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農村車子遍地都是,豪車也不新鮮,反觀多數大學生家庭卻普遍貧窮,這是怎麼回事?

美薩皮而


這是怎麼回事?真是一語中的。

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

窮人的孩子,就是那種沒有關係,沒有依靠,經濟能力差的家庭,即便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供給自己的孩子上玩大學,孩子找不到工作,這對孩子來說,無異於相對於沒有上過大學的人,要晚奮鬥幾年,這樣往往還不如沒有上過大學的孩子日子過得好。

而那些有路子,家庭條件好,人際關係廣,孩子大學畢業之後,家長就把孩子的工作想好了,再加上孩子從小就懂得經營人際關係,日子自然過得有聲有色。

這說明,自身能力固然重要,但人際關係也很重要,讓我們看看一般農村都有什麼樣的人開著汽車,甚至是豪車。

一,小時候沒有好好讀書,也可能就學不進去,但卻有一個很有錢的親戚,比如包工頭,家裡有好幾輛工程車,現在有相當這一部分人富了起來。

二,從小在外面闖蕩,有一技之長,現在學有所成,有自己的小店,當起了小老闆,雖然也沒有上過大學,但因為持之以恆,經驗豐富,在某一領域也有所成就。

三,或許可以稱為商二代,因為家裡本來就是做生意的,子承父業,父親老了,但兒子接班,有句話說的好,家有金山銀山,不如家有一店,而且融入了新的經營理念,生意更加好,所以,日子過的也不錯。

而窮人的孩子,因為上大學就掏空了家裡的積蓄,有的還欠有外債,孩子雖然大學畢業,但所有的事都必須要孩子一步一個腳印,自己去摸索,自己做出選擇,沒人提供幫助,勢必孩子會走很多的彎路。掙錢自然無從談起。

因此,窮人的孩子雖然上了大學,結果日子還只屬於中下層,還不如那些沒有上過學的日子過的好。

但很多事都在改變,上學永遠沒有壞處。不上學更沒有機會。窮人的孩子,上學還是正道。你的看法呢?歡迎大家評論。


鄉村小二哥


對這個問題,我是有切身體會的,因為我本身也是從農村考學出來的,並且我們家不止我一個,而是兩個。當年我們家就比一般家庭窮,別人家都起了新房子,而我們家一直都是土坯房。

一、讀書的費用讓農村家庭不堪重負。我們家當年本來底子薄,父親身體不好,但父母要供我姐和我上學。雖說當年上學費用沒現在多,但大家都窮呀。我們姐弟倆先後考上大學,也算是當年村裡獨此一家,是全村恢復高考後的第一、二個本科大學生。但當時收入實在太低,連我姐第一次上大學獨自在晚上從鄭州轉火車去西安,都因沒車費沒去送。家裡每年從地裡產出的收入實在有限,左節約右節省,精打細算才得以支撐下來。

而現在上學的費用更高,從高中到大學七年下來,就算節約也需15萬左右。基本花光農村家庭每年的收入,再也無力改善生活。如果一個孩子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掙錢,七年時間,怎麼也會有個十萬八萬的結餘。


二、農村人攀比心理嚴重。那些沒讀多少書的農村孩子,不管是學手藝去掙錢還是學經商創業,也有出去打工的,經過多年打拼,也有了一些積蓄。為了顯示自己在外工作、經商成功,往往拼盡全力買臺車回家,甚至有人不惜借錢先買臺車,打腫臉充胖子。因此農村車很普遍,同時也是農村青年找對象的標配。

三、大學生家庭發展後勁足。在大學畢業前幾年,可能因為要在城裡買房結婚等,而收入也不太高,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走上快車道,收入增長很快,遠遠超過沒上大學的同齡人。並且是越往後,差距越大,大學生家庭普通超越其他農村家庭,充分證明了知識就是財富。



從長遠來看,投資教育得到的回報率是很高的,千萬別信什麼讀書無用論。


良心老師


99隨便語:最近二十年,特殊的社會大環境決定了農村大學生家庭的貧窮,但我們必須客觀看待這一問題,切不可得出學習無用論的觀點。

曾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你到一個村子裡隨意走一圈,誰家的房子修的又大又漂亮,這家的孩子肯定是小時候學習不好調皮搗蛋的;反之,誰家的房子最破最舊,這家裡應當是出了個大學生!

