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6月的夏日,若言之不及“戰略配售”、“CDR”,或許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是社會人。

獨角獸基金髮售在即,多少人的朋友圈和短信都被刷屏,關鍵詞如下:“未售先火”、“前所未有”、“重磅新品”“萬眾矚目”……當然,這獨角獸基金神秘面紗的背後實質的關鍵詞:“資金規模高達3000億”、“3年封閉期”“優先向個人投資者發售”。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證監會史無前例的高效率。

5月29日接受材料,6個工作日後,首批6只戰略配售基金產品便火速在6月6日拿到證監會批文,可謂“閃電速度”。而在拿到批文後,南方、易方達、嘉實、華夏、匯添富、招商6家基金公司也以神速發起了基金銷售推廣,這也就是為什麼短短几日時間裡,無處不在的獨角獸基金推介。

證監會大開綠燈下,市場炒作近乎瘋狂,個人投資者也紛紛入場。有媒體報道,招商基金一位員工曬出認購50萬元招商戰略配售混合基金的交易單。在上海陸家嘴基金公司的聚集地,基金公司無眠,“凌晨3、4點”還在加班積極備戰。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獨角獸”的概念是真火,這大火的背後,正是深陷A股泥潭的投資者們對超額收益的寄望。在過去的幾年裡,美股大牛市背景下,符合CDR資質要求的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網易和騰訊5家互聯網企業,在市值成長和股價上都取得了漂亮的成績。

那麼,當下投資“獨角獸”能保證三年後穩賺不賠嗎?就是這3年時間的鎖定期,這五隻股價已經站上高崗的獨角獸們,未來還有多少的成長空間?假若市場有大轉向,不能及時止損的心情又該如何?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如今對獨角獸基金熱捧的一幕,很容易讓人想起2007年炙手可熱的4只QDII。

當時這4只QDII基本全部是一日售罄,比例配售後規模仍高達300億,但是很不幸的事情是,基金設立在牛市頂端,一開始就面臨了50-60%的回撤。

10年過去了,除了華夏全球精選勉強超過了淨值,另外三隻都還虧百分之十幾。但要劃橫線的重點是,雖然這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讓投資人哭慘了,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們對基金公司利潤的貢獻。

以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為例,當初發行的時候,一天就募集了1000億之巨,11年間過去了,截至6月8日淨值僅僅為0.81,基金規模僅剩49.5億。一個產品發行11年了,竟然還浮虧19%,但這11年來,上投摩根亞太優勢這隻基金收的管理費已超過20億元。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你說當初去搶的認購的投資者心理陰影面積該有多大。但是,歷史總是在不斷的重演。

2018年1月份偏股基金銷售狂飆至800多億,其中最火爆的要數興全合宜基金。1月16日,興全合宜基金髮售第一天即被搶光,一日募集327億元,吸引了35萬名投資者,其中場內投資者達9.5萬人。

獨角獸基金滿屏轟炸,3年後賺多少?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但和基金銷售火爆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8年4月23日,興全合宜上市首日盤中直接奔跌停,當日跌幅達7.52%,近35萬投資者短短三個月鉅虧了45億元。

雖然相比發行首日7.52%的跌幅,截止6月8日,興全合宜目前淨值0.9755,成立至今的跌幅已縮小至2.64%,但興全合宜的情況仍難言樂觀,原因在於踩中了中興通訊這顆大雷。

中興通訊是興全合宜的十大重倉股之一,持有2500多萬股(5.14億元)。目前中興通訊處於停牌當中,興全基金已下調中興通訊估值到的25.36元(相當於2個跌停),但這2個跌停遠遠還不夠。

雖然目前中美雙方就中興達成和解協議,但是10億美金的罰款,相當於未來3年為美國白打工,這直接讓宣判中興未來3年的業績為零。

此外,而除了中興通訊這隻股票外,其重倉的10支股票在2月以來的市場震盪中多遭回調,而且都是藍籌白馬風格。如果2018年下半年,市場風格確定在成長股風格上,那麼興全合宜的淨值表現還是難言樂觀。

看到這裡,聰明的你會想到什麼?

如果要買這6只戰略配售基金,進行收益和風險的評估是必須的。投資獨角獸收益如何,3年鎖定風險如何?這兩個問題是核心。

從收益角度看:

1、這批基金投資獨角獸,獨角獸在目前市場上的認知來說,都是好公司,投資者可以分享好公司的增長;

2、這些基金參與獨角獸公司的戰略配售,可以折價10%~30%,這相當於打新必中,而且還低於市場價,一上市就享受到溢價;

從風險角度看:

1、既然這麼好,為何把機會優先於散戶呢?這些基金公司會將自有資金也一起參與認購嗎?

2、獨角獸一定會高增長嗎?很難說,富士康的毛利率只有10%,寧德時代一旦失去補貼業績就要大滑坡,藥明康德一上市就大量資金去理財,華大基因更是不堪......那麼獨角獸上市之後還能股價穩定上市是可行的嗎?

3、戰略配售有折價、A股市場新股不敗的神話,這沒錯,但鎖定3年誰能保證收益?你看華大基因的股價,以CDR目前在美股市場的高位,現在回來確定不是接盤?

無論2007年的QDII、2018年的興全合宜,還是獨角獸基金,很容易想明白的道理,賺錢的基金真的需要搶嗎?奉上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