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怎麼準確知道他國研究核武器?

用戶7219042977907


一個超級大國,也是所謂的世界警察的稱號不是吹的。



你以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是吃乾飯的,美國中央情報局是世界上四大情報局之一。


世界四大情報機構包括,英國軍情六處,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以色列薩摩德。



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具有高技術高學歷的特點,而且這個情報機構是非常獨立的,全部人員,經費,活動,即使美國國會也無權過問。主要由四個處組成,情報處、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


主要對國外政治,科技研究,恐怖組織,等進行滲透,竊聽,分析。曾經發生過的“維基揭秘”事情影響巨大。

再個研究核武器的動靜還是比較大的,離心機,濃縮鈾是不容易得到的,退一萬講,核彈都是研究中慢慢實驗的,起爆的巨大震動,地震監測中心都能監測到。

關注我。 歡迎評論 點贊。 後續更多分享!


牛頭馬面兩鬼


這道題問的有意思了。靠情報機構只能模糊的知道,準確獲知是靠技術手段的。

從1947年開始美國就對全球核爆炸進行監控了。當年美國在二戰中使用了兩枚原子彈迅速的瓦解了日軍的抵抗後就意識到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在1947年開始成立了核預警部門。對全球的核彈爆炸進行監控和評估。

後來核不擴散條約之後美國的核監控部門又對國際上提供核試驗數據。

通常的核武器實驗信息會從五個監測平臺進行獲取。

早期通過採集大氣內放射性元素的變化識別核武器的爆炸情況。通常核爆炸後短期內全球大氣會有特徵性的放射性元素指標提升。通過對放射性元素監測站的數據對比可以很快的確定核試驗的地點、裝置的類型、大體的當量。

然後是地震波。核彈不是一個炮仗只要爆炸就可以從地震儀上進行監測。

核爆炸所形成的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不同。

由於能量集中短時間釋放(紅色)可以清晰的和普通地震(藍色)進行區分,不同地震臺點通過三角定位法就可以得知核爆炸的具體時間地點和當量,這樣地球上一旦有國家進行核試驗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

地震臺之外還有通過航空航天設備進行監測的手段。

例如利用WC-135核爆炸監測飛機進行特定地區的監測,這種特別改進的運輸機可以接收和定位核爆炸的特徵電磁波。利用長時間的留空飛行對重點地區進行監測。

同時太空中有核偵測衛星同樣會對核爆炸閃光和電磁波進行監控。

說個冷知識,當年美國為了防止蘇聯人在月球背面進行核試驗開發了宇宙電磁波監測裝置。這個裝置沒有發現蘇聯的核試驗卻發現了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也算是對人類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


軍武數據庫


一,情報機關的偵知。美國有遍佈全球的情報網。從斯諾登事件可知,美國的情報機關的蒐集情報的能力是很強的。

二,高科技手段的偵知。例如,利用衛星,高空無人偵察機等,各個國家在地面上的大型軍事設施和活動,很難逃過它的監視。

三,對核材料的監控。核材料是稀有物質,只在少數幾個國家有。對這些國家核材料流向的監控,可以相對準確地偵知那些國家有研製核武器的可能性。

四,根據國際形勢判斷,哪些國家可能研製核武器。例如美國會因為彼此的利害關係,而特別關注伊朗和朝鮮在這方面的動向。

五,核武器研製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工程,需要大批的人員和材料。從鈾的提純到濃縮到合成到試驗,即使隱蔽進行,也無法做到毫無動靜和痕跡。

六,核試驗產生的震動。核武器必經過試驗,才能確知其成功與否。而試驗(無論地上還是地下),都要產生巨大的震動,以及核幅射。這是無法隱瞞的,也是現代科技輕易可以測量到的。美國在這方面當然是有優勢的。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天空中有間諜衛星,地面上有特工間諜,美國盟友情報共享,針對性的潛在對手全天候檢測......這是一套情報作戰信息體系,現代化戰爭已經不存在絕對的秘密。

美國全球裁決者好聽點叫“世界警察”,難聽點就叫“攪屎棍”,稱號也不是一兩天了,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它所屬的情報人員在世界各地無處不在,只要美國想了解的信息基本都能瞭解到。