是不是很心酸,或者有點幸災樂禍?

的確,不同的人面對這一現實,都會生出一些很強烈的情緒。

由此很多人得出了學習無用論的觀點,認為孩子學習越好,家裡人也陪著他越倒黴,尤其是當這個孩子是個兒子,更是如此。

99隨便觀點:

第一,最近二十年,社會大環境有什麼特點?

飛速變化!

我們就來談談最具代表性的房價,20年前,蘇州偏遠郊區的房價是不足1000元,市內較好區域大約1500元,但20年之後的今天,以上兩區域房價,上升到了2+萬和3+萬。

足足漲了20多倍!

房價不能代表所有物價,但卻是一個家庭最大的一筆支出,具有代表意義。

換句話說,這20年裡,如果你拿1000元去投資,比如去做個小生意,到了20年後的今天,這筆錢或許沒有翻成2萬,但翻到1萬多,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但如果20年前你拿這1000元去消費了,20年後的你,就是兩手空空。

哪些行為屬於消費呢?

比如,一個家庭供養他們的孩子上大學,孩子的學費生活費,其他必須費用,這也叫消費!

第二,最近二十年,農村大學生家庭經歷了什麼?

前文說了,上大學也是消費。

家裡出了大學生的家庭應當知道,供養一個大學生,不僅僅是學費生活費,試想,孩子在大學上學,但凡疼愛孩子的父母,都想讓自家孩子穿的體面一點,生活上不是很窮困,於是千方百計多賺點錢給孩子。

如此一來,孩子上大學的四年,這個家庭一分錢也存不下,甚至需要借債!

當孩子終於大學畢業,情況會好些嗎?

並不好!

如今的大學生人數太多,導致大學生不再是寶貝,現實的情況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他的收入水平,常常不如一個餐館服務員,更不如一個在工地上打工的人!

不要說有些人剛畢業就找到高工資的工作,那是極少數,大多數大學生,剛工作時都很慘。

知道這代表了什麼嗎?

這個農村大學生家庭,數年內所有的收入,都被“消費”了,這個家庭一點好處也沒撈到,不僅錢沒了,而且,上了大學的兒子,並不比沒上大學的更能賺錢。

第三,家裡孩子不上大學的人家,為什麼比較富裕?

稍微比較一下就很清楚了!

你家孩子上大學了,不僅自己不能賺錢,還把家裡父母賺的錢,花的一分不剩。

但我家孩子學習不好,只能出去打工,手腳靈活的進電子廠,腦子靈的去幹房屋中介,幹房產銷售,什麼都不行的,你至少可以去工地上幹活。

可別小看最近這二十年!

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只要你願意幹活就能找到工作,工資也不低!

假如你再聰明一點,擺個小攤子,或者盤下一個小門面,運氣不是太差的話,你很容易就“發財”了。

這就是最近二十年的社會大環境,雖然房價節節攀升,但大多數人賺錢比較容易。

賺了錢了,買輛車逢年過節回家圖個方便,而且有面子,賺了錢了,有能力的把家裡房子翻修一遍,讓家裡老人住的舒服,既有面子,而且容易娶到老婆。

第四,最近二十年的風光,你認為可以一直繼續下去嗎?

坦白說,最近二十年的社會大環境,是不正常的,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時期。

有個明顯的證據!

如果稍微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如今錢越來越掙了,以往很容易找到的,不需要多少技術,憑體力就能拿較高工資的工作,現在很難找到。

做個小生意的同樣如此,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天天為房租發愁。

這是什麼原因呢?

