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蜀國皇帝劉備的墓,經歷了這麼多朝代,為什麼一次也沒有被盜過?

一如既往前行1


正史及一般的說法是,劉備葬於成都城外,也就是武侯祠側(事實上,武侯祠的正式稱呼應該是漢昭烈廟)。

但是,眾所周知,劉備死於伐吳之時,其地在離成都上千裡的奉節,當年是否把其遺體運回成都安葬,或者是否就是葬於武侯祠側,歷來有不同說法。

一種說法是,遺體秘密葬於奉節一帶。但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畢竟是一國之君,不大可能如此草率。比如秦始皇死在河北,不也運回咸陽了嗎?

另一種說法是,劉備葬於離成都不遠的彭山境內,但具體在哪裡,史料闕如,多有民間傳說。

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武侯祠側的劉備墓歷來都未被盜呢,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蜀漢本是個偏安小國,國小力弱,劉備在位時間也短,又死於戰爭之中,其隨葬品顯然不可能像大一統的君王那樣豐厚,盜墓者不一定能看得上。

其二,三國到近代,武侯祠雖地處南郊,但畢竟就在城外不到五里的地方,人煙稠密,盜墓者根本就沒有機會操作。

其三,盜墓者可能也懷疑這座墓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劉備墓,劉備墓實際另有其地,因而犯不著去冒風險。


聶作平



蜀國皇帝劉備墓位於成都市武侯祠,歷經千餘年,墓穴完好,沒有發生過一次被盜。

究其原因,一是蜀國皇帝劉備,從稱帝到病亡只有短短3年時間,並且,一直處於戰亂,國力薄弱,推算不會有太多的陪葬品。

二是劉備墓是由軍師諸葛亮親自選定,諸葛亮精於機關設置,恐怕歷代盜墓賊,懼怕受到傷害,恐怕這也是盜墓賊不去盜墓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