皇權”僅下了鄉、更進了村、入了戶……


風談天下


縣官是一把手!治安有捕頭,文案有師爺,勤務有衙役。就缺個副縣官。



陽陽無限好


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一縣之管,權利範圍肯定是一個縣,只不過下面有設輔助機構,比如出謀劃策的師爺,公安的捕快,衙役等等,都是由縣官統領,縣官是管轄一縣的一把手。



我們來看下縣官的發展史:

縣官在我國的發展很早,縣官之名,方百里為縣。縣有正、令、尉之名,則見於春秋與戰國。秦罷候置守,而令、丞、長、尉有定製。



漢,縣令、縣丞延秦制。縣尉始於漢代,負責治安等事物。依縣之大小而數量不一。



隋唐,隋唐稱縣尉為縣正。



宋,宋代稱一縣之長為知縣。



明清,明清罷縣尉,改設典史、巡檢等代其職。巡檢負責巡防等事務。清朝之巡檢為從九品,為入流官員中品級最低的官員。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統治大陸時期,稱一縣之長為知事。現時臺灣各縣的首長稱為縣長,由民選產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一把手為縣委書記,負責黨務。縣二把手為縣長,負責政務。

古代縣官就是軍政一把手,出現了很多為人民服務的好縣官,比方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比方宋朝優秀的變革家王安石,比方明朝那正直到了極點的海瑞,再如清朝有著名畫家身份傍身的好縣令鄭板橋,等等,這些縣令,雖是小小芝麻官,但遵守本職工作,為民做主,得以留名青史,是我們所敬佩的父母官。

唐後,古代最小的官不是縣官,縣官一般是7品,甚至有5品的縣官,縣官下面一般有同知(副縣長),主簿(管理稅收,行政的副縣長),縣丞(公安局長),典史,教諭,巡檢,驛丞,以及士曹,法曹,稅曹,刑曹等等,這些有品級的都是國家任命的,相當於現在的編制內人員。牢頭,捕快之類的,一般是就地招聘來的,屬於長期合同工,不是編制內的了。明清時期,縣官還有師爺,是縣官自己花錢請來的秘書。

一個人管肯定是管不來的,各個部門有各個部門的事,最後由縣官來管各個部門,總得來說還是由縣官來管的!!!

正所謂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祝大家2018事事如意,心想事成。扎西德勒!!!


愛的部落A相聚公益


古代皇權不下縣,也就是說縣政府是最基層的政府,鄉下是宗族自治。

而縣裡面,縣官一個人當然管不了一個縣,有縣丞(負責出謀劃策的),有法曹(負責法律的),此外,還有捕頭(類似公安局長),還有負責收稅之類的官員。

和現在的區別就是,古代衙門裡人少,劃分不像現在這麼精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