社會發展的特殊時期已經過去了,或者說,轉型期已經基本完成,以往是粗放型發展,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多,以後是精密型發展,想賺錢的人,你要麼有技術,要麼有學歷。

看到這裡,應當很明白了吧?

從短期來看,最近二十年裡沒上大學的人,佔了個大便宜,自己的財富翻了幾番,但這種財富增漲的速度,是沒有保障的,很難維持下去。

反觀那些上了大學的人,他們連同他們的家庭,短期內倒了血黴,但長期來看,大學生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要遠遠強於沒上大學的人!

簡單來說,你一個在工廠裡上班的人,現在你月收入3000元,而一個大學生的工資可能僅有2000元,你過得比大學生瀟灑多了。

但若干年之後,你的月收入依舊僅有3000元,或者可能失業了。

人家大學生,卻已經幹上了月薪一萬,甚至兩萬的工作!

不要認為我說的很誇張,從社會的發展來看,在不遠的將來,一個人有沒有大學文憑,收入的差距將是巨大的,除非你讓自己成為某行業技術很牛的人,否則,你和大學生的收入水平,會被逐漸拉大。

結束語:最近二十年的社會特點,造成了農村大學生家庭與普通農村家庭的強烈反差,但這段特殊時期,幾乎已經走到了盡頭,要結束了。

讀書無用論?你要是信那種觀點,你就是把自己坑了。


99隨便


我是農村來的,所以對此還是有發言權的。

首先說說,“現在農村車子遍地都是,豪車也不新鮮”,這一現象並不奇怪,這和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是同步的,也是大家所說的汽車市場增長潛力在5、6線市場,其中就包括農村市場。

這可能也是一種視覺誤差:一個村子地域有限,也許你看到幾十輛車就覺著車子遍地,實際上可能人均擁有車子的數量遠遠低於城市。

其實,農村擁有最適合的用車環境:不堵車,不用停車費,如果是電動車的話,充電也 很方便,農村幾乎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不方便,對車具有天然剛需,只要收入水平達到,都會想買車。

另一方面,隨著農村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車價又在不斷下降,買得起車的人越來越多。農村人的收入越來越多元化:大家打工的收入、種植養殖的收入、拆遷的收入、徵地的收入、做生意的收入,從城市轉移過來的收入,買車是遲早的事情。

還有一點就是,農村人更喜歡攀比,你有一輛車,我也要有一輛;你有一輛好車,我要一輛豪車,也促進了消費升級,豪車也會越來越多,尤其是春節的時候,感覺像是開了個車展。

至於“多數大學生家庭卻普遍貧窮”,這個問題也不難理解。因為現在大學教育並不便宜,培養一個大學生可能會掏空一個家庭的積蓄,現在的大學生太多,找工作不容易,大學生畢業後暫時對家庭的幫助不大。

很多大學生雖然上了大學,但沒有特別突出地方,畢業也只做著普通的工作,幾年也攢不下買車的錢,因而顯得貧窮。但是,受教育是不會吃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生收入還是會逐步增加,幫助原生家庭甚至買上一臺車並不難,不是不報,而是時間未到。(鹿鼎記)


DearAuto


題主所說的這個情況,其實並非個例,甚至於在農村地區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現象。這裡面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家庭資產用途不同,第二可以說是一種時間上的錯位。

第一點很好理解,我們可以簡單地算一下供養一個大學生所需要的花費,即使是一個很節儉的大學生,四年期間所需花費也在七八萬元左右。如果這個家庭不供養孩子上大學,而是選擇讓孩子打工,我們僅以每個月2000塊的結餘計算,四年所能賺到的錢也有10萬元左右,一入一出算下來,差距就在十七八萬。