還有美國的間諜衛星、偵察機等高科技信息蒐集工具以及專門用於探尋核武器相關情報的部門。這些完善、系統的軍事情報網相當於美國的另一隻眼睛,在監控全球的軍事活動上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歷來都是它說有就有。就像曾經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攻打了伊拉克,可是至今也沒有在伊拉克發現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美國並沒有對它的行為負責,也沒有因此受到懲罰。

第三,核武器的研發工程量浩大,不好隱蔽,想躲過美國的視線很難。先說原材料:原材料鈾礦在這個世界上的儲量非常稀少,而且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哈薩克斯坦以及南非等地區,當然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這幾個擁核大國也有少量儲存。所以美國通過對原材料走向的監控,可以做出相應的判斷。

另外,核武器的研發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人才、技術等一系列條件,需軟硬實力相結合,所以動靜大。最後,美國可以通過各國關係的發展情況,判斷出有核武發展需求的國家,以及有能力發展核武的國家,從而進行準確打擊。


迷彩先生


研究核武器不是想藏就能藏得住的,即便是鑽到地下去研究核武,那也是有跡可循的——只要一點蛛絲馬跡,就能夠順藤摸瓜。

美國準確知道他國研究核武器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來實現的:一、情報部門。二、技術(設備)監測。

一、情報部門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善、最嚴密的情報網,利用各種渠道對他國的政治、經濟、科技研發、武器裝備、軍事實力等等方面收集相關的數據、信息,再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為美國的決策者提供依據。換句話說就是:凡是有可能影響到美國利益的東西,都在美國情報部門的監視之內。



就連美國的歐洲盟友,德、法、英等國領導人的電話,美國的情報部門都進行了監控。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得出來:美國的情報工作真是做到了“無孔不入”的境界。美國設有專門收集有關核武器、核能活動等情報的部門,對他國的核武研發進行竊聽、監視。

眾所周知,核武器所需要的原料、設備等都屬於稀缺品,想要搞到這些玩意很難,也很容易被察覺到。美國情報部門只需對這些東西的交易、流通、製造等環節進行監視,就能判斷出某些國家是否在研發核武。再利用技術監測手段,就能夠準確判定“該國研發核武的具體情況”。



二、技術(設備)監測

在上個月(2018年5月),俄羅斯國防部對外公開了一個專門監控他國核試驗的秘密部門——特別監控局。這個部門可以利用各種技術、監測設備等等監控到核爆炸。同樣,美國也有類似的部門,利用技術手段對核武器的研製進行監測。根據公開資料,主要有這麼幾種技術手段:


無線電技術方法,監測大氣層核爆炸期間產生的電磁脈衝。

地震記錄法,監測由核爆炸產生的地震波。

次聲檢查法,監測核試驗產生的大氣壓力波。 

磁力探測法,監測核爆炸造成的地球磁場差異。 

放射性核素法,監測通過空氣介質遠距離傳播的核爆炸產生的放射物質。

通過對這些記錄進行分析,就能夠確認該核武的爆炸當量等信息。


儒道之主


一來,固然是因為美軍情報網絡遍佈全球,CIA,DIA,DSA,NRO,OICI,BIR,美國的情報部門非常多,甚至有專門用於核武器和能源情報活動的情報部門。另外一方面,核武器所需要的原料都是高度稀缺的,這玩意很容易被察覺到。

生產方面,離心機,核武器需要的武器級濃縮鈾,這些東西生產起來都非常困難,真要搞起來動靜非常大,採購設備,核研究設施,反應堆,各種各樣的設施,就算衛星看不見,通過一些邊緣排查也能獲得蛛絲馬跡,如此多的部門參與其中,要保密幾乎是不可能的。探礦,開礦,選礦,挖礦,提煉精煉濃縮分離等等等等,這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很大的人力和財力,無論從偵查資金流向還是具體的偵查人員的角度看,對於有著一套完善情報網絡的大國而言,生產核武器幾乎不可能不被察覺。