第二點我稱之為時間錯位,簡單理解就是大學生賺錢的時間和沒上大學那些孩子賺錢的時間是錯開的,即使是大學生畢業之後找到工作,可能在開始的時候工資依然比不過那些沒上過大學的孩子,但是從長遠來看,大學生的發展潛力是要高出一些的。所以可能等上十年二十年再看,你就會發現大學生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好。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更想談一點關於人全面發展的事情。考上大學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綜合素質的提高,但是這種素質可能真的不會在當下立即反應出來,就比如題主所說的情況,明明大學生的水平更高,但是生活條件卻可能比不過同年齡的其他孩子。但是我們不能夠僅將目光放在當下的生活條件這麼狹隘的事情上,需要看到的是,大學教育帶給孩子的更多的是眼界以及思維方式的提升,而這一點,是會隨著家庭教育延續下去的,換句話說,大學生所接受的教育,讓他自己的子女在家庭教育這塊就可以領先其他孩子,一代一代的延續,可以讓自己的家族不斷進步,在擴大點說,這就是整個社會的進步,這是比簡簡單單留下錢財更加值得的事情。人常說的“富不過三代”,其實道理跟這個是有些相通之處的。


韓一軍


我告訴你,農村豪車多,不是因為家家有錢,而是家家想攀比,攀比之風從來都沒消停過。

我有一次回老家過年,一個村裡的同學,開了一輛150多萬的Porsche,故意在村子裡兜了一圈,引起全村一陣陣兒的騷動,街頭巷尾開始議論,這傢伙不知道怎麼發了財,一股子羨慕嫉妒恨籠罩了整個村子。連我爸媽都開始嘮叨:看看人家,小學畢業,沒啥子文憑,在外面混的多好。。。

然後,不久後的一天,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我回城裡上班,正在等鎮子上的公交車的時候,看見那個同學也在那等去另一個地方的公交車。我和他聊了幾句,隨口問了句,你怎麼沒開你的車,可惜了,開了的話我還能蹭蹭你的車。他,吱吱嗚嗚含糊了幾句,說是車在保養。後來,我從另一個同學那裡得知,他的車是租來的!租來的!就是為過年顯擺,特意租來的

人,真是為了滿足虛榮,什麼是都能幹出來!!!


大嘴吼吼


這個問題不是個性,而是的確存在著共性的。每年都會回農村老家,對這個的感觸和體會還是比較多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但在此之前還是需要更正一下,本人經常去農村,我所見過的農村確實也是車子遍地,但畢竟人均擁有量還是少於城市的;而多數大學生家庭普遍貧窮,也不知道有什麼數據可以對比,至少不會讓人讀完問題感覺有多大的差距!

首先說說農村車子遍地、豪車也不新鮮的問題:

1、農村車子遍地,說明汽車已經是大眾消費品了,農村的人們有了收入,能買起車了,以前自行車遍地,現在車子遍地也比較正常;

2、農村車子遍地,是因為一個村子面積有限,也許你看到幾十輛車就覺著車子遍地,實際上可能人均擁有車子的數量遠遠小於城鎮人群;

3、農村車子遍地,買車的錢來源途徑和渠道多了。大家打工的收入、拆遷的收入、徵地的收入、做生意的收入。以前農村人們只能靠種地,現在有了收入來源,買車也僅是時間的問題;

4、農村的車子遍地,也有小部分是跟風和虛榮在作祟。農村的人們同樣甚至更好面子,城裡人買車我也要買,買車也是家裡條件狀況改善的一種標誌;

5、農村車子遍地,是因為跟城鄉結合地方交通還不是很便利。現在出行,成立的出租、地鐵等甚為方便,而農村以前靠走、自行車、電動車、以及不太便利的公交,現在相對好了,但是能買的起車,用起來也方便;

至於大多數大學生家庭普遍貧窮問題,還真的不知道如何來回答:

一方面,多數大學生家庭是指農村家庭還是城鎮家庭?如果是農村家庭,那麼跟上述的農村車遍地如何聯繫和對比,而如果是城鎮家庭,沒有太明顯的數據對比說普遍平窮;

另一方面,如果有個別現象,猜測可能的原因是大學生比較安逸沒有賺錢的慾望、拼搏的勁頭不足、危機意識不強、靠父母家庭為主、做著很普通的工作、收入確實很一般……

也就是從結果導向看,農村人們甚至年輕人除了徵地、拆遷所得之前,他們可能沒有上過學,但自己通過努力賺了錢而買了車。而很多大學生雖然上了大學,但沒有特別突出地方,畢業也只做著普通的工作,幾年也攢不下買車的錢,因而顯得貧窮……


郭一鳴


寫在前面,網友AA繼續前進評論道,蒿草長得快,只能活一年;松柏長得慢,厚積而薄發。漫漫人生幾十年,不能只看三五年。

現在農村車子遍地,而多數大學生家庭卻很貧窮,這一現象是由很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歸納一下大致如下:

1、培養一個大學生,家庭起碼要支出10多萬。而一個初中生,畢業後就外出打工,再掙回10多萬,這就造成了很大的反差。

2、農村孩子普遍結婚早,而買車買房成為必備條件,許多家庭傾其所有,甚至舉債也要滿足這一條件。

3、有的地方拆遷賣地獲得補償,沒有投資渠道,只好買車享受。

4、農村相互熟悉,攀比風氣嚴重。

5、大學生在外讀書,將來去哪裡發展不確定,回到農村基本不可能,所以沒有必要現在買車,貧窮只是假象。

6、汽車作為一種代步工具,在城市快速發展不過十年,而今延伸到農村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對於農村大學生的普遍貧窮,我們應該從多方面看待這一現象。



1、從物質層面來說。現在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因而,使得許多人,以掙錢多少來衡量人生的成敗,這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剛從溫飽中走出來,更渴求物質上的滿足。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就會有更高價值的追求,所以我們不能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盯著眼前的一時得失。

2、從精神層面來說。如果農村家庭出了個大學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花再多的金錢也是買不來的。雖然說現在大學招生人數大幅度增加,但是對農村孩子而言,能考上大學還是鳳毛麟角的。為此家人會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自己也會有更多滿足感和成就感。即使揹負著沉重的經濟壓力,也會充滿著美好的希望,有勇氣有信心去戰勝眼前的困難,擁抱美好的未來。


3、從社會價值來看。大學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有的人這山望那山高,不想吃苦,卻想拿高工資。如果競爭同樣的非體力工作,相信絕大多數用人單位會首選大學生而非初中生。從長遠發展來看,大學生的工作潛能,以及對社會的貢獻也會更大一些。

4、從人生價值來看,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外甥和侄女掙的錢都比我多,開的車也比我好。但我從一上班,就有鄉里鄉親不斷來尋求幫助。相比較而言,大學生可能更有能力帶動一片,造福一方,贏得更多的尊重。同時,大學生能為子女搭建更高發展平臺,造福子孫後代。
知識創造財富,科技改變生活。縱觀世界發展的歷史,成為名家、大家,對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的,有幾個是沒有文化的。對農村而言,目前能夠徹底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只有讀書。


漢之韻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農村伢,我想說兩句

先說說為什麼感覺很多大學生家庭差,我從農村

出來,一直讀完大學現在參加工作了,在我看來一

整個村甚至一大片區域的很多村其實都是半斤八兩

,畢竟特別有錢的早就去好地方了還留在村裡種田嗎……

讀書這些年,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所有的生活費、學費、補課費、培訓費雜七亂八什麼的,雖然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但感覺小几十萬應該是有的,而且只進不出。

而和我一批的村裡小夥伴很多都是初中都沒讀完就踏上社會跟著家裡學手藝打工賺錢了,這一來二去就很明顯的好像“節約”出來了很多錢呢

為什麼農村裡面很多好車、豪車

第一:我覺得也不能說攀比吧,只能說大家都差不多,你有的我也不比你差那我也要有

第二:自從兩年前我們村政府通知要拆遷了以後感覺就特別明顯,很多先後拿出自家所有錢或者貸款給自己換了臺好車、豪車,說來慚愧,像第一次知道茵菲尼迪還真是看到他們買了以後才知道這車……然後每月賺點錢養車和過生活就行,接著就坐等拆遷………我覺得吧,說好聽點人生匆匆不過百年最重要的是開心嘛,他們可能也沒有太大的“野心”啥的,說不好聽點,就是他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即不知道怎麼規劃,更不會投資理財啥的,那就簡單了,別人有什麼我也去買就對了,吃喝玩樂最簡單了 呵呵