所以實際上大國之間,大家有多少庫存核武器,大概也都知道個底細。

實驗方面,核武器實驗,這玩意更不可能藏得住。

地下實驗的話,核武器實驗造成的衝擊波,連地震儀器都能探測到。地表,大氣內實驗,核武器爆炸也會造成大氣內放射性元素的變化,核爆後短期內全球大氣層的放射性元素會短期內增多,很容易被察覺。

比如當年中國試爆第一枚氫彈的時候,美國的情報網絡就收集整理了大量信息,最後竟然直接得到了中國試爆的核武器的種類以及當量甚至一些核技術信息。根據後來的解密文件,實際上很多東西說的確實是八九不離十。

至於保密,既然保密的人不是傻子,那麼情報人員也是有腦子的,什麼東西都想藏住是不可能的。


貞觀防務


1996年聯合國通過的《全面禁 止核 試驗條約》禁止了在地球上任何地點,用於任何目的的核 暴,截至現在有177個國家簽約。而美國、俄羅斯等國已經發明瞭一個可以探測幾乎任何核暴的監控系統,無論爆 炸發生在地表、高空、或是地下,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核 暴會釋放巨大的能量,絕大部分能量以衝擊波的形式,通過空氣、水、土地輻射出去,這些衝擊波在空氣、水、岩石中以音速傳播,所以如果你在多個地點偵測到它們時,你就可以通過三角定位判斷出爆 炸是何時在何地發生的。當然這些聲波均由風暴、冰川移動、火山噴發、流星撞擊、火箭發射、宇宙飛船等產生,包括核 暴,然而核 暴比大氣中的幾乎所有其它的活動更為劇烈,所以空 爆 很容易就能被探測到。

水下 爆 炸由水聲傳感器來監控,簡單來說就是在海床上漂浮著的高敏水下麥克風,跟空 爆 一樣,水下 爆 炸也十分容易被偵測到,因為海洋中沒有什麼活動會和 核 暴一樣劇烈。

地下爆 炸要用到地震儀才可以探測,它主要用來監測地震,不管大地震、小震和許多極小的地震,也偵測火山噴發、爆 炸開礦、墜機等,現在科學家已經對這些非 核 暴有了相當的瞭解,所以2006年、2009年和2013年,他們在朝 鮮 發現了大而不尋常的擾動時,正確推斷出那是由 核 暴 產生的。

除了這3種從空氣、水體、地面偵測聲波的技術外,還有第4種技術可以準確從根源上斷定是否為核 爆 炸,那就是放射性監測。全球現有80個站點對空氣取樣以分析其中的放射性塵埃和氣體,它們是判斷核 暴 活動的關鍵證據,加上覆雜的大氣層流體模型計算,就可以預測放射物會向哪裡傳播,以及回溯放射物的來源。


圖文繪歷史


美國可以利用衛星和化學探測手段對目標進行監視,以找出它國開發核武的蛛絲馬跡。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靠把世界上的國家分類,“自己人”、“中間人”、“敵人”,重點監察對象當然是敵人。

後期的檢測相對比較容易,核武試爆過程中引起的地震波是技術很落後的國家都能探測到的。但是,對早期核武研究階段的檢測相對比較困難,因為相對而言,動靜比較小。

檢測目標國家鈾儲存的狀況是在早期發現對方是否在開發核武的一個主要方式。使用衛星從高空中對大地土壤和岩石鑑別,可以讓美國發現對手是否在開挖鈾礦;實地通過化學反應的手段來探測鈾的存在,是另一個鑑別鈾的存在的手段。

美國麻省理工有一個“政治物理學”團隊,從來不搞諾貝爾獎發明,主要工作就是為美國政府提供搜索鈾存在的工具和手段,以物理的手段完成國家政治工作。

但是,真正能夠在早期發現核武開發的科學手段非常有限。因此,美國政府主要還是依靠“真人”情報工作來檢測敵國核武開發狀態。

監察貿易往來是另一個發現敵對國家在開發核武的方式。通過發現敵對國家購買離心機等設備、鈾原料的途徑,可以在早期發現敵國的核武開發活動。

除了有限的科技手段和情報工作之外,把國家分為“自己人”、“中間人”和“敵人”應該是美國政府瞭解敵國核武開發最有效的手段。在搞不清“敵人”到底有沒有核武的情況下,一瓶洗衣粉就可以作為證據,強加在敵人的頭上,逼迫敵國開放門戶,任由美國對其核心科技中心進行檢查。這樣,有沒有核武就一目瞭然了。