最後再說一句,對於農村家庭來說讀書真的很重要

一是可以保證家庭的後勁十足,即便現在看起來或許是差點

二是能開拓思維,提高眼界

三說讀書無用的,我只想說,或許有極少部分人可以這麼說,絕大部分都還沒這個資格

很多人只看得到那些百分之一沒讀書還大富大貴的人走過了獨木橋,卻看不到其他那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成了橋下的屍骨,在想爬起來太難、太難

越有錢的越重視子女的教育,某些初中高中輟學出來吃喝玩樂吸毒賭博的“富二代”,他們也配被稱為“富二代”嗎





心好累丿想退休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一下我們家三個大學生的成長經歷,不想表達什麼,只想說讀書確實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

我們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裡一共有三個孩子,在上學階段都是由老大給老二補課,老二給老三補課,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到大學彼此獨立學習生活。

在我們那裡,一般家庭都不會讓女孩子讀太多的書,在普遍的家庭裡,女孩子讀書的終點就是初中畢業,無論你讀的好與不好,接下來你需要面對的是工作而不是讀書。

但在我們家,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只要你學習好,家裡砸鍋賣鐵也會供你讀書”。

也許是三個孩子之間彼此的教育和影響,我們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三個孩子當中,我的學習成績算是不好的一下。

當時在學校上學的時候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我想要走出大山,我不想待在這裡一輩子種地,也是這個原因一直促使著我從未對學習鬆懈過。

老大,高中畢業,考到了第四軍醫大學,大學第一年,我們一家人一年都沒有吃過一滴油,那一年的日子我到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每天的菜都是水煮。

老大上大一的時候,老二上高三,老三上高一,當時每天吃飯的時候心裡都在埋怨老大,是她讓全家人吃不起油。

老二,高中畢業,考到了四川大學,那個時候家裡負擔更重了,家裡所有人都是勒緊褲腰帶生活,尤其是爸媽,在那幾年也蒼老了很多。

老三,高中畢業,考到了中國海洋大學,那個時候老大已經開始工作了,老三的學費由老大負責,家裡人負責老二和老三的生活費。

就這樣,我們三個在家裡人的互幫互助下畢業了,剛工作的時候大家也都很拼命,尤其是節假日加班這種事情,我們三個都跑的很快,畢竟工資翻倍,可以更多給家裡補貼。

我畢業那年家裡翻新了舊房子,房子是按照家裡未來人口規劃建造的,所以每家人都有自己的小房子,每家人也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裝修了房子。

到目前為止,我們三個都結了婚,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買了房子和車子,爸媽也是輪流在三個孩子家裡過,但他們始終還是覺得老家舒坦。

逢年過節,我們都會帶著家人和孩子回去,但是我們從來都是坐車回家而不是開車,從市裡面坐車到了縣城然後我們步行回家。

從市裡面回家,坐大巴2個小時,到站了步行20分鐘就可以到家,在我們家始終都保持著簡樸的生活作風,房子買了是自己住的,車子買了是為了代步的,當然這些東西很有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資本,但是對於我們而言,永遠都是生活的附屬品。

也許很多人認為讀書無用,但是對於我們而言它卻是我們走出大山的唯一一條最便捷的途徑,至少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

我們的車子雖然不豪但也不便宜,從買車、換車到現在,我們的車子從未出現在村口,在村裡人眼裡,我們依舊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但每年的除夕夜,我們家都燈火通明,歡天笑語,這是讓很多人都羨慕的。

生活是活給自己感知的,並不是活給別人看的,生活的好與壞自己心裡最清楚,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別人想要看到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