梅絲露


原材料稀缺而集中,這意味著美國可以通過對原材料的監控發現蛛絲馬跡。用於製造原子彈的鈾礦,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納米比亞、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巴西等幾個國家。其他國家如中國和美國也有少量存儲。美國自身的鈾礦出口到哪裡它當然一清二楚,中國的鈾礦是不出口的,相反還要從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進口,所以也可以基本排除。只要重點監控俄羅斯、南非、哈薩克斯坦、巴西等幾個國家的鈾礦出口路線,就能夠大概知道是誰在大量進口鈾礦。再根據國際形勢去判斷,哪些國家安全形勢嚴峻,哪些國家“反美”,哪些國家政權“不受民眾監督”,或者兼而有之的,比如伊朗和巢險等,就是兼具以上條件。



這是美國間諜衛星發現的巴基斯坦核設施。

其次鈾礦本身含鈾量普遍只有0.7%,這麼低的比重裡面,不具備放射性的鈾238又佔據了大部分,要把極少量的鈾235提純到核武器級別,大規模的核設施就少不了了。比如伊朗用於分離鈾235的離心機就有兩萬多臺,日夜轟鳴的離心機群不可能躲過美國特務的監控。核武器製造是一個系統性的巨大工程,從大批科研力量的調動,到大量貴金屬如銀(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發用掉了幾千噸銀來做設備導體)、銅、稀土等的大量運用,以及建造反應堆等,都會產生巨大的資金流動和相關效應,這也是可以作為監控的切入點的。

再次美國擁有全方位監視全球軍事情況的衛星、高空無人機、偵查機等高科技體系,任何軍事設施只要在地面上的,都有可能會被美國發現。比如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的“飛毛腿”導彈發射基地和空軍機場等在短時間內即被美國的空軍和導彈一一摧毀,只剩下幾十個裝在發射車上的導彈發射架,就是證明。

最後就是核試驗了。即使前面幾關都過了,這一關是肯定過不去了。核武器的爆炸會產生巨大的能量,相當於一次微型地震,連一個普通國家的地震監測機構都能夠監測到。巢險進行核試驗的時候是挖了個地下室才搞的,他以為不冒煙不閃光就沒人知道,結果地震波把他給出賣了。


獨釣寒江



研究核武器,不是捏個泥娃娃那麼簡單,所以有一些缺乏常識的人動不動說臺灣有秘密核武器,日本一個月能造多少核武器,造核武器的門檻要真那麼低,世界都不知道要毀滅多少次了。

要製造核武器,首先要有核物理方面的人才,對於發達經濟體來說,這個不是太大難題。然後需要提純核原料,也就是原子彈原料的鈾235提煉。而要進行鈾濃縮活動,那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在現代高分辨率衛星的偵查下,加上美國遍佈全球的諜報機構,基本上是藏不住的。


然後還要建立反應堆,這個就會產生一定的輻射,反應堆的建立這個工程也小不了。當年伊拉克、敘利亞把反應堆都建設起來了,還被以色列遠程奔襲給摧毀了。即便這一切都具備了,還要進行總裝,然後是試爆。

縱深小的國家根本不具備核試爆的條件,即便是縱深大的國家要全面試爆,再隱秘也會有很多大動作,比如印度巴基斯坦都是在山區地下進行,通過系列掩蓋,情報欺騙,再加上美國的信任,才欺騙了美國偵查,成功試爆。


我們的半島鄰居也是在山區搞的地下核試爆,但是大國其實都是掌握基本情報的,只不過礙於地緣政治安全,牽一髮而動全身,才沒有對他採取打擊措施而已。以色列的所謂三百枚核武器一直是一個隱晦的說法,從來沒有證實過,如果真有,很可能是美國輸出成品的結果。

因為理論上雖然可以不核試爆,通過計算機模擬試爆。但是初研核武器,很多基礎數據資料都不具備,很難得出可信的計算結果。試爆就是一個必走的程序,否則即便造出來,使用時心裡也沒有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